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争锋: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453170
  • 作      者:
    马国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再次面临抉择:向何处去?路怎么走?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关于本书:
    改革的30年中国变富变强了,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了,而未来中国真正的复兴出路在哪里?我们百姓和谐、平等、舒适的生活又如何保证?
    基于这样的思考,作者就中国自2006年以来各种现实社会问题,如政治体制改革的论争、房地产的狂涨、《物权法》的不同解答等,以及由此引起的思想碰撞和社会事件,以理性、中立的视角,客观地描述了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全景式反映近年来激荡的社会思潮。理性地告诉读者关注中国的改革和未来的远景,适应改革环境,经营好我们自己的生活。
    不可不读本书的理由:
    1、把握中国改革政策,社会思潮的起伏;
    2、了解专家对中国问题的解读;
    3、思想的碰撞激越你的心声;
    4、可以改善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5、启迪你对自己前途的正确
展开
作者简介
    马国川,著名记者,现供职于《经济观察报》,已出版作品有:《大碰撞:2004-2006年中国改革纪事、《高考年轮》(与赵学勤合作)、《时代台词》。《大碰撞:2004-2006年中国改革纪事》一书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第三次改革大争论”的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被人民网读者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第一名。
展开
内容介绍
    从2006年以来,围绕着对改革的不同评价而引起的思想碰撞和社会事件此起彼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争锋: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问题》是著名记者马国川继《大碰撞:2004~2006年改革纪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反映改革的力作。作者以理性、中立的视角,客观地描述了从2006年到党的十七大期间的各种新闻事件,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近两年社会思潮激荡的作品。作者在叙述一个个新闻事件时,在保持客观性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类表现手法使得新闻有趣,充满了可读性,很有感染力,而且,引人深思。
展开
精彩书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究竟是一条应当坚持的正确路线,还是一条应当否定的错误路线?这是过去两年从党内开始继而波及整个社会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的焦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从历史经验看,对改革不同的看法,有争论,有反复,并不奇怪。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恐怕也会有。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有争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高尚全
    马国川一个有思想的优秀记者,从《大碰撞》到《争锋》,他描写了2004年以来中国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的激荡,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历史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刘吉
    《争锋》是近几年中国思想理论大碰撞的真实纪录。通读全书必定深感邓小平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是何等英明,胡锦涛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何等的及时重要!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
    既然有“碰撞”和“争锋”,我们就不必回避,不能作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而必须面对和正视。无论这些年的“争锋”有多少是非曲直,在总体上都围绕着一个基本点,这就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
    马国川的这本新作,生动记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时刻发生的思想交锋,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可以使人们更深切地了解中共十七大关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的论断所具有的鲜明针对性和重火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总编辑周为民
    如果不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都将遇到滞后的政治体制的阻碍,这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们的共识。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中国正走在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上,无数理得清、理不清的纠葛伴随着这个国家。前行途中可能遭遇障碍,也许还会有激烈的争论,甚至短期的反复,但总趋势已经明朗,那就是前行一永不却步。
    ——经济观察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一篇博客文章引燃经济民族主义
    美国凯雷集团要收购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徐工集团,国内的民营企业总裁在网上发难,使得一起本身充满争议的收购案唤醒了中国网民们的民族热情,终于酿成了愈演愈烈的“徐工事件”。并且最终引起了国家高层的关注……
