这样一种观点本身自然还是雷蒙·威廉斯在前面所说的抽象的“意识形态”。如果狄思累利将这种历史观与当代政治现实结合起来,用虚构人物、场景呈现出来,那么这只是小说化的历史叙事和政治宣传,完全在他的批评者们的“宣言论”的火力范围之内。但是如果对小说文本进一步加以探讨,可以发现在这种历史阐释和政治宣传背后有一种强烈而复杂的情感贯穿“三部曲”的始终,并逐步从政党政治层面向精神层面深化:在辉格和托利伪贵族的攀登、进取的精神背后,狄思累利实际上看到的是世俗对宗教的胜利,是整个社会尤其是政治精英阶层的实用态度的弘扬和想像力的衰落,而这正是狄思累利所认定的的当代英国社会动荡的深层原因。深受浪漫主义影响的狄思累利对实用、功利的精神深恶痛绝,在小说中对功利主义所代表的进步的批判生动而深刻;但另一方面,他又赞美理性,并深切感受到工业文明的力量,同时在当代声势浩大的复古思潮中,他又含蓄表达了对退回封建时代的忧虑。
正是这种“进退之间”的犹疑使“三部曲”实际上超越了当下的政治,而进入了对欧洲在走出中世纪之后的几百年里一直争论不休的精神与物质问题的感受与思考。它们因此就没有变成纯粹的政治宣言,没有变成GH.刘易斯所怒斥的那种“像上个星期的报纸那样毫无生命的东西”(Stewart,195)。狄思累利在小说中表现出一个成熟作家对自己的信念所保持的审美距离,从而成功地表现了只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捕捉到的一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厚重复杂的情感结构。
本书的目的便是在细读的基础上把握狄思累利在“青年英格兰”三部曲中所理解、表达并力图引导的的当代社会情感结构。本书试图说明,狄思累利一方面在小说中很好地刻画了弥漫于英国社会的功利思想,尤其是上流社会政治精英阶层的精于现实算计和缺乏理想的庸俗状况,从而试图让读者相信英国当代的动荡源于贵族阶级因为注重实利而放弃了精神领导的责任,同时也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和工人阶级争取生存权利的正当性辩护;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或明或暗地表现了对这种斗争的忧虑,因为他看到这种斗争造成了社会动乱,而且斗争者的政治设计本身也往往表现出功利主义的色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