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3871
  • 作      者:
    张晓芒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出现了“名实相怨”、刑罚不清的混乱局面。如何平定天下,重新实现中国社会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始终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实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的需要,决定了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论辩思想、产生论辩艺术的时代。先秦诸子为了政治、军事、外交、伦理等的需要,都在通过自己的谈说论辩来播其声(主张)、扬其道(理想)、释其理(理由),并由此产生了具有传统特色的论辩思想与论辩艺术,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论辩文化。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晓芒<br>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逻辑学、逻辑史、一中国古代论辩文化研究,出版有《逻辑——日常说理的工具》、《正确思维的基本要领》、《诡辩——思维的陷阱》、《逻辑思维训练》、《点燃创造的太阳》、《创新思维方法概论》、《创新思维训练》、《先秦辩学法则史论》、《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古代论辩艺术》、《惠施、公孙龙与三晋名家》等多部著作,合著有《墨子的平民学说》、《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系列丛书》等书,在内地、港台发表学术文章达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先秦时代诸子的论辩思想及方法,对先秦诸子论辩思想的生成、论辩理论的学说基础、论辩方法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层面阐述了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展现了先秦时代论辩文化的思想特点、方法论特点、语言特点,论证了具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色的主导推理类型——“推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实生活的逼迫<br>——需要论辩思想与论辩艺术的时代<br>一、名辩思潮的兴起<br>二、释物扬理的工具<br>第二章  是非无度<br>——邓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千古诡辩第一人<br>二、从反面看<br>三、想得更深更远<br>四、论辩的初步理论<br>第三章  名正言顺<br>——孔子的谈说思想与方法<br>一、言谈有科<br>二、“无所苟而已”的言谈态度<br>三、孔子“正名”思想的求真精神与求善<br>精神<br>四、言语谈说的方法<br>第四章  正言若反<br>——老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不辩”与“大辩”<br>二、“正言若反”的思维形式<br>三、对“正言若反”思维方法的理解与分析<br>第五章  进退有据<br>——儒道情怀的思维方法论意义及现代价值<br>一、对儒家情怀和道家情怀的认识<br>二、儒道情怀的时代精神<br>三、儒道情怀的思维方法论意义<br>四、儒道情怀思维方法论的现代价值<br>第六章  为义首务<br>——墨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尚辩精神<br>二、归纳式的类推论辩方法<br>三、比喻式的类推论辩方法<br>四、运用比喻式类推谕证方法时应注意<br>的问题<br>五、比喻式类推谕证方法的运用原则<br>六、比喻式类推归谬方法及其运用<br>第七章  “不得已”之辩<br>——孟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好辩的思想家<br>二、“知言”与“知类”<br>三、类推的论辩方法<br>四、论辩中应注意的问题<br>第八章  奇辞怪说<br>——惠施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迂阔的“历物十意”<br>二、艰晦的“辩者二十一事”<br>三、“譬”的理论总结和实践<br>第九章  无端无涯<br>——庄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从“齐物”、“齐是非”走向“辩无胜”<br>二、怪诞的论辩高手<br>第十章  潜移默化<br>——庄子的寓言说理及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br>一、无拘无束的寓言说理<br>二、庄子寓言说理的艺术特色<br>三、庄子寓言说理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br>第十一章  唯乎彼此<br>——公孙龙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名于诡辩、死于诡辩的雄辩家<br>二、“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论<br>三、白马非马<br>第十二章  是非之争<br>——《墨辩》对“辩”的总结<br>一、什么是“辩”<br>二、为什么“辩”<br>三、怎样“辩”<br>四、“辩”什么<br>第十三章  君子必辩<br>——荀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为何“辩”与何为“辩”<br>二、应变不穷的谈说艺术<br>三、怒斥乱世惑言<br>第十四章  势不两立<br>——韩非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永远的“矛盾”<br>二、韩非“矛盾”思想的历史必然性<br>三、两刀论法<br>四、演连珠法<br>第十五章  心境交融<br>——中国传统意象思维方式的特点<br>一、意象性的思维方式<br>二、意象思维方式产生的文化背景<br>三、意象思维方式的影响<br>四、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br>代后记  如何对待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br>一、“温情与敬意”的态度<br>二、“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的统一<br>三、“决定论”与“互动论”的融贯<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