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讲稿(第2卷):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大致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五篇关于张爱玲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论文和评论,其中《张爱玲晚期小说中的男女关系》和《(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都是2010年刚刚完成的。《物化苍凉:张爱玲的意象技巧》是提交岭南大学一个研讨会的论文。《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最初用英文写,是在UCLA一个讨论课的论文。写作此文时常在洛杉矶的Westwood Blvd.与Rochester Ave.路口找免费停车位,转来转去边打腹稿。万没想到张爱玲最后寓所正在那附近。她在那个公寓去世数日后才被发现,没有家具,只有一些纸盒和一堆衣服(纸盒里有从未发表的英文小说原稿)。后来才惊讶看到,作者去打印论文的Kinkos复印店和常去的邮局,都出现在纪念张爱玲最后日月的照片中。另一个吊诡的巧合是作者在上海南京西路重华新村前后住了20多年,很晚才在张子静的回忆录中得知张爱玲是在重华新村的沿街住所看着解放军进城的……当然,作者的文章与这些巧合并无直接关系。
第二部分是四篇有关郁达夫的论文。郁达夫风格与中国现代文院颁发的“《文学评论》优秀理论文章二等奖”。《郁达夫小说创作初探》一文则从未在期刊上发表过。《关于“颓废”倾向与“色情”描写》当年就有争议,所涉及的话题至今恐怕仍缺共识。《浪漫派?感伤主义?零余者?私小说家?》一文有四万多字,写了大半年——郁达夫读了很多外国小说,做这方面的研究也追得比较辛苦。这几篇文章都写于80年代,这次除了修改注释格式,文字上甚至局部观点也有修订。最近才听说,作者的第一本书《郁达夫新论》l984年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编辑铁流、李庆西及所有编辑室成员都要看清样签字,为这本当时看来既有新意也有风险的新人新论共同承担责任。这本书后来获奖且印数过万,浙江文艺出版社遂出版“新人文论丛书”。“丛书”的“新人”们——黄子平、陈平原、赵园、刘纳、王晓明、程德培、蔡翔、季红真、南帆等,现在大都是学术名家,甚至即将退休——然而,学术出版的文化环境竟没有大的变化。80年代的课题,也还是今天的课题。“民族”与“性”仍是国人在现实与虚幻(网络)的主要“郁闷”(郁达夫的苦闷?),所以,作者以为自己这几篇旧文,似乎仍然可以再读。
总之现代作家作者有文章专论的,就是郁达夫和张爱玲。作者也很关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但作家论所打下的基础,作者后来一直没有后悔。
《许子东讲稿(第2卷):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第三部分收了五篇讨论当代文学的论文,都写于1989年作者出国游学之后。各有不同的具体写作原因,或因为编书,或因为开会,话题也颇“多元”,但论述方式又不无相同之处:似乎都要列出几个不同的理论、形象、作品、意象或书本,辨异中之同,察同中之异。背后有意无意,或者都有些一直坚持的结构与方法?自己也不太清楚。
第四部分是四篇关于香港文学的文章。写这些文章既是因为编书(三联版“香港短篇小说双年选”)的原因,也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有感于香港“文艺小说”相对寂寞,还曾和王安忆、王德威(后有陈思和、黄锦树)一起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过“三城记小说选”。其实,从边缘看心,研究过程也另有收获。
展开
——《张爱玲晚期小说中的男女关系》
在大学里策划文学史,开始的会议就是分章节、篇幅,然后就是排座次。而这个排座次很多是根据政治的原因,所以现代文学这几十年来在中国大陆成为显学,一个众所周知、大家又不愿意说出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共产党文化胜利史。在台湾之所以不愿意多讲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失败史。
——《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