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59816
  • 作      者:
    石凤珍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构架

第一章 文艺“民族形式”:民族主义的文化诉求与民族国家的文化建构
第一节 背景:民族主义政治转变影响下的文化上的民族主义诉求
一、政治上的民族主义策略转变
二、文化上的民族主义诉求
第二节 文艺“民族形式”运动的发起及任务
一、在新形势下新的文艺运动的酝酿、发起及任务
二、从“旧形式”到“民族形式”
三、“旧形式”与“民族形式”的符号意义
第三节 “民族形式”命题的理论来源与理解
一、斯大林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形式”理论
二、毛泽东对“民族形式”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与构建

第二章 论争焦点之一:对“五四”新文学的评价
第一节 对“五四”新文学评价的情况考察分析
一、运动发起者对“五四”新文艺的评价
二、“五四”新文学是否是“民族形式”
三、“洋八股必须废止”与民族性
第二节 “欧化”与语言民族主义
第三节 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紧张与意识形态转变的需求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悖论冲突
二、文学所属意识形态转变的需求

第三章 论争焦点之二:“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论争
第一节 “民间形式中心源泉论”的论争概况
一、“民间形式中心源泉论”与“新的国粹主义”
二、“旧命题”、“新命题”与“五四”新文学的阐释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中心源泉论”与胡风的“五四传统一现实主义”阐释框架
第三节 向林冰“民间形式中心源泉论”的内在理路及思考
一、大众形式=民间形式=民族形式的等式构建
二、大众—知识分子关系地位的“重新配置论”
三、评价与反思

第四章 文艺“民族形式”运动:中国文学现代化道路的转折点
第一节 从个人主义文艺到集体主义文艺的转变
一、从“左翼”文艺大众化讨论到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
二、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历史突破
三、文艺“民族形式”运动的历史转折点意义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阶层分化与地位转变
一、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有机知识分子”理论
二、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三、知识分子阶层分化、地位转变与思想改造
第三节 创立中国文化与文学现代性的新模式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五四”新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造
二、延安文艺的现代化及文艺“民族形式运动的历史作用”
结语
相关历史资料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当代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文艺民族形式论争研究栩对薄弱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对它赖以产生的政治、文化根源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或者说对其与民族主义政治策略、民族国家文化建构之问的关系认识不足。
    民族形式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文化、民问形式的内在关系,使文艺民族形式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