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羲之,就绕不过他的字;说到他的字,就容易想起四个字——“字如其人”。王羲之的字历来公认雄浑。照此说法,他应该性格开朗,为人坦荡,事实也是如此。可再怎么旷达的人,也难免有小心眼的时候。
王羲之出身名门,长大后,极善言谈,加上书法驰名,美誉日隆,又深得丞相王导等人的器重,便有了名士脾气。还有一位名士叫王述,性格狂躁,有次吃鸡蛋,用筷子扎,扎不着,一怒之下就把鸡蛋扔到地上。见它还滴溜溜转,就踩,偏踩不着,气得眼珠暴凸,抓起鸡蛋塞进嘴里,嚼够了再狂啐出来。王羲之闻之,深为不齿,哪里还看得起他。王述也出身世家大族,同样受王导器重,也有美誉,与王羲之齐名。同行相轻,齐名也相轻吗?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这个道理王羲之不会不了解吧!然而,要命的是,他这一“轻”就一发不可收了。
那时,大多数名门子弟都人仕为官,王羲之也不例外,所到任上,屡建功勋,声望渐隆,多次被召入朝,但均为其回绝。又授为护军将军,乃禁军长官,并兼管武职选任,极为重要;但王羲之依然推辞不就。有人劝其应命,他回书说,我素来不想在朝廷做官,如任边职,无论何处,听凭驱使。其实他是不愿在皇帝及公卿面前受拘束,全力奉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人生哲学。
偏偏天意弄人,将他推到了会稽郡。时任内史的王述,晚年声望越来越高,素来瞧不起他为人的王羲之更加愤愤不平。这次,王述的母亲不幸去世,照理须守孝几年。王羲之接替他做会稽内史。也许判断失误吧,以为王述仕途生涯就此结束了,便处心积虑非要凌辱他一回不行。那年那月那时,哭灵守孝是何等严肃而庄重的事情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