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司!公司!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种种成就,纷纷写下公司之名。
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公司是普通人借以创造历史的权利和通道。
如果没有“公司”这项发明,那么,整个现代文明的面貌都将不同。
1.无处不在的神奇组织
1859年4月10日,泰晤士河畔耸立起一座95米高的新建筑,里面安置着当时英国最大的一座钟——重达15吨、分针长度超过4米的“大笨钟”。“大笨钟”后来被视为英国的重要象征,而最初它的出现则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时间观念——标准时。
在此之前,各地的时钟是根据太阳运行的时间各自调整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刚刚出现的铁路公司挑战了千年不变的自然法则。
因为,如果每个镇都按照太阳照到各自教堂塔尖位置的时刻来校准时间,火车的运营将错乱不堪。所以,随着铁路线的蔓延,人们无法再跟着上帝转了。在幅员广阔的美国,对“标准时”的要求更加迫切。
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份全国统一的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
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改变这一切的,不是宗教,不是政治,甚至不是科学本身,而是一个叫做“公司”的组织。
当然,被公司改变的,绝不仅仅是时间。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身边的公司浑然不觉。因为一切都已经像呼吸那样自然。但是,一旦没有了空气,我们就会知道,在真空中是无法生存的。
2009年,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了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
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的收入。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片大陆、对于整个世界,公司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伯纳德·拉马南楚阿 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院长)
公司不仅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促进者。
(约翰·奎奇 美国哈佛商学院副院长)
通过被雇用,我们获得生活所需的费用,成就自己的人生,养活自己的家人,这些钱是从公司那里获得的。
(大前研一 日本创业者商学院校长)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
(赫尔曼·西蒙 德国管理学家)
公司是一个过程,所有的国家都要用到它。
(罗伯特·蒙代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世界上每天都有公司开张,每天都有公司倒闭,每天都有不同的公司上演着生死沉浮的故事。时至今日,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办公司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英国公司注册处的企业策略指导蒂姆·莫斯介绍说:“大约有260万家公司在英国登记注册。我们每年受理成立的新公司超过35万个。英国对注册公司的限制条件很少,股本金额甚至可以低至1英镑。所以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公司。”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也说:“注册公司在美国是最简单的,一天之内,不需要任何钱,就可以创立一家公司。你只要说,我要开一家公司,这是公司的名字。”
当我们在享受产品或是服务的时候、找工作或是想创业的时候、抱怨老板或是与同事竞争的时候,公司就在我们身边。
当然,它也在那些我们可能不曾留意的地方,在那些熟悉的场景背后。
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NBA)不仅是一种篮球比赛,也是一个公司。每一次完美的对决,都会转化成合约和金钱。公司能将一个“人”甚至一双拳头、一只脚包装成明码标价的商品。
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华美的声音,也可以经营成一门财源滚滚的好生意。公司能让形而上的艺术待价而沽,把最高贵的精神享受变为最昂贵的消费品。
各国首脑出访不仅是一次国事访问,也是一次商务谈判。他们身后的显赫人物,不是大将军而是大老板。影响现代世界格局的,不再单单是政治,还加上了公司的订单。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现代战争,看得见的是硝烟、战火,看不见的是提供物流和信息保障的公司。军队的效率是外来的、强制性的,公司的效率却是内生的、主动的。终于,军队——这个最有效率的组织,也不得不开始向公司学习管理,西点军校甚至被评为最好的商学院。
没有有组织的商业活动,就不会有现代社会,就无法获得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无论是公共事业、电力供应、信息通讯、银行体系,还是产品。
(默里·韦登鲍姆 美国华盛顿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应该说公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是,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利益,影响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到很多社会公益方面的问题。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数百年中,公司热闹过,也沉寂过。它生存下来,强壮起来,并且一点点地渗入社会的血脉中,终于把自己变成无处不有的存在。
那么,公司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它是如何诞生的呢?
