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零点零分。
中华世纪坛。
黑压压的人群包围着舞台,我们通过大屏幕观赏着节目,听着明星们的说唱祝词。一声锣响,我们迎来了2008年。这里就是北京。今晚的庆典通过无线电波传往全国各地。以往只能在电视屏幕前感受新年到来的喜庆,而此时,我却在电视里头,成为制造喜庆气氛的一分子。
这里就是北京。这里就是我执意离开舒适宜人的南国而去往的未知新天地。今夜很冷,但我的心还是为这片内涵丰富的土地热了起来。
3个多小时前,我们高中同学在清华“何贤记”粤菜饭馆为告别2007年聚餐。大学的生活才开始4个月,大家似乎都有了变化。我的师傅F同学,拉直了头发,脸上的青春痘也少了很多,也许因为在香港生活,所以比以前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了;在清华上学的“天才”老二,头发留得很长,一改以往平头风格,也许是上了大学也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好在学校里找到心仪的女生;我自己也变化不少,不久前去烫了头发,大家都几乎认不出我了。餐桌上,大家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自己在大学的见闻,气氛相当热烈。那种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聊天氛围似乎把我们带回了高中的时候,这种久违的感觉令我放松。刚踏人大学校门,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无法像以前那样用自己的母语(地方方言)跟身边的同学沟通交流。在这里,我们只有一种语言:普通话。此外,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常常会使我们在交流上产生障碍。再加上同学互相认识的时间不长,彼此还无法找到像以往那样轻松自在的沟通氛围。也许是这些原因,这次老同学见面,大家倍感亲切,都把自己的话匣子打开,畅所欲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