    引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
    从2004年开始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而且,直到2006年初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针对改革的各种反思声音喧嚣嘈杂,其中甚至夹杂着否定改革的声音。许多人士对中国改革的前途忧心忡忡,不知道这场来势汹汹的大争论将引向何处。
    随着2006年春天的到来,人们终于看到了“第三次大争论”终结的曙光。
    2006年3月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上海代表团时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天后,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中外记者见面。他在开场白中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他坚定地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媒体迅速捕捉到了两位高层领导人讲话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停止争论,形成改革共识,再铸改革辉煌。它们认为,中央高层领导人的讲话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对澄清混乱、引导改革争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评论引述吴敬琏的话说,当前所发生的争论是改革历史上的第三次大争论。第一次发生在1981年到1984年,争论围绕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展开,最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大问题上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第二次发生在1989年到1992年,争论焦点是市场经济的姓“社”姓“资”问题,最后邓小平南方讲话终结争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体制。胡锦涛在上海代表团的讲话是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重要转折点。作为这场争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认为,胡锦涛在目前形势下就改革问题做出鲜明的表态,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对前一段时间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思潮的鲜明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也集中刊出四位理论家的集束式文章《坚持改革方向  倒退没有出路》,矢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就在2006年“两会”闭幕9天后,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上海开幕。该会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于当年5月和4月下旬召开,而本年度“改革会”的开幕日期距离“两会”时间之近则前所未有。中新社的报道称,在有关中国“第三次改革争论”形成舆论热点之际,官方透过此次会议意欲传递的信号似乎意蕴深长。新华社为此专门发表了评论,认为以中共高层胡锦涛、温家宝在全国“两会”上坚定表态为清晰时间点,官方在各方观点论争之际,适时为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定调。在此次会议上,直接负责改革指导与总体协调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在加快推进改革问题上,犹豫动摇不得,拖延迟缓不得,敷衍对付不得,从现在起直至改革目标的实现,每一年均至为关键,都是无可置疑的“改革攻坚年”,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推进改革”。
    观察人士认为,持续将近两年的中国改革第三次大争论徐徐落下了帷幕。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对最高领导人的讲话的解读就存在着巨大的歧义。在乌有之乡网站发表的名为《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读胡锦涛同志3月6日讲话有感》的文章中,作者认为,改革中存在着两种改革观的较量,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意识形态问题。邓小平的改革观是社会主义的改革观,是需要坚持的。但是,确确实实还有一种非社会主义的或者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观,则是必须反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一旦在中国出现,就要假借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同中国正确的改革观,即邓小平的改革观进行较量,同马克思主义进行较量。20世纪80年代,已经有过几次交锋,错误的改革观被正确的改革观所击退。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逐渐滋长蔓延。文章最后,作者充满豪情地说:“挑战书已经抛出,真理不怕争论。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的天下!”
    几乎就在同时,坊间流传着所谓“西山会议”的各种传闻。所谓“西山会议”就是2006年3月4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杏林山庄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会议的速记稿在未经举办方同意的情况下,就被人张贴到互联网上,此后迅速刊登在其他网站上。这次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现状和前途的会议,被中国一些人指控为可以“与81年前国民党右派召开的西山会议相提并论”,于是就冠名为“西山会议”。乌有之乡网站不但刊登了所谓“西山会议”纪要的完整版,而且还刊登了一系列文章,指责会议“实质上是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全面复辟资本主义”。
