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自28岁于杭州六通寺首次升座讲《华严经》,迄75岁含笑坐化,四十八年间,讲经说法,岁无虚日。足迹遍及浙江、江苏、安徽、山东、上海、北京以及东北大连、哈尔滨等地。对谛闲法师的佛学讲演,其弟子宝静曾予以极高评价:
“师以妙悟圆音,婆心苦口。阐发山家秘要,指示缁素邪迷。开合广而不离乎宗,警策多而不觉其尽。尘说剎说炽然说,而会其旨归,说说无说。心法佛法众生法,而穷夫底蕴,法法皆法。故每讲必欢跃满座,既闻即勇猛不退。不但晚近希有,四明(按:指明代藕益大师)之后,盖第一人也。”
《大乘止观述记》指南朝陈代高僧南岳慧思大师的《大乘止观法门》,系国人所著最早的一部综合性佛学巨著。是书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系统阐述大乘止观的学理要义及修行法门,对后代佛教天台宗的创立、禅宗思想的兴起,都有极大的影响。民国十年(1921)年夏,谛闲法师应邀在上海功德林讲《大乘止观》,听讲的江味农居士每日手录笔记,并于幽深微妙之处,曲折譬喻,加以说明,讲经结束后再就正于谛闲法师。如此反复修订,荏苒八年,直至谛闲去世前一年,才终于出版。
释名
大乘止观法门
凡一切经所立之名,不出七种。谓:一单法,二单人,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此部乃单法为名,无喻无人。我灵峰大师释此法题,立八重能所,所谓八双十六只义,极关紧要。八双者,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由所由、能简所简、能成所成、能诠所诠、能解所解是也。今依次说之。于第一重能所,特为详说,余七重亦各说其要略,学人可检《止观释要》切究之。
第一重。“大乘”二字为能起,“止观法门”为所起。起者,生起也。止观法门,谁能生起?惟大乘能生起之。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书中名为自性清净心。其义甚博,须分二科释之。先分释,次合释。分释者,先大后乘。大者何?绝对无外之义。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绝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三大者,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全妄即真之心体,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能出生十法界因果,达此十界因果,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是为用大。一心具此三大,故称为大也。言大者,绝待无外,是真大,非对小说大之妄大也。原无先后,是本大,非先小后大之伪大也。又此体、相、用三大,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体外无别相用,体绝待也,如湿性之外,无别水波。相外无别体用,相绝待也,如水外无别波与湿性。用外无别体相,用绝待也,如波外无别湿性与水。此现前一念之心,具此三绝待之义,以绝待故,假名为大耳。各人闻此法门,须将一切念头放下,向自己本性上体会。果能一念不生,方领悟得大字之义,方为不负己灵也。切要切要。
乘者,车也。约喻为名,运载为义。现前一念之心,随缘不变,全妄即真,法尔能运载吾人出生死路,入涅槃城,自利利他,永无休息,故以乘喻之。乘义可分为三:所谓理乘、随乘、得乘是也。体大即理乘,亘古亘今、常不变故。相大即随乘,不脱不离、恒相应故。用大即得乘,如轮王七宝、自在成就故。又约性德以明,则体、相、用三大,总名理乘,无二体故。照性成修、约修时以明三大,则总名随乘,顺法性故。从因克果、约果时以明三大,则总名得乘,极自在故。性修因果,唯是一心,故取喻车乘,名之为乘也。分释竟。
