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觉图像的不同
照相机的发明,极大地帮助了人们多角度地看世界,给了人们全面地捕捉世界上千变万化物象的好机会。特别是在数码技术不断更新的当今,拍摄照片成为所有人都拥有的生活经历。但是,大多数的人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照相机属于单目摄取,而人的眼睛知觉却是双目共同感知。二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尽管人们对于摄影(照片)的使用率大大增加,但对于图片的知觉已经有点麻木,也不会去想这些问题。
从看的角度分析,人的感觉器官——眼睛,作为双目知觉,看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事物,因为,此刻的看有一个知觉场的效应。人在看对象的同时,知觉到与对象所处环境的整体,虽然,人们并不会有意识地去知觉,但这个知觉场的存在是单眼的照相机所知觉不到的。经过美术学习的小学生需要逐渐形成这样的认识:图像知觉过程,不应该太相信照相机,虽然照相机拍摄的都是生活物象里的真实景致,但这些景致、物象进入镜头的时候已经发生改变,本质的东西还在现实场景里。所有的照相机都是单目视像,这与人们眼睛双目的协调知觉是无法相比的。人在使用品牌照相机(包括手机中的数码相机)拍摄物象的时候,是无法与自己身心的整体知觉并列的,而必须在所看的事物与摄取图像之间做出选择,人们是在注视着生活世界物象的同时,完成这样的选择性转变。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显现的图像瞬间摆脱了真实物象的实体,变成了具有主观意念支配下的图片。美术学习后,学生如果不能对美术作品图像、摄影作品图像、真实生活中的物象之间学会不同的知觉,美术课的教学可视为无效。因为,教学没有改变学生的视觉思维方式。
案例:还不如看照片
在某中学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在大屏幕呈现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品《溪山行旅图》,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看这个做什么,看不明白,还不如看照片……”而在某小学的课堂上,小学生虽然没有发出这样的抵触性话语,但看不明白中国画作品是课堂事实。(见图2-61、图2-62)
分析:人的眼睛在生活情景中直接知觉体验,照相机对景物的摄取成像,两者不能等同比较。虽然操作相机拍摄照片的也是人,但两种知觉水平并不是一个档次的图像(景象)感受。普通的人们在看到摄影图片时,往往会被图片里某些物象的表面所迷惑。虽然,人们也明白照片与真实的物象景致是不同的这一道理,但在现实生活里又经常被图像的“真实性”所欺骗。美术作品表现生活的时候,根本不同于照片里的图像,不同的美术作品是用不同的美术语言来表达,带有独特的视觉形式语言特征。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品的表现方式,经过了自唐代以来千年的演变,到今天这个以视觉图像传递信息的时代,学生看不明白作品有其各种原因。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在美术观看的时候,人们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认识到由视觉思维这一高度上来思考问题。
论点:儿童的视知觉发展,与其成长环境、文化影响、自身遗传、整体协调能力的平衡密切相关。每个儿童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其心理、生理上必须不断产生自发的动作,使个体内部条件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结构性认知的改变。视觉图像信息传达影响下的儿童审美感知觉发展,结构性认知改变的作用在于,使某些视知觉审美感受迟钝的儿童其认知结构能够再发展,那些文化影响不利的儿童(学习者)自身潜力得以提高。其目的是,通过直接影响那些已经被视知觉识别出来的视觉认识缺陷,来改变某个儿童个体的认知活动水平,由此,改变和提高视知觉审美感受比较迟钝儿童(学习者)的智力行为。
儿童视知觉审美感受的结构性认知改变过程,并不同于那些在其一生进程中影响人的有机体的许多变化,而是同那些儿童单向性的、单一的视知觉感受经验发生联结,从而使儿童的视知觉感受经验向审美感受经验改变。这是一种多向性的、对儿童视知觉感受预见的发展进程发生明显背离的变化。例如,普通儿童在没有经历视知觉审美感受教育之前,其眼睛的“看”处于生活(生存发展)需要的知觉,眼睛的功能仅局限于生活行为本身,很少提升到情感(精神)的需求。这种单向性的、单一的视知觉感受经验,在受到特定的视知觉审美感受影响下,通过直接面对某种图像的视觉刺激的偶然遭遇,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偶然事件,来引起一种对于事件之间视知觉的联结。
比如,对于“山”的认识,生活在北方的儿童与南方儿童眼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北方的山多岩石,南方的山多植被,眼睛的第一感受在颜色上就不同,这是最普通的视知觉感受。儿童视知觉审美感受的结构性认知改变作用在于,不仅要能够分辨南北方不同的山所给予的第一感受,而且,还要通过视知觉审美感受的引导性教学活动,使儿童能够从不同的山、不同时段、不同环境山的变化图像(见图2-62),与中国美术史上山水画表现形式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儿童(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入画家是如何将自己对山的主观感受与自然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