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面中国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16921
  • 作      者:
    (英)麦高温著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一位在中国长期居住并深谙中国文化的西方人,麦高温以独有的视角打量着这块神秘的土地,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记录下他的观感和惊奇……
  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他们曾经历过怎样的动荡与变化?
  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以及陈规陋习?
  城市和村庄的生活状况到底如何?
展开
作者简介
  麦高温,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60年来华,先后在上海、厦门传教。他精通汉学,著有《中华帝国史》《厦门方言英汉字典》《华南写实》《华南生活见闻》等书。本书1909年首版于上海,是作者关于中国民风文化研究的代表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多面中国人》所展示的中国人的生活画面出自于作者个人的亲身经历。作者在中国生活了50年,与每个阶层的人都有过很深的交往,他越是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内部,越是被他们深深吸引。他深深感觉到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民族,在充满欢乐的时刻,在笼罩着悲哀的时刻,以及在激发起正义感的时刻,这个可爱的民族都证明了自己真正拥有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品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家长制统治着中国中国家庭的伦理模式就是政府的统治模式。这种伦理观念早在孔子时就存在了,还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和发展。孔子宣称,让家庭秩序井然的方法正是治理国家的最好方法。帝国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家庭的伦理模式就是政府的统治模式。这种伦理观念早在孔子时就存在了,还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和发展。孔子宣称让家庭秩序井然的方法正是治理国家的最好方法。我们对比一下中国家庭和英国家庭,就能明白这一点。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远比英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得多。英国的孩子在成年之前受到父母的管制,但是一旦成年之后就独立于家庭,之后结婚,组织起自己的家庭。然而在中国,只有女孩能脱离家庭,她们嫁人后就不再归父母管理了。而男孩永远都无法离开古老的祖宅,永远都无法摆脱父母的约束。即使他们老到两鬓斑白,还是要像小孩子一样严格地服从父母的命令。即使他们结婚成家,也还是要在老宅子里生活下去。他们连想也不敢想,长辈的权威会有丝毫降低的可能。把家庭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血缘亲情的因素之外,还有一股神秘的看不见的极为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责任”。英国人也许永远也无法像中国人一样真正了解这个词的含义。这股力量渗透到中国家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整个社会,它像一只神奇的魔棒,指挥着帝国每个官员的行为,甚至左右着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当邪恶的思想产生、邪恶的手伸出时,只有它能阻止邪恶的力量。家庭是这种纯粹的东方观念的起点,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个性和自由来服从家庭或者家族。这种观念从作用于每个家庭开始,进而扩展开去,成为整个社会都必须执行的准则。家里的每个人对家里的其他人都负有责任。父亲是一家之长,一家大小任何人犯的过失都由他承担责任;反之如果父母犯了错,儿子就要承担罪责。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可怕、悲惨的事情。一些高官犯了重罪,不仅他本人要遭受最野蛮残酷的死刑,甚至连他的所有亲属都会受到株连。男女老幼无一例外,全家满门都会遭受残忍的屠杀。这种连带责任的制度不仅存在于家庭事务中,更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句话也许的确不假:帝国中没有一个人能以任何方式脱离这种连带责任制度。帝国就像一架高度精密复杂的机器一样,由无数的齿轮组成,看似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运行着,然而这无数的齿轮实为极精确地咬合在一起,一旦失去了这种环环相扣的联系,整个机器就会瘫痪失灵。中国的社会体系从远古时代起就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运行着。所有的人无论级别高低,都是帝国这架巨大机器上一个齿轮。基于连带责任这种制度,中国的各行各业中产生了行会制度。当地同行业的人组织在一起,首领是会首,由他处理紧急事务,保护行会成员。当一个人遇到麻烦时,找他们最管用。例如,你雇了一艘船,当船靠岸时,待工的船夫对你放肆无礼,那么你就把码头的会首找来,说明原委。如果你说得有理,会首就会马上让对你无理的人跪下,你以后就大可放心,即使要在他们身边登岸一千次,他们也不敢再来找你麻烦了。当一个人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并且研究了这个国家的制度后,就会意识到,这种责任制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并非是散漫无序的,恰恰相反,它是有组织有条理的,让每个人都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该采取何种措施才是正确的。这种责任制度被广泛接受,社会据此分化成各种团体。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首领。每个首领在团体成员遇到困难时,都会为他提供庇护,并且不懈地维护其行会的利益。例如:一个镇上的当铺会组织起来,选择一家作为会首,当行会里的任何成员需要打官司或者遇到官吏敲诈时,就由会首负责此事。