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八卦城谈易:首届中国·特克斯世界周易论坛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66313
  • 作      者:
    龚鹏程主编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八卦城谈易:首届中国·特克斯世界周易论坛论文集》看点:
  看点一:论坛举办地点——完全按照《周易》八卦建造的新疆特克斯城
  1.特克斯城位于古老神秘的新疆伊犁地区,建于20世纪30年代。其完全按照《周易》八卦“后天图”的方位建成。
  2.该城是现今世界唯一一座保存良好、卦爻完整、规模最大的八卦城,2001年荣膺世界吉尼斯之最,2007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3. 根据论坛学者的考据,汉文化在新疆地区的历史与传承极其深远,远超过人们想象。
  看点二:多方机构共同组织论坛,各国学者齐聚一堂
  1.该论坛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特克斯县委县政府、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龚鹏程教授共同组织举办,规模盛大。
  2.不仅有中国学者参与,更邀请来自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多个地区的著名学者,带来了当地各具特色的易学文化,新鲜有趣。
  看点三:河图洛书、易经哲学、道教风水、斋醮禹步、南洋洪门、泰国神牌……与易经八卦相关的各种文化,百花齐放
  《八卦城谈易:首届中国·特克斯世界周易论坛论文集》共收录了27篇会议论文,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宗教、市场策划等多个方面,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篇篇精彩,可读性很强。
  哲学:易经、五行、八卦哲学,以及中西哲学比较等。
  历史:特克斯城的发展、新疆汉文化的传播、八卦起源、彝族以及四川地区易学的发展状况等。
  宗教:八卦风水、道教科仪、占卜预测、泰国神牌、南洋洪门等。
  市场策划:讨论如何让八卦城、汉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等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龚鹏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台湾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创校校长,台湾学生书局总编辑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台湾十大金榜专栏作家称号。2004年起,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龚鹏程先生自幼才华横溢,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博古通今,著作等身,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美誉,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知名学者。至今正式出版专著70余种,其中在内地出版的有:《文学散步》、《中国文学史》、《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文人阶层史论》、《文化符号学导论》、《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国学入门》、《侠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小说史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为了探讨周易文化和特克斯城的独特内涵,2012年9月,特克斯县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和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以特克斯周易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中国台湾和大陆地区的三十余名易学大家,就悠久的周易文明各自发表了独特而宝贵的意见,内容涉及哲学、建筑学、音乐、兵法、堪舆、武术等诸多方面,百花齐放,篇篇精彩。《八卦城谈易:首届中国·特克斯世界周易论坛论文集》特地将这些论文结集成册,供周易爱好者学习、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道教风水学精义探微
  李远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大自然为有机的生命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投以热切的关注。于是,出于生存与精神的需要,传统的风水术便应运而生了。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古称堪舆、地理。《汉书·扬雄传》:“属堪舆以壁垒兮,梢夔魖而抶獝狂。”颜师古注:“张晏曰:堪舆,天地总名也。”《文选·扬雄<甘泉赋>》李善注引汉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后因以“堪舆”指称天地。风水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风水术的核心便是探求天象、山川、建筑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协调关系与最佳状态。它将中国哲学古老的命题“天人相感”、“天人合一”等引入生活之中,注重在整个自然界与生态圈中寻求和谐发展与有机秩序,与天地万物保持亲密无间,共生共存的关系,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与精神的恬静。所谓得“天时”、“地利”,达到“人和”的目的。这种三位一体的共存思想,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都应是人类发展模式永恒的主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之一的道教,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风水之术。风水的理论被道教吸收、运用,并演化为一门独具特色的道教风水学,成为道教法术的有机组成,并被广泛地运用于环境、选址、择地、建筑、房屋、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之中,成为古代风水术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里,就此话题而论,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
