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081052
  • 作      者:
    姜秋霞著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姜秋霞,浙江金华人,南京大学翻译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教学论方向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政协甘肃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教育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甘肃省翻译协会会长、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翻译教学、英语教学论等。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社科项目、甘肃省社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近203页,出版专著《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译著《浮生梦》等,在Meta,《外国文学研究》、《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外事笔译教程》(MTI教材)、《实用外事英汉互译教程》等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全书分为五部分:引论部分:介绍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等概念;宏观篇:深入探讨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宏观结构的关系;中观篇:重点研究文学翻译与文学系统之间的关系;微观篇:具体分析社会文化与译者、翻译文本等要素的关系;结论与余论:总结研究结论,指出研究局限。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开始依据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等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本质、翻译策略以及翻译与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等理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运用实证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深入探讨了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文学翻译工作、翻译教学及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文学翻译是社会文化话语的重要形式。
    文学是艺术的,也是社会文化的。文学翻译则具有跨社会文化的特征,其社会性可以因翻译行为的时间差异而具有双重的横向与纵向文化跨越,既有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文化对话,也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对话,且具有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之间的交叉对话,从而使其文化话语变得丰富而复杂。
    文学是文化话语,文学翻译则是多重文化话语。
    第二,文学翻译是个体文化话语的重要形式。
    众所周知,文学是在解读中产生意义、获得存在的。文学翻译的语言文本转换则建立在解读前提上。译者个体在参与原文本内容、生成译人语文本的过程中,个体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解读的意义与价值。文学阅读是个体审美接受,而文学翻译是个体审美接受(阅读)与艺术再创造(文本生成)的双重行为及结果。艺术的解读与创造势必渗透着社会因素与文化的力量。审美具有“无功利”的一面,但这并不是其唯一的特性。因而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在两种文化的作用下寻求文化沟通与协调的过程中,会有社会的、历史的痕迹,以及个体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意识因素,从而形成某种带有个体特征的文化语言,其中或反映出社会集体文化意识,或渗透出集体意识中的个体文化追求。
    第三,文学翻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变量。
    文化的交流、相互影响与渗透,往往会改变已有文化的形态,推动或刺激新文化的出现。文学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与媒介。文学在翻译过程中寻求沟通,产生共鸣,或发生变异,从而出现各类文学思潮的嬗变。文学思潮嬗变中所折射出来的文化精神通过文学翻译产生影响作用,进而影响文学结构背后的文化形态。
    尤为重要的是,文学翻译往往反映文化间性并有效促成其内在结构的转化。不同文化地位作用下的翻译行为势必影响文化地位在意识层面的变异,进而改变文化的内在结构及相应属性。
    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是其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系统作用结果。翻译、文学翻译是文化间进行同构、异化等形式的主要催化工具。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
第二节 社会文化
第三节 语言、语言行为与社会文化

第二章 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系统关系:理论假设
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文化系统结构
第二节 社会文化的潜在作用
第三节 文学翻译的文化作用
一、“同一性”翻译态度及其文化作用
二、“和而不同”翻译态度及其文化作用

第三章 文学翻译的社会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学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意义
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文化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方法
二、理论研究方法:理论思辨
三、理论研究方法:理论描述
四、实证描述方法:调查法
五、实证描述方法:个案研究
第三节 《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宏观篇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
第四章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主题选择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主题的描写分析
一、20世纪初我国文学翻译主题的描写分析
二、20世纪末我国文学翻译主题的描写分析
第二节 文学翻译主题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主题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输入来源
第一节 文学翻译输入来源的描述分析
一、20世纪初我国文学翻译输入来源的描写分析
二、20世纪末我国文学翻译输入来源的描写分析
第二节 文学翻译输入来源对比分析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输入来源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译作类型
第一节 文学翻译译作类型的形态分析
一、译作类型的概念界定
二、复译、转译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文学翻译译作类型的社会文化解读
一、首译和复译的社会文化解读
二、转译的社会文化解读

第七章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结构形态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文学翻译结构形态的文化阐释
一、输入主题和来源的社会文化阐释
二、译作类型与输入来源的文化关系
第二节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结构形态的作用模式

中观篇 文学系统与文学翻译系统
第八章 文学系统与文学翻译系统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民族文学的系统作用
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系统作用
一、文学翻译对我国现代文学文体范式的影响
二、文学翻译与中国诗歌体裁范式的变化

第九章 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关系
第一节 创作文本与翻译文本的互文性原理
一、文本的互文性原理
二、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原理
第二节 林语堂个案研究
一、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
二、互文形态分析方法
三、林语堂文学创作文本与翻译文本的互文形态
四、文本内外的互文关系

第十章 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动:以诗歌为例
第一节 胡适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一、胡适的诗歌创作及翻译实践
二、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一、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及翻译实践
二、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的相互影响

微观篇 社会文化与译者
第十一章 文化语境下译者的翻译思想
第一节 社会文化与翻译思想
一、社会文化对译者翻译目的和译本选择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对译者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的影响
三、社会文化对翻译批评的影响
第二节 鲁迅个案研究
一、翻译思想分析方法
二、鲁迅翻译思想的具体体现及其文化背景

第十二章 文化语境下译者的美学旨趣
第一节 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的美学旨趣
第二节 许渊冲个案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许渊冲翻译美学旨趣的文化阐释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与译者的转换策略:历时的视角
第一节 意识形态作用下的转换策略
第二节 David Copperfield三位中译者的对比研究
一、三位译者翻译转换策略的文化价值取向
二、意识形态与三位译者翻译转换策略的内在关系

第十四章 意识形态与译者的转换策略:共时的视角
第一节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一、两位译者翻译转换策略的选择倾向
二、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在意识形态内容方面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译者转换策略的文化阐释
一、社会文化对译者转换策略的影响
二、译者的转换策略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结论与余论
第十五章 文学翻译的文化系统及其作用方式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