    不久,“毛泽东旗帜”网站主办召开了“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研讨会”,声讨“西山会议”。在研讨会上,有人说一定要警惕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警惕另一种形式的“颜色革命”。有人说“西山会议”的参加者“公然同美帝国主义一唱一和、里应外合,他们同美国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必须查清楚的”。有人说“西山会议”是极右派的阴谋活动,中国面临全局危机。甚至有人给党中央写信,斥责参加会议的某些人是“亲美反华”汉奸,要求“全党进行批判、揭露”。
    2006年6月初,《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文章署名“钟轩理”。知悉内情的人知道,这其实是“中宣部理论局”缩写的谐音。也就是说,这是一篇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观点的文章。文章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
    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篇3000多字的长文的同时,新华社发出通稿,全国各大媒体予以转载。奇怪的是这篇重量级的文章没有按照惯例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头版,而是刊登在第二版上,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光明日报》则干脆没有转载。有人说,这篇重量级的文章写作、修改和发表的背后也充满了故事……
    声音没有统一,议论依旧嘈杂。各种社会思潮就像起于青萍之末的秋风一样,“飘荡于八荒四野,拂万物而盘旋”(宋玉《风赋》),并通过网络等媒介全面走向公开。
    2006年的春天过去了,随着炎热夏天而来的是一场充满了.火药味的大争锋……
    向文波:卖什么都可以,但“卖国”不行
    ——你不是爱写文章吗,你怎么不在网上开个自己的博客啊?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啊。
    ——我都二十年没写文章了。
    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开设博客的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上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话。但是2006年年初两个朋友之间进行的上面的对话,却成为2006年一场大争论的最初发端,虽然他们在嬉笑之间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对话所催生的博客的威力。
    “二十年没写文章了”的向文波内心的那根弦被拨动了。于是,在2006年的春节刚刚过去的第六天,向文波在新浪网上开设了个人博客。非常巧合的是,这一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向文波在博客的开篇语中写道:“我已经在新浪BLOG安家了,欢迎你时常过来做客,大家多多交流哦。我会把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一块儿与你分享。也希望你记住我的BLOG地址,你可以把她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也可以把它复制下来告诉你的朋友们。”
    和许多刚刚开设博客的人们一样,向文波热情高涨。稍有不同的是,向文波不太会用电脑打字——这并不奇怪,和今天那些打字如飞的大学生相比,1984年湖南大学毕业时的向文波和他的同学一样,虽然知道世界上有了电脑,但是,他们很多人还没有见过。当电脑开始普及的今天,他们又因为身负重任而无暇学习打字技术。于是,“三一重工”总裁身份的优势显示出来——向文波有秘书。向文波经常自己先用笔写出来,然后秘书帮他整理、打字,然后发到网上去。
    向文波从湖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兵器工业部下属的一个国企。在涟源市的大山里,向文波这结识了一个叫“梁稳根”的人。两人都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一次,向文波到车间找梁稳根,却意外地在梁稳根的办公桌上看见一本有关生产管理的书,书已经被翻烂了。同样对生产管理非常有兴趣的向文波与梁稳根有相同志向,两人惺惺相惜。
    第二年,向文波如愿考上了大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三年后再次回到涟源市,先到经委,后来到一家国企阀门厂当厂长。在涟源,他又遇到了梁稳根,此时的梁稳根也离开了过去的企业,在涟源市创办了湖南省涟源市特种焊接材料厂——这就是“三一重工”集团的前身。梁稳根向向文波发出了邀请。于是,1991年向文波辞职来到了梁稳根身边。
    1993年,“三一”决定把混凝土机械作为企业的大产品,同时也把企业从涟源搬迁到了省会长沙,因为“大产品就得找到大市场”。创业的日子很艰苦。向文波同工人一样,每天坐着拖拉机来到工地,穿着长筒雨靴到处跑来跑去,经常住在工棚里。但向文波却丝毫没有苦的感觉。他后来对媒体的记者回忆说:“别人都会觉得创业是很苦的,但是,我倒是觉得挺过瘾的。当时办一个好企业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是我们的理想,也是希望,而且,我们对这个理想非常自信,所以,没有什么担心,也不觉得辛苦,反而有一种豪迈感。”
    正是这个混凝土机械项目成就了“三一重工”集团在工程机械行业民企老大的地位。“三一”集团是全国第一家进入重工制造领域的民营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主导产品混凝土输送泵占据国内市场的一半份额,产品全面取代进口,并出口至东欧、中东、南亚、非洲。2005年4月30日,在证监会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通知出台后,“三一”集团第一时间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三一重工”的试点方案。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流通股股东93.44%的高赞成票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被载人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史册。作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梁稳根也在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担任主任评委的“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顺利当选当年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风光一时。