合释者,因心性有染净迷悟,故有十法界之差别不同。试以人法界说,起见思惑,造十恶业,运入三恶道,是为跛驴坏乘。畏三涂苦,持五戒,修十善,或修三界禅定,能运载至三善道,名为人天乘。若知三界火宅无一可乐,修出世戒定慧,了脱生死,是声闻乘。能运载至小涅槃城,《法华经》喻为羊车。了达十二因缘无性,当体即空,永息惑业苦轮,是缘觉乘。能运载至中涅槃城,经中喻为鹿车。具大悲心,发四宏誓,自利利他,同出苦轮,是名菩萨乘。便能运载至于大涅槃城。经中喻为牛车。如了达一念心性,体即真如,随顺不生不灭之体,由名字入观行,而相似,而分证,而究竟,直运载而至于佛地,是名佛乘。经中喻为大白牛车。此书“大乘”二字,即是大白牛车,非门外三车也。合释竟。
惟此大乘能起止观者,何也?因此心性本来寂照,以本寂故,能起妙止,以本照故,能起妙观也。虽诸众生但有性德,未有修德,迨苦极思本,修行止观法门,乃能返妄归真,而此之修行,皆依一念心性之所起也。止者,了惑业苦本无自性,有即非有,诸妄永寂。观者,惑业苦三非有而有,洞明缘起。法者,所谓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门者,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
第二重。止观为能依,大乘为所依。“能依”二字,即指吾人第六意识,因此识最为明利,能知名义而修止观故。大乘为所依者,以大乘即指自性清净心,此心本具常寂常照妙理故。修止观者,必以此心性为所依也。
第三重。止观法门为能通,大乘自性清净心为所通。通者,达也,能通达彼岸故。盖必修此止观法门,乃能达于自性清净无上极果也。
第四重。大乘止观为能由,法门为所由。由者,从也,谓惟此大乘止观,能入圆教圆行圆理之法门。又修止能入空门,修观能入有门,修止观不二,能入双亦双非之中道门。
第五重。大乘为能简,止观法门为所简。简者,简别也,因止观法门,有小、大、渐、顿、不定种种差别,今曰“大乘”者,简非余门故。且如止有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观有从假入空观、从空出假观、中道第一义观。虽体真止伏见思,入空观破见思,然独善其身,非大乘也。若随缘止,出假观,虽能自度度人,然不能直入佛地。亦须简之,息二边分别止、中道第一义观,此可称为大乘矣。然亦有次第历别、及一心圆顿之不同。历别者,先空后假。以此二为方便,乃入中道。是为历别而修,不高不广,亦非真大乘。乃牛车、非大白牛车也。惟先悟自性清净心而后起修,则即动而静,即昏而明,极圆极顿,方可称为大白牛车。今此大乘止观法门,即大白牛车也。故其余止观,均在被简之列。
第六重。止观为能成,大乘为所成。此之止观,能令凡夫成圣,菩萨成佛,故曰能成。所成者,谓大乘自性清净心,吾人最先所修者修此,最后所证者亦即证此。盖此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为因果不二之法门故也。
第七重。全题六字为能诠,六字所显之义为所诠。诠者,显也。如“大”字诠体、相、用三义,“乘”字诠理、随、得三义,“止”字诠返妄归真义,“观”字诠即理成事即体起用义,“法”字诠轨持自性义,“门”字诠就路还家义是也。
第八重。第六识为能解,名句文身为所解。盖八识中惟第六识最为明利,一切见闻觉知,皆用意识分别,故吾人之因文得义能修止观者,全仗第六意识了解之功也。一字曰名,多字曰句,多句曰文。如“大”字“乘”字各别言之,即为名;“大乘”二字合举,即为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必积名以成句,乃能诠显差别之义也。若总题六字,乃多句成身之文也。身者,聚集之义。如集二名以上成句,为名身。集二句以上成文,为句身。集二文以上成章,则为文身。夫闻、思、修三慧,皆托名句文身而起,故曰所解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一释名已竟。
……
大乘止观述记重印序
大乘止观述记序
大乘止观述记
(甲) 初,总释名题
(乙)一,法题。
(丙)一,释名
(丙)次,显体
(丙)三,明宗
(丙)四,论用
(丙)五,判教相
(乙)二,人题
(甲)二,别解文义
(乙)初,略标大纲
(丙)初,泛标正法
(丙)次,标宗大乘
(丙)三,标示止观
(乙)第二大科,广作分别
(丙)初,重问
(丙)二,详答
(乙)三,历事指点
(丙)初,明礼佛时止观
(丙)二,明食时止观
(丙)三,明便利时止观
附录:大乘止观述记科判
诸解不离止观,诸行不离止观。习乎止观,深乎止观,则禅也、净也、密律也、华严也、天台也、三论唯识也,无不可通,无不可入矣。
——李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