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变形计:湖南卫视新影响力作品 震撼心灵的新亲子教育实验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748966
  • 作      者:
    中国湖南卫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著
  •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后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节目,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变形计》的节目设置具有一个成功电视节目的两大要素:真实与悬念。
  《网变》
  故事的主人公是长沙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山区朵卜村少年高占喜。魏程去朵卜村给高占喜的盲人爸爸当儿子,吃粗面馍馍,下地干农活;高占喜则来到长沙,在魏程家体验魏程久已厌倦的富足生活。
  这是一个让两个懵懂少年都受到心灵煎熬的7天,也是让观众感动而有所感触的一组“行进中中国”的社会影像。这种“变形”和错位展现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个有争议的娱乐节目创意,倒不如说是我们这个社会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截面。正因为如此,超越节目本身的“残酷”,在变形与错位中去更真实地触摸到城乡差距的鸿沟,在残忍和震撼中唤起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痛感意义。
  《成长之痛》
  故事的主人公是城市“问题少年”胡耿和陕北农村少年石宏强,这两个孩子不仅家庭环境迥异,个性也大不相同,一个聪明但是反叛,另一个成熟而且稳重
  变形7天中,长沙少年胡耿来到石宏强只有爷爷一个成年人在家的陕北农村,帮他担负起照顾耳聋爷爷和年幼爷妹的任务,但是生活习惯懒散、富足的他在第一天就把这个家庭一周的生活费(30元钱)全部花光,不得不跟着石宏强的姑姑到镇上希望卖枣来换回一些粮食;石宏强在长沙胡耿的家庭虽衣食无忧,却心系陕北老家的爷爷,省出每天的午饭钱和到工地打工想给爷爷买回一盒胃药。
  较之《网变》,《成长之痛》虽互换方式有些类似,带给观众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动和震撼。
  《不舍的村学》
  本期主人公是北京重点小学老师苏磊和湖南湘西民办教师吴艺伟,通过两者互换,双方既获得了各自的心灵收获,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了更深刻认识,彼此教育理念得到升华,并促使社会关注城乡教育资源的失衡。
  互换7天中,吴老师从一开始受到大家欢迎,但很快体会到强烈的不适应——包括各个方面的,可以说在这个新环境中,他体会到了巨大的落差感,甚至不能理直气壮地去管理这些调皮孩子,同时也对他们的教育有自己的看法,造成心理上激烈的冲突和变化。苏老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她虽然从小娇生惯养,但个性善良,在山村这个闭塞落后的环境中,虽然不适应,但是时刻保持了自己的矜持,努力在做好,另一方面,她作为一种强势文明的代表,她在山村环境中还是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和游刃有余,特别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的确也体现出一个京城重点小学的老师的素质,这和吴老师的手足无措对比鲜明。
  《孤岛》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离异家庭的两个小孩:陈诚和肖依。陈诚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对父母离异冷漠甚至麻木,自己也索性游离在家庭之外,因为个性叛逆,经常有非常之举,被父亲认为是问题少年;肖依在一个大家庭里温暖生长,心里还憧憬着父母的复婚。
  他们两个一男一女,一高一矮,一个调皮捣蛋、谈到学习就头疼,一个活泼好动、学习拔尖;一个梦想篮球,一个梦想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希望通过互换,重新感受家庭温暖和关怀,并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洞穴之光》
  把几位令家长头疼的城市孩子,带到贵州一个环境艰苦的洞穴村落去,并让城市里的“头疼孩子”跟洞穴村落中逆水行舟、奋发向上的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学习。
  以孩子来影响孩子,这种体验式教育,让这些城市孩子在艰苦的环境和勤奋的乡下孩子的感染下,逐渐懂得珍惜和努力。

展开
内容介绍

  《变形计》图书选题资源来源于湖南卫视《变形计》栏目,电视《变形计》节目的热播,引发了中国千百万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我社选取其中5期有关中国青少年成长教育的节目,编辑成《变形计》图书。
  读者对象:城市家长和孩子。
  电视《变形计》的热播——2006年9月、2007年3月湖南卫视连续播出《变形计》第一季和第二季,目前2007年6月-7月正在播出第三季。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的个案分析与点评
  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序
  随书赠送2张《变形计》节目DVD完整版(“网变”、“成长之痛”)
  读者回函互动——读者将有机会参与由心理专家全程陪同的“变形训练营”和与贫困生“手牵手”的助学活动
  《变形计》共分为5个故事,每个故事又由3块组成:①纪实文本,真实地还原电视情节并用生动鲜活的文字、详略有致的叙述给读者以心灵的冲击和情感的共鸣②由心理专家张怡筠做心理轨迹分析,按照心理学原理对变形的主角,通过已知的行为轨迹揭示未知的心理变化。同时针对每个故事,由点及面讲透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整本书共5篇“教子有方”,涉及青少年情商教育的方方面面,如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网瘾?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等等。③编导手记,加入电视元素,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展开
