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化的课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际化课程的开设与实施。OECD在1996年对国际化的课程的定义是: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因此,国际化的课程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为本国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二是吸引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参与又对本国学生的教与学过程都有益处。鉴于此,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就要着眼于这两点,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中都要凸现课程的国际化。自课程的国际化发展伊始,世界各国在课程的国际化过程中进行了许多尝试,也走了一些弯路。OECD在总结各国开展国际性课程的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了9种类型的国际化课程,为世界各国高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四)人员的国际流动
人员的国际流动历史悠久,前文提到的学生游学、教师游教可以算是最早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人员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员的国际流动备受关注,其在21世纪的发展更是惊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员的国际流动。我们认为国际流动的高校人员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
1.学生的国际流动
学生的国际交流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20世纪中后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学生流动还主要限于政治、地缘战略、文化和发展援助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国外留学生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杠杆和教育机构的竞争优势。国家间和院校间在吸引外国学生和学者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跨境教育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日渐凸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