2. 崭新生活的巨大推手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味和口臭的概念。
有人说:需求决定供给。但公司决不墨守这个成规。
公司制造了需求。公众不仅改变了卫生习惯,还改变了思维习惯。比如,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通过广告了解自己。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公司的本质在于,它给了人开拓市场的机会。
(维尔纳·普路姆珀 德国企业史研究会前主席)
1882年,爱迪生启动了美国第一座发电厂,人类从此摆脱了地球自转周期的影响。
但是,并非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能变成造福社会的产品。光明源自技术与资本合作创办的电力公司。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直截了当地宣称:“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很多的革新,比如汽车市场、计算机市场,再如我们遇到的新挑战——气候的变化、绿色科技、纳米科技、通信科技等等,所有的这些挑战都是由公司最后攻克解决的。
今天,财务报表已成为真正通行的世界语,只需三张表,人们就能读懂公司的秘密。为实现无障碍的交流,人类曾经费尽心机,但公司却已经先做到了,它改变了人类对话的方式。
在规则的制定和观念的传播上,公司往往走在前面。最重要的是,公司深深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根本秩序。
公司带来的一项影响是,它打破了那种认为只有贵族或富人才有权享受某种生活方式、那种认为有人生来就高人一等的观念,从而带来了一种社会平等。公司帮助人们树立起对某种生活方式、与人交往方式的憧憬和渴望,让人感觉有机会变得更加平等。 (大卫·施密特雷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
我们现在讲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民族化,所有这些东西,我觉得背后都有一种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现代公司。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说是公司缔造了美国,也许有些夸张。但是,美国的综合实力,显然是以它所拥有的550万家公司作为基石的。
两百多年间,勇于冒险、创新、自我奋斗的企业家精神,曾经改变了无数欧洲移民的命运,也改变了新大陆自身的命运。而在每一片释放了普通人能量的土地上,公司的传奇还在不断上演。
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正在让中国变得强大,他们是和政治领袖一样重要的人物。
(罗伯特·蒙代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其中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否拥有大量强大的公司,已经成为关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
(伊藤元重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近代以来,任何忽视市场力量、不能发挥公司组织优势的国家或社会都逐渐衰落。只有借由公司推动市场经济的生产力,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国家才能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
历史总在反复地验证,但历史并不会简单地重复。
最新的故事是由新兴力量书写的。
在今天的财富500强名单中,有75家公司来自新兴市场。2000年时,大概只有19家,而1988年时连一家都没有。
(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 新兴市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主席)
两个曾经的计划经济国家,几乎同时打开了市场之门。
1991年后,印度逐渐取消了公司建立和运营的许可制度。十余年后,印度的700多家软件公司,使它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并以大象般有力的步伐迈入国际市场。
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2010年5月,联合国报告称: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除了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上的43个席位外,中国还有4000多万个中小企业在为这片土地提供发展的动力。
我们找不到一个公司制度不发达,它的经济可以发达;找不到一个市场不发达,这个国家可以发达的例子。所以,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国民财富的积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最终,只有同竞争结合得最好的国家,才能吸引更多的知识、才能、资本、企业,并动员公共资源,从而在世界上发展得最好。
(尼古拉·巴维莱兹 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然而,越强大的力量越需要约束。公司可以翻天覆地地改变世界,却难以摆脱与生俱来的困扰。
即便在公司最荣耀、最辉煌的日子里,有一个声音也始终挥之不去。人们常常告诫自己,也提醒他人:公司是个危险的家伙。
3. 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普强公司的新药“帕纳巴”十分畅销,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这种药的副作用能致人死亡。
普强公司召开了特别董事会,最终决定继续销售并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因为,药品撤市时间每拖延一个月,公司就能多挣100万美元。
消息披露后,整个美国为之震惊。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阿姆斯特朗,专门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实验来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他描述说:“当我问到那些没有卷入事件的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并问他们会怎么做时,97%的人说,他们会将药品撤出市场。”
但是,当实验者转而扮演起普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后,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召开董事会时,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有人想辞职,有人很沮丧,还有人大声争吵,但是最终没有一个小组决定将药品撤出市场。
普强实验在十多个国家重复了近百次,结果大同小异。每一组扮演董事会成员的人都认为,这体现了公司的本分,即股东利益最大化。
“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绕不开的一个词,是造成许许多多悲喜剧的根源。
当然,公司会具有破坏性,公司有时会与我们所追求的某些社会目标背道而驰。这是可能的,甚至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公司需要回报那些投资者。 (大卫·施密特雷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公司曾经洗劫了美洲、非洲、亚洲;它将几百万人变成“商品”;被它强迫迁移的还有难以计数的植物、动物、矿物,甚至包括细菌和病毒。从郁金香到房地产,从阿姆斯特丹到新阿姆斯特丹,从1637年到2008年,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
