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孟二冬文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206340
  • 作      者:
    孟二冬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孟二冬文存(全2册)》上卷选录著者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下卷收录著者部分有代表性的遗著。
    全书反映了著者在中国诗学、古代文学史和文学文献学三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书中内容既有对陶渊明、李杜、苏黄等经典作家艺术和文论的把握,又有对《文心雕龙》、《中兴间气集》等文献和“文气论”、诗歌“发生论”等基本诗学命题的精彩分析,特别是对中唐诗歌的突破性研究,更体现了著者把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其中对大历诗坛、韩孟诗派、中唐诗人的审美心态和意境创造,皎然“复古通变论”,齐梁诗风在中唐时期的复兴等问题的探讨,曾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此外,书中选录的《补正》、《唐代进士试年表》等文章是著者对唐代科举史料的整理和对应试诗的初步研究,体现了他在文学文献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成绩。
    《孟二冬文存(全2册)》所收文章,不仅结论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研究方法也有可供学界参考借鉴之处。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中国诗学研究
    读《文心雕龙》随笔(一则)
    《文心雕龙·附会篇》有“如胶之粘木,豆之合黄”二语。前人仅对“胶之粘木”作了解释,但对“豆之合黄”却不知其所指,即使有解释也是很牵强的,就是在今天看来,“豆之合黄”也确实难以理解。
    《御览》中将“豆之合黄”作“石之合玉”是有其道理的。但有人认为这“都不可通”。(见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第163页)刘勰在此节中,是要说明只有妙解文章条理的人才能声调、色彩与文情紧密结合。因而,在这里就打了两个比喻:“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以说明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紧密结合,而这两个比喻也正是互见文义的。《校勘记》谓“石之合玉,谓玉石之声,其调和合也”。这样解释诚然义通,但就字面而言,与上文的“胶之粘木”相联缀则甚不恰当。若顺其上文“如胶粘住木头那样紧密”,而下文就应是“像石包含玉那样相连”。这样说是否有根据呢?众所周知“璞”字之意:玉在石中者日璞。《孟子·梁惠王》即有“今有璞玉于此”。最著名的要数“和氏璧”:《韩非子?和氏》谓“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都说明玉与石从来都是互相生存、联系十分密切的,人们也常常拿来相提并论。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此为喻,也并非绝无仅有的。我们再看紧接《附会篇》之后的《总术篇》所言:“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这岂不是对“石之合玉”最恰当的解释吗?
    所以,笔者认为依《御览》将“豆之合黄”作“石之合玉”是较贴切的。同时,也以此略述,求教于诸位治《文心雕龙》者。
    谋篇的技巧
    ——略说刘勰的“附会之术”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为“附会”下的定义。《纪评》释日:“附会者,首尾一贯,使通篇相附而合于一,即后来所谓章法也。”黄侃《札记》也说:“附会者,总命意修辞为一贯,而兼草创讨论修饰润色之功绩也。”今言之,所谓“附会”,就是内容的情意同文章的章句紧密配合,使文章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严密而协调的整体,亦即所谓谋篇。
    刘勰曾在其他篇章中具体地论述了文学创作的手法问题,特别是在《熔裁》和《章句》篇中,也同样有“首尾圆合,条贯统序”,“章总一义”,“内义脉注”的阐述。但前几篇侧于局部,而本篇则重在“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作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有鲜明的主旨和一贯的气势。但是,其篇章结构的各个部分,以至每个最小的细节,在表面上往往会出现彼此不同、千差万别的现象,这是由外界物质条件所决定的,因为文学应是现实的反映。但是,这些不同的部分和细节,在彼此之间又都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都应该渗透着共同的目的性,为表达
    同一内容的主旨而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刘勰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说:“夫文变无方,意见浮杂,约则义孤,博则辞叛,率故多尤,需为事贼。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意思是说,作品的变化甚多,作家的’意念也极复杂;言简则意义单孤,辞繁则容易杂乱;下笔草率,必多毛病;优柔寡断,反会害义。加之作家的才华不同、思路各异等等,这就难免要出现杂乱无章、不着边际的文章。特别是在刘勰那个时代,“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李锷《上高祖革文华》)的形式主义文风很盛行,因而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所以刘勰指出:“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面对这一现实的问题,刘勰仍持“贯一为拯乱之药”的原则,认为只有妙解文章条理的人,才能使声调、色彩和事情紧密结合。所以刘勰在这里,就提出了谋篇时具体的“附会之术”。
展开
目录
上卷
一  中国诗学研究
读《文心雕龙》随笔(一则)
谋篇的技巧——略说刘勰的“附会之术”
《文心雕龙》之“神理”辨——与马宏山同志商榷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气论
别裁伪体转益多师——论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宗旨兼谈杜甫对文化遗产的继承
试论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试论宋代理学家的诗学理论
王若虚对金代诗学的贡献
试论苏轼的美学追求
皎然“复古通变”论
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
中国古代的诗歌发生论
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二、陶渊明研究
“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篇)——论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
“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下篇)——论陶渊明“无弦琴”的内涵在唐代之后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

三  唐诗研究
“盛唐边塞诗派”质疑
论韩孟诗派构成的个人因素
韩孟诗派的创新意识及其与中唐文化趋向的关系
“正字十二兄”考——读李贺诗札记
论中唐时期文化特质的转移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
论齐梁诗风在中唐时期的复兴
论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从气骨顿衰到高情远韵——论大历诗歌之新变
李白
诗思与佛性玄心的融合——论中唐诗歌与宗教文化
论张籍的归属及相关问题

四  《登科记考》研究
《登科记考》补正
《登科记考》新补正
《〈登科记考〉补正》赘语

下卷
唐代进士试年表
卷一  初、盛唐时期
卷二  中唐前期
卷三  中唐中期
卷四  中唐后期
卷五  晚唐五代时期

附录一  无年代可考之诗
附录二  未确证据为应试诗
论唐代应试诗的命题倾向之一——以李善注本《文选》为重心
论唐代应试诗的命题倾向之二——以咏物、写景和宫廷、颂德为重心
南唐登科考——附考:吴、蜀、南汉、吴越、北汉、契丹

永远的怀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