  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在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
  《博山篇·论水》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卷一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来则之元去屈曲,澄清停蓄甚为佳。倾泻急流有何益,八字分开男女淫。川流三派业已倾,急泻急流财不聚。直来直去损人丁,左射长男必遭殃,右射幼子受灾迍。若还水从心中射,中房之子命难长。扫脚荡城子息少,冲心射胁孤寡夭。反跳人离及退财,卷帘填房与入赘。澄清出人多俊秀,污浊生子蠢愚钝。大江洋潮田万顷,暗拱爵禄食五鼎。池湖凝聚卿相职,大江洋朝贵无敌。飘飘斜出是桃花,男女贪淫总破家。又主出人好游荡,终朝吹唱逞奢华。屈曲流来秀水朝,定然金榜有名标。此言去流无妨碍,财丰亦主官豪迈。水法不拘去与来,但要屈曲去复回。三回五度转顾穴,悠悠眷恋不忍别。”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卷一曰:“凡左右砂水,须朝抱回身向堂局。青龙如勒马,白虎似眠弓。书云:大地却如羊见犬,双双回头转。如星之拱北,四面环遶,若龙直出,无弯抱形,如推车为无情。书云:却如伸去推车形,砂不回头堂气即散。今龙虎直去,不见回头,明堂虽有聚水,而左右砂头直去,则水亦不含蓄,堂气不聚,穴气不顾。书云:龙虎所以卫区穴,既不回头,其内焉有生气耶?”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这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坐北朝南”,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坐北朝南”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王君荣《阳宅十书》卷一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仰韶文化地层中,发现了三组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这是距今六千余年前的龙虎图。第一组龙虎图位于45号墓中,墓主人的左右两侧分别用蚌壳精心摆塑出一龙一虎,龙虎的头均朝向北方。龙呈拱背形,似张牙舞爪,屈身欲腾飞状,其中牙、爪选的是带尖的较长的蚌壳,眼睛选用圆形蚌壳,舌头则是长而端圆的蚌壳,而表现在全身鬃毛的凹处和凸处,是蚌壳的尖端向上和向外而形成,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虎呈行走状,昂首垂尾,神态凶猛,四肢交递,牙齿外露,张口伸舌,似下山猛虎,形态生动。龙虎之间、正北中央又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北斗图。显然,这组龙、虎、北斗图形具有指示方位、安镇墓穴的宗教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当是中国风水第一图。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玄女青囊海角经》卷三曰:“前以朱雀,后以元武为主,左右龙虎为卫。龙虎者,即元武之手足也。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宾欺乎主,则反乎常,手足盛身,必无是理。元武必欲垂头,朱雀必欲翔舞,青龙必欲蜿蜒,白虎必欲驯俯。”即玄武位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朝山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白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王君荣《阳宅十书》卷一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厅堂门庑先立位。东厢西壁及庖厨,庭园搂台园圃地。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但遇返跳必须忌。水木金土四星龙,此作住基终吉利。唯有火星甚不宜,只可裁剪作阴地。倘有卓笔及牙旗,耸在外阳方无忌。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
  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或村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水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
  ……

展开
目录
首届中国?特克斯世界周易论坛论文集编辑委员会 
序一  
序二  
特克斯考古记   龚鹏程 
论特克斯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传播    王国华 
推进周易文化世界化之先决课题    金炳基 
伊犁地区的居民与特克斯城    王明荪 
从八卦神牌论述泰国的中国神明崇拜
易经哲学中感应和谐思想
南洋洪门对八卦文化的诠释与传承
场有哲学——周易的时代意义
道教风水学精义探微
《易经》中《河图》、《洛书》之阴阳五行生克思想 
营造八卦城风水美学的新气象
预测与筮法的科学依据——周易八卦的占筮理论
易经思想与怀特海范畴图式之会通和比较初探
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生命关怀
《易经》“八卦”起源问题之检讨与刍探
《周易》隐藏着姜太公的阴谋——兼及《孙子兵法》
《易庐易学书目》体例简析
易学三论
《周易》八卦哲学思想的特点
“参同”易学小史
彝文献记载的先天八卦文化体系概论
由“易学在蜀”说到早期易学入蜀及其路向
道教生命文化中的易学应用
汉代象数易学及其在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周易思想——以道教斋醮禹步为例
中国文化名城特克斯八卦风水论
舆图与城市的历史空间及其文化变迁——以佛山历史地图为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