每个村子、每条主要街道也有自己的首领,甚至是衣衫褴褛的穷叫花子都有自己的头头。首领向成员收保护费,同时他保护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抵抗压迫。这种责任关系现在仍然是社会上的主导思想,尤其在官场上更是如此。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向自己的上一级负责,如此这般一级级向上直达皇帝。有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体系。中国最低级的官员称为地保,他是一个区域的首领。中国每个镇都由几个这样的区域组成。在农村地区也是如此,几个村子被划分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设地保。这种地保既没文化,也没社会地位,更无任何德行可言。不过他的作用却大得很。他不仅认识所辖区域里的每个人,知道他们的职业,还知道每个人白天晚上都在干什么以及他们脑子里有什么计划、私下里有什么收入来源。地保还拥有大量随心所欲的权利,他可以把任何名声有问题或者财产来源不明的人赶出自己的辖区。他不需要经过任何司法程序就可以立刻让人滚蛋,这些人通常是那些可能会给辖区带来麻烦的人或者不愿向他行贿的人。此外,他的任务还包括把辖区内大大小小的事向上级报告。其中包括任何他认为可能重要的事、他所知道的所有与之相关的事、一大堆他可能不知道的事,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他随时都可能被打得皮开肉绽,因为辖区内发生的事情他是不可能不知道的。所以做地保的人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机敏的头脑以及厚颜无耻的品格。当然,每个辖区都有恶劣的人,有抽鸦片散尽万贯家财的,有职业扒手夜深人静开始作案的,还有狂热的永远也无法拥有他们渴求的财富的赌徒,以及矗立在通衢大道上黑暗角落里的民谣歌者向卑劣的、似乎是刚从阴沟里爬出来的人唱着艳俗的歌曲。这些人地保都认识,如果他们不想找麻烦,或者不想被报告给官府,就要给地保好处,并且不要出现在街坊四邻眼前。其实地保的道德水平跟这些被他管理的人差不多,即使高点儿也是有限。所以结果就是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不是出格到引起众怒的程度,他都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由于需要对辖区内民众的行为负责,他随时有可能被上级叫去接受严厉的体罚。被罚的原因有些他心知肚明,也有些他根本摸不着头脑,因为他毕竟并非全知全能。这种完美的责任理论占据着中国人的头脑,使得他们根本不理会任何借口和解释。有些情况是任何人都无法预见或者阻止的。我来举个例子说明我的观点。有两个人在镇上找了个偏僻隐秘的所在进行赌博。后来发生了争执,两人大打出手,其中一个人被打死了。当时是凌晨两点,整个城市都处在睡梦中,地保也在家里睡大觉,他当然不晓得发生了悲剧。后来他向上级报告说,他对这件事一无所知,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一阵冷笑。上级说:“你应该知道。”地保毕恭毕敬地回答:“但是我如何得知呢?”“无论你怎么得知,”上级回答,“那是你的事。这个地区归你管辖,照看这里是你的责任。”不由他再争辩,地保就被摁倒在地,旁边两个强壮的差役马上用竹板像教训村民那样狠狠地打他的屁股,保证他在一周之内躺在床上动不了身子。地保再往上好多级是县令。县官不如现管。对于辖区百姓来说,县令老爷是所有官员中最重要的。许多官员的级别比县令大,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没有县令重要。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政策方针,最后都要通过县令来组织落实。县令的职权非常广,他是县里真正负责的官员,所有关于财产、税收、司法和审判的问题都要由他来解决。人们一般把县令和百姓的关系描述成:“县令是百姓的父母官。”这种统治模式时刻提醒县令要做好当地百姓的父母官,在所有公务中都要做到公正、坚定而严肃,就像一位睿智、慈祥的父亲那样。比如,两个有私人恩怨的村庄在某一天爆发了械斗,双方都有人在械斗中被打死。又比如,一个不肖子误入歧途,输光了所有的家财,还去偷父亲的东西,发生争吵后将父亲打倒在地,最后杀了父亲。再比如,邻县的一伙强盗越境抢劫了一家当铺,杀死了几个奋起保护财产的居民。当人们追究这些不法行为的原因时会说犯罪分子邪恶,但更会指责县令大人的失职。因为正像一句玩笑说的那样:“县令是一家之主。”上级官员们也会认为,这些不法事件是县令治理无方、品行不端的结果。所以根据这种理论推论出的结果是,如果掌权者思想高尚、生活纯洁,百姓就不会产生罪恶的想法,而会去追求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更高层的道德要求。虽然中国人的责任体系存在缺陷,但毫无疑问其中也包含许多优点。比如,英国国内和军队中经常发生问题,却没有人因为承担责任而受到惩罚。中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出了问题,总会有人要承担责任,并由此受到惩罚。以军舰的舰长为例,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对战舰负责。风暴可能非常猖狂,军舰可能会被海浪冲上浅滩,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争辩的借口。皇上将战舰托付给他,他就有责任为圣上保护好财产。舰长在担任指挥一职的时候就要完全明白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并且准备好付出必须的代价。……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二章  家长制统治着中国
第三章  中国人并非弱夫,只是没有组织起来
第四章  十年寒窗,金榜题名
第五章  四书五经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
第六章  中国人尊师重教,却不重视人的成长
第七章  中国人不真正信奉神明,却相当迷信
第八章  中国人信奉风水
第九章  迷信让方士和骗子大行其道
第十章  中国人深信:恶有恶报
第十一章  深山古刹见闻
第十二章  五花八门的严刑峻罚
第十三章  中国人的“私了”和私刑
第十四章  神秘的中医
第十五章  铜板是中国人真正的朋友
第十六章  中国人喜欢看戏,却鄙视戏子
第十七章  在清朝逛街
第十八章  水上中国
第十九章  真爱维系着中国家庭
第二十章  可爱可敬的中国农民
第二十一章  奔波在路上的中国人
第二十二章  乞丐和保护费
第二十三章  “面子”
第二十四章  拐弯抹角、温和坚忍的中国人
第二十五章  中华新帝国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