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人寥落的小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58259
  • 作      者:
    李文俊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文俊,原籍广东中山,1930年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多年在《译文》与《世界文学》工作。1988-1993年任《世界文学》主编。曾为社会科院外文所编审、中国译协副会长兼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主任。著有《美国文学简史》(合作)、《妇女画廊》、《纵浪大化集》、《福克纳评传》、《寻找与寻见》、《天凉好个秋》等;译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押沙龙,押沙龙!》以及美英文学作品多种,如《鸟雀街上的孤岛》、《我爱你,罗尼》、《九故事》等;编有《福克纳评论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英美卷》、《世界经典散文新编·北美洲卷》、《外国文学名著插图大典》等。1994年获中美文学交流奖。2001年获“思源”《世界文学》翻译奖,并多次获全国外国文学图书奖。<br>    作者素以翻译福克纳小说著称,但也擅写散文,已出版散文集《妇女画廊》、《纵浪大化集》、《寻找与寻见》等多种。这本《行人寥落的小径》里所收大多是他的新作,从中可以窥见其老到的文字功底与独特的观察视角。更可贵的是,文章字里行间隐含一种冷隽的幽默,这是作者七十多年的人生体验再加上中外文化的浸润才得以凝成的,使人读之如回眸前尘影事,既觉得亲切,又略感辛酸。
展开
内容介绍
    《行人寥落的小径》作者素以翻译福克纳小说著称,但也擅写散文,已出版散文集《妇女画廊》、《纵浪大化集》、《寻找与寻见》等多种。《行人寥落的小径》里所收大多是他的新作,从中可以窥其老到的文字功底与独特的观察视角。更可贵的是,文章字里行间隐含一种冷隽的幽默,这是作者七十多年的人生体验再加上中外文化的浸润才得以凝成的,使人读之如回眸前法影事,既觉得亲切,又略感辛酸。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辑 艰难行进<br>    自制贺卡<br>    每年临近岁尾,都会收到一些贺片。未退休时,收到的多一些。有海外同行寄来的,有前学生的,有投稿者的。现在成了大闲人,搭理的人少了,这是必然的,我一点儿也不在意。但收到贺片,总不能毫无表示,那样未免太倨傲了吧。何况对于长者师辈也应主动去卡,道几句祝贺的话。于是每年寄贺年片便成了一桩心事。眼下店里卖的那些只适合染头发的新人类用,邮局的“有奖”片又千篇一律,徒使收到者心生烦厌。前些年,中生还从环保出发,大声疾呼不可毁林制卡。有人提倡电话拜年,我总觉得那不能算数。尤其我这个人,拙于辞令,三五句话便匆匆把意思说完,让人有公事公办之感。至少对于我,打电话不是好办法。<br>    偶尔会收到小朋友寄来的自制贺片,一张图画纸,用彩笔画些太阳、房屋、小猫、小狗,倒也可爱。但我已一把年纪,总不能强作天真吧。<br>    去年病中,无事可做,古诗又背不出几首,只好自己“做诗,以此排遣光阴。出院后,心情好时又陆续写了一些。听说还有好事者传见后将它们上了网,谁知有没有人看到呢。总之,我也好歹算是个“业余诗人”了。去年岁末,忽然想到何不诌上一首小诗,印在雅致些的纸上,权充贺片呢。这不显得有点情趣与个性吗?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艰难行进<br>自制贺卡<br>威尼斯的回忆<br>搬家<br>我的“静轩”<br>五十周年琐忆<br>五十周年漫忆<br>冷摊奇遇<br>艰难行进<br>秋天的思念<br>关于芳草地的回忆<br>三联书店与我<br>了不起的女儿<br>在急救中心过春节<br><br>第二辑 回家<br>清秋时节忆丁君<br>怀念冯至先生<br>相逢<br>过迟的悔咎<br>梅家哲嗣<br>有关冰心的一件小事<br>对卞之琳先生一篇佚文的点滴回忆<br>又见白尘先生的书桌<br>回家<br><br>第三辑 他穿着奇装异服走了<br>桂冠诗人爱穿牛裤<br>一百二十五年后发出的最后大笑<br>吹奏手模仿福克纳得奖<br>西班牙艺术品夏夜被盗<br>海明威家族又出不幸变故<br>父子黑店内幕大白天下<br>理查德·拉索的小说《帝国瀑布》<br>“绿林好汉”再拿布克奖<br>他穿着奇装异服走了<br>他写过一本最仁慈的书<br>格里克——第三位美国女性桂冠诗人<br><br>第四辑 克娄巴特拉传奇<br>克娄巴特拉传奇<br>“翱翔的天使”与“哀悼”<br>——珂勒惠支和巴尔拉赫的故事<br>伯内特夫人的两部作品<br>梭罗的《瓦尔登湖》<br>关于塞林格的《九故事》<br>欧·亨利的三篇作品<br>《爱玛》译序<br>《圣经故事》的启示<br><br>第五辑 挽弓当挽强说chow<br>一次译诗讨论会上的发言<br>里根四封信的译余赘语<br>因为不是第一,所以格外努力(答谢词)<br>先知们的话语<br>挽弓当挽强<br>对《掠夺》的交代与说明<br><br>第六辑 行人寥落的小径<br>一次酩酊大醉<br>海明威与福克纳眼中的对方<br>《喧哗与骚动》译序<br>“他们在苦熬”<br>——《我弥留之际》代序<br>《去吧,摩西》译序<br>《押沙龙,押沙龙!》译序<br>《福克纳评传》序<br>《福克纳画传》序<br>福克纳致考利的七封信<br>从《喧哗与骚动》到《押沙龙,押沙龙!》<br>行人寥落的小径<br><br>第七辑 秋田拾穗<br>笑说我的笔名<br>我与梅绍武的书缘<br>钱锺书先生信中所提到的方志彤<br>憨大倒还是有的<br>机场里也有好人<br>杨澜的一鞠躬<br>买书琐记<br>镀金时代的人世百图<br>一件中断多年的工程<br>也可以像她那样地写<br>《小说鉴赏》序言<br>“翻译家是半个先知<br>凯蒂:福克纳最心爱的人物形象<br>尘缘未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