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散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81043
  • 作      者:
    (德)威尔曼著(Angelika Wellmann)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用大脑行走,一段与智慧相逢的漫行之路,一幅以足迹勾绘的灵思地图等内容。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散步就是这样一个“基本形象”。其发展历史果真可用“传递接力棒”来作比:就像从前的接力跑运动员形成一条送信的长链来传递数百公里以外的信息,文学史上的散步者也承袭了前人的作品并将其进一步阐释。由此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散步者文学作品的长链。文学散步,《散步:一种诗意的逗留(第2版)》的观点为,首先是曾经发生的散步的变形:后在前人的文学轨迹上饶有兴致地踯躅而行。故人们可以说,在文学散步者的装备中,双腿的比重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漫游途中随身携带的书籍。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上午一直和吕西阿斯在一起,坐了那么久,现在出城来来走去。
    ——苏格拉底
    世界的整个历史都与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从我踏入罗马的那天起,意味着真正的再生。
    ——歌德
    巴黎是一本打开的书,在它的马路上漫游叫阅读。
    ——路德维希·伯尔纳(Ludwig Borne)
展开
精彩书摘
    该书分析研究了一个文学传统问题,它通过引文得到复兴,它以史实的见证为依据又不断推陈出新。书中研究了修辞的手法并将其置于变化了的的语境,故大量的引用并不只是局限于重述原文。而且常常恰巧是那些极小的变化使得话语的意义发生偏移。即使是照搬原文,新的语境也改变了这一基本形象。
    该论点对于本书的材料分析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品分析并不表示,在篇章的表层挖掘其内在的含义。本书更有意指出,散步者作品集合成为了一个文学的符号体系,本书称之为“诗意代码”(poetischer Code)。它由基本形象——散步和相应的以散步为主题的篇章的相互关系构成。
    文学行为模式“散步”的主题为:散步者并非目标明确地行走,而是随意踏上一处地方;他并非漫游至远方,至未知处,而是始终在熟悉的疆域内运动,在他的文化领域内运动。文学散步者从未试图强行突破那封闭的空间,相反他在有限的空间内倒是怡然自得。所以曾有人非常尖锐地指出:“谁散步,谁就被动,对房子、工作、行为、角色、功能和义务都是被动的。”
    即使如此,就连文学散步者也不得不为他们的双脚争取实实在在的地基。尽管他们表达了自己为了散步而散步的愿望,但是始终存在一个令双腿,更确切地说,令笔尖动起来的文学纲领。
    该纲领从此散步者到彼散步者,从此时代到彼时代各不相同。它们塑造出变化不定的层次和方面,改变着散步的诗意符号。本书的思考即针对这些各不相同的状态。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部分 开端:运动与空间
第一章 柏拉图:思想之散步

第二章 彼特拉克:书作为散步的符号空间
第二部分散步与作品
第三章 蒙田:《随笔》,或作品的“摇摆式”行走
第四章 卢梭:孤独散步者的遐思抑或“自然”作品的梦幻

第三部分 开始之结束和结束之开始
第五章 歌德:维特之多愁善感的漫游
第六章 席勒:走向自由的散步
第七章 莫里茨:美丽的散步

第四部分 两个活动场所,两种行走方式
第八章 罗马1800:在西方文明大地上的考古学散步
第九章 巴黎1900:闲逛者,人群和都市景象
第十章 本雅明的闲逛者阅读
第五部分散步与写作

第十一章 瓦尔泽:在“铅笔地带”狂放不羁的“脚步更迭”
总结
译后记
中文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