首相下野、总统入狱、高官落马……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如同一个无法根治的顽疾。
当人被物化成机器时,公司却似乎比机器更冰冷,它苦恼的是自己“只需要一双手,但却不得不雇用一个人”。
自公司诞生之日起,对于它的种种指责就从未消失过。根植于人性深处的贪婪并非公司之罪,但其却因公司而被无限地放大了。然而,逐利的欲望和自利的动机,既是灾难和危机的培养液,也是公司永葆活力的不竭之源。公司的功与过,都来自同一个母体。
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们想过更富裕、更便利的生活,这种欲望成为动机,使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其结果是在欲望的推动下,创造了今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
(稻盛和夫 日本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
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也就是到15000年前,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然后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达到180国际元;从1751年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里,达到6600国际元,增加了37倍。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带来这250年财富迅速增长的机制,就是市场经济,而公司组织正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细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时就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科斯指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公司内部的管理成本时,公司便产生了。
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以选择投资和参与经济活动,也可以和别人联合组建公司。
(皮埃尔·西里尔·赫特科尔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们还没有找到可以取代公司,在市场导向型经济中进行商业活动的替代品,同时,我们也没有找到市场导向型经济的替代品。
(迈克尔·斯宾塞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替代的组织,公司在人们爱恨交织的复杂目光下成长、校正、自我更新。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2009年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前10名中有5名出自公司,在财力、影响力和权力的综合考量后,他们的名字和国家首脑、宗教领袖及王室成员列在一起。
公司正在改变世界的权力结构,以至于人们甚至开始担心,最终有一天,公司会收购国家。而不论我们是欣喜还是担忧,公司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4. 过往岁月抑或未来生活?
伦敦萨维尔街有一家制衣公司。
查尔斯·狄更斯曾是这里的顾客,温斯顿·丘吉尔留下了衣服尺寸,戴高乐将军也亲往定做西服。公司曾为维多利亚女王制作礼服,至今仍在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量体裁衣。
两百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这条街道上,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保持着精良的工艺,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亨利·普尔制衣公司主席安格斯·康迪说:“我们始终是一家小型的私人企业,希望能够以此提供一种特殊服务。我还要充满希望地表示,一百年以后亨利·普尔公司仍然会屹立在这里。”
如今,各种各样的公司并存于世,它们的产品不同、规模不同、目标不同、管理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承载着人们各自的梦想和创造。
公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它告诉我们如何挣钱,并教给我们怎么将钱花出去;它引导我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甚至最私密的个人事务——恋爱、结婚,也逐渐由公司帮助打理……
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身边的公司吗?
当我们谈论公司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家理想的公司是一个每位员工都感觉能够充分参与,并且全力为公司的成功贡献自己力量的地方。
(柯爱伦 杜邦公司董事长)
一个真正的企业和企业当家人的志向,是让他的公司可以有可持续的收益。
(让·保罗·安巩 欧莱雅公司首席执行官)
公司首先必须有很强的价值观,并且这些价值观不应变更,应是永久性的。
(加文·尼斯 联合利华公司高级副总裁)
公司(表面上)是个人的东西,但其实并不是个人的东西,而是公共的东西。
(稻盛和夫 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去影响这个社会、完善这个社会,让每个人懂得交易、平等、分享、透明,这样的公司,在我看来是值得尊重的。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走过了几个世纪的公司,正在经历一次全新的机会和考验。
伴随着全球化的足迹,公司已不再是一国或者一个地区市场的引领者了。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规则,公司梦寐以求的时代似乎正在到来。
但是,全球体系却用另一种方式展示了威力。
2008年9月,有着158年历史的公司——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全球股市应声下跌。10月,金融海啸开始蔓延,整个世界陷入了麻烦中。
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无所不在的公司。
……
展开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
我认为,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正在让中国变得强大,他们是和政治领袖一样重要的人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
美国是一个搞实业的国家,所以,需要一个为实业界服务的政府,建一座工厂就是盖一座圣殿,在工厂干活就是在那里做礼拜。
----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
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
战争的勇气因贸易而坚定,新的力量因征服而来。当地球有限的资源面对人类无限的欲望时,争夺和冲突无可避免地贯穿了整个历史。直到贸易战代替了为贸易而战争,谈判桌代替了战场,合作共赢代替了掠夺占有。
----英国诗人威廉·怀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