    担任“三一”集团的总裁向文波个性张扬。和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一起在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MBA的时候,向文波就和老师吴敬琏有过多次争执,因为他不同意吴敬琏对于农村问题的一些观点。出身农村的向文波认为很多经济学家高高在上,其实并不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后来,他还据此写了一篇论文,吴敬琏给了他92分的高分。
    在“三一重工”的股改方案出台后不久,向文波对媒体引用了梁稳根的一个比喻,把大股东比作大猪,小股东比作小猪,这后来被某媒体简化为“大猪拱食,小猪别闹”,不久传遍证券行业,成为著名的“猪论”。这个有失雅驯的比喻,加上后来投资者对于首个方案的过分关注,网上骂声四起。这件事最后以向文波出面向投资者道歉而结束。他的道歉也很别致:“我代表大猪向大家道歉”。现场的人不禁莞尔。
    向文波初次领略了网络的威力。这或许也是他开设博客的一个原因。不管怎样,向文波的博客开张了。只是他的博客是以教育开头的。从第一篇《中国教育“那是相当的有问题”!》开始,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向文波就洋洋洒洒写了十四篇抨击中国教育现状的文章,平均每三天就写一篇,有时甚至一天两篇。他总结成了《中国式教育十不赦》:虐待生命、教育腐败、教育歧视、竞技教育、教育浪费、理念腐朽、畸形体制、忘本轻祖、学风日下、三不知。文笔泼辣,毫不隐讳。
    也许是中国教育被骂得太多、太久的缘故,向文波博客文章的读者并不太多,至于那些评论者,有的说他说的很有道理,也有的认为他所发议论都属外行的皮毛之论,不足为奇。当然,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向文波似乎也无意依靠博客走红,所以,他依然兴致勃勃地随意地写着自己的博客。从《爱超女就是爱自己》,到《窦唯事件与“猪论”风波》,再到股改这样的热门话题,向文波和网上数以万计的普通博客作者一样,把博客当作自己自由表达思想、伤世感怀、针砭时弊的讲台。“台”下有人赞扬、有人反对、有人理性地探讨,也有人情绪化地发泄,当然还有人不断地进行广告骚扰。向文波不删不减,一律保留。
    进入6月,向文波的博客突然像天气一样急剧升温,点击率迅速突破10万、20万、30万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财经第一博客,并最终为向文波赢得了“2006年度财经博客大奖”。
    秘密在于向文波在博客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第一篇文章就是《战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是国家主权》。向文波开篇即说出“一个基本的道理”:中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更不可能靠别人来帮我们实现强国梦,中国的强国梦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他认为,“战略产业更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支撑,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工具,是国家国际政治地位的基础”,但是,我国“战略产业的管理现状令人忧”。他说:“我在这里提出‘战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是国家主权’的概念,目的是想唤起大家的产业保护意识,因为:卖什么都可以,但‘卖国’不行!”如此决绝的话,很容易激起大众的情绪。
    ……
展开
目录
引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一章   一篇博客文章引燃经济民族主义
一、向文波:卖什么都可以,但“卖国”不行
二、收购的三国演义
三、听证会——签约——否决
四、争论在升级
第二章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来的客人
  二、学者们的追问: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
三、批判的声浪
四、聚讼“张勤德现象”
第三章 中国需要文艺复兴吗?
一、总理与文艺家谈心
二、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三、激情与空想: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吗
第四章 在苏联的镜子里观照中国
一、一部仅供县级以上干部观看的“党内参考片”
二、是谁搞垮了苏联
第五章  “大国崛起”搅动中国思想界
一、一部电视纪录片的前世今生
二、《大国崛起》:千奇百怪的解读
三、《大国崛起》折射当代中国的思想谱系
第六章   民企“原罪”与两极分化
一、民企“原罪”风波起
二、胡德平:清算“第一桶金”就是否定改革成绩
三、民企原罪:有,还是没有
四、刘吉:中国根本不存在两极分化
第七章  两种改革观的较量
一、暗潮汹涌
二、两种改革观的较量
三、温总理的回答
第八章   民主是个好东西
一、“民主是个好东西”
二、俞可平其人
三、民主是个好东西吗
第九章 交锋物权法(上)
一、忙碌的巩献田教授
二、物权法:“两会”前的较量
三、《物权法》:2799票︰52票的背后
第十章  交锋物权法(下)
一、物权法遭遇“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二、江平:我们究竟要民本主义,还是要民粹主义
三、“史上最牛钉子户”终于被拆了
第十一章  “汉奸言论”是与非
一、喻权域:建议人大制定《惩治汉奸言论法》
二、到底谁是“汉奸言论”
三、袁伟时: 惩治汉奸言论是一个笑料而已
第十二章 从大飞机上马到《读书》换帅
一、当大飞机遭遇民族主义
二、中国大飞机项目终于上马了
三、一本杂志主编换人引发的风波
四、汪晖其人和新左派的来龙去脉
第十三章 《炎黄春秋》推开了一扇门
一、谢韬文章横空出世
二、《炎黄春秋》推开了一扇门
三、批判潮声动地来
四、党报党刊的回应
五、第二届社会主义论坛
六、从中国到瑞典
第十四章  变化真的开始了吗
一、政治体制改革讨论的热潮
二、党外人士“入阁”:一个积极的信号
三、万钢、陈竺之后还会有谁
第十五章   民主争论第三波
一、中国的民主模式已经确立?
二.一个政治学者眼中的“中国式民主”
三.二王之争
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
一、是喜庆气象,还是错误思潮
二、针锋相对
三.中共十七大的回应
尾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