精彩书摘
  湖南长沙每到夏天,长沙几乎就是一个超级微波炉,而太阳,就是那个神奇的开关。
  只要太阳一露脸,长沙街头那股暑气,大抵可以烤熟半个馒头。若是曙光微曦,太阳尚未来得及施展淫威时,却有习习凉风,穿大街,过小巷,顺便裹着臭豆腐的迷人气息,此时的星城长沙,便有十二分可爱了。
  15岁的长沙少年魏程出现了。
  魏程刚从网吧出来,准备回家养精蓄锐。臭豆腐的迷人气息,仍诱惑不了魏程的辘辘饥肠。
  从网吧到家里,或者,从家里到网吧,魏程总是行色匆匆,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驻足停留,哪怕只是片刻,哪怕是香死人不偿命的臭豆腐。
  不在网上,就在床上;不在床上,就在网上。
  在网上的时间,很多;在床上的时间,很少。
  在床上,魏程一律沾枕头就睡;在网上,魏程能将每一款新游戏玩到极致。这就是魏程的“可爱”之处。一年前,魏程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一,做过升旗手,成绩排名前二十位。
  某个早晨,到了上学时间,魏程却突然向家人宣布,他不想再去学校。魏程拒绝陈述理由。
  没办法,父母另外为他联系了一所学校。
  不久,又换了一所。
  魏程还是不肯好好上学。最后,好学生魏程辍学泡网,在游戏中,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奇怪的是,爸妈每天只给魏程20元零花钱,可魏程在网吧坐的是包厢,喝的是可乐,抽的是白沙,偶尔还要替老同学买买单,难道他能让钱生钱?同学如是说:“魏程玩游戏很好强的,每玩一个网络游戏,他都要做到最好,每一次做到最好的时候,他又觉得没意思,就换网络游戏玩。”
  真正的游戏高手,强虏越是灰飞烟灭,“米米”越是盆满钵满。再不济,卖点游戏装备,也可潇洒“玩”一回。
  终日泡网的魏程,早懂得赚钱。
  除了能赚钱,魏程还有许多“优点”。比如,他很节约粮食,时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比如,他的梦想越来越实际:小时候,他想做科学家,现在,他想做网吧老板,甚至连月工资只有800元的保安,魏程也愿意做。
  再比如,魏程关心网络上的陌生人,超过关心自己身边的熟人。
  有一天,魏爸回到家,被家中一地的碎玻璃吓了一跳。不得了啊,那碎玻璃上还沾满了血。可屋里三个小孩倒是若无其事。正玩电脑的两个,是魏程的同学。正煲电话粥的那个,就不用再介绍了。
  “到底出什么事了,这是?”魏爸大声问,不大声不行,他们听不见。
  “刚才另一个同学来玩时,不小心把玻璃撞碎了。”一个同学说。“是的,我们听到哗啦啦响几下,一看,玻璃全碎了,还好多血。”另一个同学补充说明。
  “那个受伤的同学呢?”“已经去医院了。”说完这句,同学接着玩他的电脑。而魏程,和网友在电话里聊得正起劲。
  魏爸气得不行,冲过去质问魏程:“出这么大的事,你还躺在那里打电话!”魏程理都不理,只斜了魏爸一眼,很是不屑。那天晚上,魏程露宿江畔。魏爸说再也不要他进家门。70多岁的外婆找了魏程一夜,回去就病倒了。
  4天之后,魏程才回家。
  魏程回家的当天,魏爸就背上行囊去了新疆。魏爸酷爱户外活动,就算儿子不听话,他也不会因此影响自己的行程或安排。魏爸的生活理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心,开心,再开心。
  人说婚姻只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忍受的,另一种,当然是不可以忍受的。子女却只有一种,无论如何都只能忍受的那种。魏爸被魏程气得半死之后,总算想通了。他觉得儿子这种生活方式不正常,但只要儿子开心,他也就无所谓,毕竟他家经济宽裕,就算儿子一辈子不工作,他也可以承受,决不会饿死儿子的。
  魏妈是一家印刷厂的老板,事业上越做越大,买了宝马车,住的也是顶层超豪华复式住宅。魏妈在生意场上可以呼风唤雨,在儿子魏程面前,却是束手无策。
  魏程不大爱说话。你就算把他耳朵骂出血来,自己被口水呛死,他还是那副爱理不理的模样。
  有一回,为了让魏程开心,爸妈决定带他去海南玩玩,谁知魏程不领情,求了他半天,他无动于衷。最后,魏爸使出“杀手锏”,答应给魏程一大笔零花钱作为“出场费”,魏程才勉强出门。
  这样一个魏程,想要拉他“入伙”“变形计”,他会愿意吗?青海省民和县朵卜村天空蓝过大海,一座破旧的堂屋前,14岁的高占喜,正大口大口啃着馍馍。
  高爸双目失明,高哥在外打工,高弟还小,高占喜和妈妈,就成了这个家的两根柱子。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高占喜不是很明白。比如赵本山,比如刘德华,高占喜都喜欢。但你若问他俩谁的鼻子更高些,高占喜压根就分不清楚。
  高占喜追星追得糊涂,啃馍馍也啃得糊涂。好像每顿都要吃那么几个吧,可一眨眼,肚子又叽里咕噜开始提意见,弄得高占喜自己都弄不清到底吃了馍没。高占喜吃的是自家做的黑馍馍,没有菜,没有汤,万一噎着了,喝口水就算完事。村里有许多人日子过得比高占喜滋润,他们不用每餐拿黑馍来糊弄自己的肚子,即使要吃那么一次馍,那也是有咸菜可以拌着吃的。
  而高占喜,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一次猪肉。许多好吃的东西,高占喜只在书上见过,比如海鲜。高占喜每月可以支配一元钱,是高爸给的,规定只能买文具。其实根本不用高爸规定,就这么一元钱,高占喜宝贝着呢。高占喜在某些事情上有点糊涂,但在学习上,他决不糊涂。他在镇上中学读初中,成绩几乎没下过前十名。高占喜最喜欢看《安徒生童话》。高占喜认为自己现在就是一只丑小鸭。高占喜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变成一只白天鹅,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一只可以展翅翱翔的白天鹅。安徒生再伟大,再会玩魔术,也只能在书上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
展开
目录
网变
孤岛
不舍的村学
洞穴之光
成长之痛
尾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