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康:论希腊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84765
  • 作      者:
    汪子嵩, 王太庆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陈康对希腊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研究具有国际声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陈康:论希腊哲学》是陈康先生关于希腊哲学的论文集,可以说代表了汉语希腊哲学研究的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柏拉图在《巴曼尼得斯篇》中发展了一种新的“相论”,认为事物是由“相”组成的,这点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证明:在第一组推论中得出一个结果,即:对于“一”,既不能有高级认识,它是不可知的;又不能有低级认识,对它不能有感知或意见。而在第二组推论中恰恰相反,对“一”既可以有感觉认识,也可以有理智的知识。高级认识和低级认识的区别,在苏格拉底以前便已经有了,认为可以感觉到的便不能由理智知道,反之亦然。理智认识到的是“存在”,感觉认识到的是“变化”。在第一组推论中说对于“一”,这两种认识都被否定,已经很奇怪;在第二组推论中,这两种认识被同时肯定,“一”既可以被感觉、也可以被理智知道,便更奇怪了。如何解释这一点?如果要解释《巴曼尼得斯篇》,必须顾到这个问题。
    要解释这一点,只有在一个条件下,即:柏拉图在这里已经放弃了这种两分的认识,才能说“一”既可以被理智认知,又可以被感觉认知。事实上柏拉图就是这样看的。他在这里假设的是“一是”,即“一——存在”,从这个简单的“相的集体”发展成为实在事物。所以,“一是”就其组成成分讲是由许多“相”组成;另一方面,从它们的“结合”说,又是具体事物。前者(“相”)是理智的对象,后者(结合成的事物)又是感觉的对象。事物作为“相的集体”,从“相”这面说,它是理智的对象;但从“集体”这面说,它就是感觉的对象。只有在这一情况下,上述问题才能得到解释。
    ……
展开
目录
柏拉图
柏拉图《曼诺篇》中的认识论
柏拉图认识论中的主体与对象
柏拉图《国家篇》中的教育思想
论柏拉图的《巴曼尼得斯篇》
“少年苏格拉底”的“相论”考
柏拉图“相论”中的“同名”问题
柏拉图年龄论研究
柏拉图的有神目的论
柏拉图论如何获得“相”的知识
柏拉图哲学概论(讲课记录)
柏拉图的“辩证法”(讲课记录)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论分离问题》(Das Chorisdmos-Problem bei Aristoteles)一书提要
从发生观点研究亚里士多德本质论中的基本本质问题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本体学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两个说法:□和□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和H卷中的第一本体概念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一个为人忽视了的重要概念
普遍的复合体——一种典型亚里士多德的实在二重化
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K卷第7章1064“29中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哀乃耳假也阿”(Energeia)和“恩泰莱夏也阿”(Entelecheia)两个术语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两个术语Energeia和Entelecheia之异同
亚里士多德哲学术语Energeia的几种不同意义
麦加拉学派所谓的可能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可能
亚里士多德的变化分析和柏拉图的“超越相论”
从柏拉图的“接受者”到亚里士多德的“质料”
希腊时代科学的曙光
希腊哲学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及民主思想之影响
尼古拉哈特曼(Nicolai Hartmanrl)
哲学自身的问题
原理肯定问题
性质团结问题与本质概念
《性质团结问题与本质概念》的疑团及解答
哲学方法
哲学——学习的问题
学与思
判断分析
嫉妒分析
中国文化中关于知和行的两件显著事实的分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