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考力:潮爆东京大学的思维公开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50067
  • 作      者:
    (日)上田正仁[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东京大学物理学人气教授、深受日本大学生欢迎的思维公开课主讲人的思考力训练法!
  内附思考力养成完全图解,有趣又好用,带你体验创意的魔法训练营!
  get以下技能,成为思考力达人:
  √在日常中打捞问题的种子,随时随地,有意识地运动大脑
  √有要领地记笔记,将含混不清的疑问具体化,让随身笔记成为创意培育园
  √彻底有效地吸收信息,果断丢弃多余信息,走出信息山洞,接近问题核心
  √放弃时下的流行话题,跳脱对他人成果的模仿,形成自己的思考经验与方法
  √让好奇心引领思维,思考会在车里、浴室里、梦里发生
  √对问题进行归类分解,当思考进入死胡同,勇敢地重返原点
  √丢掉知识,收获智慧,锻炼长跑型思考体质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上田正仁,可谓日本学界颠覆性的怪才。他是东京大学人气教授,在物理学上有极深的科学造诣,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圣贤之作,常常从文史思考中汲取研究灵感;他打通学科的界限,将严肃的理论物理研究融入天马行空的思考力训练,总结出了一套人气爆棚、有趣好用的思维训练法,成为深受日本大学生欢迎的思维公开课主讲人,也因此成为日本的现象级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思考力:潮爆东京大学的思维公开课》是一本详细说明如何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具有实操性的书。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讲何为“思考能力”,第二部分讲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讲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升华到精神曾米昂,培养“决不放弃”的精神,最后一部分谈到了创新,思考即创造。

展开
精彩书评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丧失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本书能帮我们补回来一点儿。
  ——《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

  ★思考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锤炼得来,对于作者的这一观点,我深表赞同——任何思考和创新,都基于现实环境,都有方法可循。
  ——《创业家》总编牛文文

  ★人人都想拥有犀锐的思考能力,好好阅读这本书,它会帮你提升发现珍宝的好运气。
  ——销书《热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

  ★作为物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思考是作者每日的工作与功课,他本人就获益于常年培养出的良好的思考习惯,积累了丰富的思考方法和案例,这使得他的思考力培养法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能够授人以渔。
  ——《知日》主编苏静
展开
精彩书摘
  讲前热身——什么是思考力
  思考力≠聪明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思考力?
  一般来说,对于学校里表现突出以及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我们都会称赞他们聪明。不可否认,这种实现力确实是聪明的一个侧面,然而,它只不过是当今社会实际要求我们具备的能力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我们再来谈思考力。思考力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解决迄今为止无人能解的难题,研发出市面上从未出现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商品,灵活果断地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统统属于思考力的范畴。思考力是发明创造不可或缺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不能通过普通意义上的考试来衡量,它属于人类的另外一种能力。
  本书中探讨的思考力,指的就是这种能力。
  被称作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It’snotthatI’msosmart,it’sjustthatIstaywithinproblemslonger.”(并非我头脑聪明,只不过是我在问题的研究上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Ihavenospecialtalent.Iamonlypassionatelycurious.”(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拥有旺盛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并没有把自己划在聪明人的行列之中。你不觉得不可思议吗?然而,这并非是他的自谦之说,而是他在完全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得到的深刻体悟。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并非我们眼中无所不能的优秀人才。他在考试落榜之后,并没有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甚至在教授眼中毫无才能的他连留在大学里做助教的机会都没捞到。在找工作上,爱因斯坦也遇到过诸多不顺,他曾经以做家庭教师等各类兼职谋生,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谋得了一个在专利局工作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人都会丧失成为大学教授的斗志,然而,爱因斯坦并没有忘记他的初衷,他选择锲而不舍地将钻研进行到底。
  爱因斯坦被世人所知的时候,并非其在高等学府求学之时,而恰好是他在专利局工作的时候。1905年,他一股脑儿发表了5篇论文。这些论文中提到的光量子假说、布朗运动理论以及狭义相对论等,无一不是具备诺贝尔奖分量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大发现。时至今日,1905年仍然被称作世界物理学史上的爱因斯坦奇迹年。在做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时,爱因斯坦甚至还未考取物理学博士。
  考试失利,大学留校未果,为就业辛苦奔波,甚至在教授眼中“毫无才能”,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的?
  在他的反面,还有这样一些事例。
  在校成绩优异,在应试的大潮中,从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一路拼杀过来的精英们终于跨进了名牌高校的大门。然而这些精英一旦离开大学踏入社会,便很快沦落成社会浪潮中平庸的一员。那些学生时代的佼佼者常常终其一生无任何重要的研究成果。虽然听起来让人感到遗憾,但此类例子却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学生时代成绩平平,也没什么突出特长的学生,有的能在社会上呼风唤雨,有的则能拿出让人欣羡的研究成果。
  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来自哪里?它的关键在于思考力,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
  爱因斯坦在学业上并非成绩拔尖,也并不受瞩目。然而,他却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力。并且,在大多数人都会退缩不前的困难面前,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逆流而上。
  学业成绩和思考力,这两者看起来是相关的,却完全是两回事。而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永不言弃的精神至关重要。
  无法被外界窥到的思考进度
  发明和创造均产生于思考过程。伟大的发明创造需要人们针对一个课题进行长期、深刻、持续的思考。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做到长期、深刻、持续的思考呢?
  ……
展开
目录
致中国读者IX
前言XI
讲前热身——什么是思考力
思考力≠聪明/003
无法被外界窥到的思考进度/007
在考试中高下立现的实现力/010
实现力在社会上施展的空间很小/016
闯荡社会必备——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018
构成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三要素/020
认真思考,唤醒潜在的问题意识/024
第一讲——掌握发现问题的能力
首先,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031
在不经意的思考中发现问题的种子/040
现在就开始思考/043
明确到底哪里不明白/04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