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尽园林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036490
  • 作      者:
    陈从周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经典的散文随笔。里面有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悟,坚贞的文化守望。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古建筑学、园林学专家。本书收录的就是他最擅长领域的文章,有古建筑、园林的艺术随笔,祖国山川名胜的游记。另外,还有作者怀念友人的散文。文章语言文白夹杂,旁征博引,自成一格。
展开
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11.27-2000.3.15) 
    中国古建筑、园林专家。 
    浙江杭州人,祖籍绍兴。 
    1942年毕业于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受聘于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上海圣约翰附属中学,任国文、历史教员。曾从夏承焘先生学诗词,从张大千先生学绘画,亦受到亲戚徐志摩的影响。 
    1950年结识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同年秋转入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执教。1951年开始考察苏州古建筑、古园林及名人故居。1956年出版《苏州园林》,提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论断。 
    文革期间,著述《梓室余墨》四十余万字,记述一生交往学习,各地山川风物,文坛轶闻逸事。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作《说园》五篇,提出“还我山河”、“还我自然”的造园理念,声动中外,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 
    作者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五十年,曾主持修复或重建多处重要的古建筑和园林,是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的现代第一人。
展开
内容介绍
  《陈从周:未尽园林情》是一部经典的散文随笔。里面有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悟,坚贞的文化守望。《陈从周:未尽园林情》的作者陈从周是我国古建筑学、园林学专家。《陈从周:未尽园林情》收录的就是他最擅长领域的文章,有古建筑、园林的艺术随笔,祖国山川名胜的游记。另外,还有作者怀念友人的散文。文章语言文白夹杂,旁征博引,自成一格。
  《陈从周:未尽园林情》大体分为古建筑、园林的艺术随笔,祖国山川名胜的游记和怀念友人的散文三大部分,读来使人更觉其广见博识,真情实感,朴素动人,实是一本很有特色的随笔文集。
展开
精彩书摘
  说    园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岗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这当然也包括花卉在内。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工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工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矶,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
  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
  P1-3
展开
目录
主编者言
说园
续说园
说园(三)
说园(四)
说园(五)
园林美与昆曲美
园林与山水画
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
说“屏”
说“帘”
说“影”
说桥梁
苏州网师园
苏州沧浪亭
苏州环秀山庄
玉峰映翠水环城
瘦西湖漫谈
扬州片石山房
扬州大明寺
杭绍行脚
说绍兴
山阴水上
桥乡醉乡
方岩居中游遍浙东
泰州乔园
三山五泉话镇江
常熟园林
恭王府小记
半生湖海未了柔情
山居谈往
灯边杂忆
养花见性情
正中求变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童年的老师
绍兴秋瑾的老家
记徐志摩
怀念建筑家黄作燊教授
瘦影——怀梁思成先生
再版《燕知草》读后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