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 舞蹈美学<br /><br />舞蹈与舞蹈美学<br /><br />舞蹈美学二题<br /><br />――在1983年厦门美学年会上的思考<br /><br />舞蹈若干美学特征<br /><br />舞蹈的美及其他<br /><br />贵在神似<br /><br />――谈《天鹅湖》的舞蹈形象<br /><br />欧美现代派舞蹈家的审美观<br /><br />第二部分 芭蕾史论<br /><br />读书与学史<br /><br />小语芭蕾民族化<br /><br />《天鹅湖》的沿革与成就<br /><br />洛普霍夫――巴兰钦――格里戈罗维奇<br /><br />――漫谈交响芭蕾的发展道路<br /><br />乌兰诺娃和她的学生<br /><br />苏联第一代舞星<br /><br />――谢苗诺娃<br /><br />巴兰钦与人体动作美<br /><br />佳吉列夫<br /><br />――杰出的艺术管理家<br /><br />用舞蹈思考人生的编舞家<br /><br />――贝雅<br /><br />瓦冈诺娃<br /><br />――俄罗斯学派的奠基者<br /><br />交响芭蕾的摇篮<br /><br />洛普霍夫<br /><br />――交响芭蕾的先驱<br /><br />芭蕾二人谈<br /><br />从几个组合看普希金古典芭蕾教学法的特点<br /><br />探求芭蕾教学奥秘的先行者<br /><br />――介绍几本教学法名著<br /><br />第三部分 观演点评<br /><br />费佳宁和他的《一千零一夜》<br /><br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br /><br />――记舞剧《斯巴达克》在天津公演<br /><br />新荷露角,老树开花<br /><br />――广州芭蕾舞团建团首演《葛蓓莉娅》<br /><br />重振俄罗斯芭蕾雄风<br /><br />――陪同古典芭蕾剧院巡演散记<br /><br />俄罗斯芭蕾的后起之秀<br /><br />――介绍莫斯科国家模范古典芭蕾剧院<br /><br />立足传统,勇于创新<br /><br />――观克里姆林宫芭蕾剧院访华演出<br /><br />艾夫曼和他的《红色吉赛尔》<br /><br />第四部分 中俄友谊<br /><br />古雪夫: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br /><br />――跟随专家工作忆零<br /><br />真挚的友谊,无私的奉献<br /><br />――忆古雪夫专家在北京舞蹈学校<br /><br />周恩来与古雪夫探讨芭蕾舞剧<br /><br />――我为总理当临时俄语翻译<br /><br />“芭蕾奶奶”探亲记<br /><br />――伊莉娜重访北京舞蹈学院<br /><br />平凡的事迹,伟大的友谊<br /><br />――记芭蕾女专家鲁米扬采娃<br /><br />中俄芭蕾交流的一次盛会<br /><br />第五部分 对外交流<br /><br />观莫斯科芭蕾比赛有感<br /><br />访苏印象<br /><br />――参加莫斯科国际芭蕾比赛追记<br /><br />访苏见闻与随想<br /><br />苏联戏剧经济管理系一瞥<br /><br />苏联舞蹈教育考察散记<br /><br />步履维艰,潜力仍大<br /><br />――俄罗斯芭蕾印象记<br /><br />别开生面,高超舞艺<br /><br />――记首届“玛雅”国际芭蕾大赛<br /><br />东瀛归来话比赛<br /><br />――参加第五届亚太芭蕾比赛有感<br /><br />瓦冈诺娃俄罗斯芭蕾学院<br /><br />后记内容摘要
《漫话芭蕾艺术:朱立人舞蹈文集》为朱立人系列文集,收录了其近三十年来在各大舞蹈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结构由舞蹈美学、芭蕾史论、观演点评、中俄友谊、对外交流五个部分组成,既涵盖了理论的论述,又包括国内外比赛、作品、交流的评论和总结,资料翔实,行笔流畅,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书稿。同时,作者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可帮助大众了解芭蕾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