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现象本身的构成来看,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等都具有深刻的统领性制约作用。以价值为核心的公民文化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进而制约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因此,公民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最终还是取决于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公民文化的发育程度。我国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深重,在臣民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重功利轻发展、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自主、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显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将成为阻碍公民教育推进的潜在因素。可以预见,当现代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以人格平等、主动参与、自由民主为基本特点的公民文化在全社会孕育起来后,公民教育政策必然能获得顺利推进,公民教育也将获得繁荣发展的土壤。
简言之,公民教育政策由五大要素构成,每个要素涵盖着相应的具体指标。第一,公民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取决于政策制定者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对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主义等不同公民教育思想的选择和推行。无论选取哪种思想,公民教育所追求的独立自主的人格特质和以权责一致的基本原则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都是始终不变的。第二,公民教育政策的培养目标既有按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设置的,培养公民道德和公民人格的目标;也有按照公民角色的不同层次设置的,培养公民美德、公共精神和相应参与技能的目标。第三,公民教育政策的课程内容按照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具有涵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及一些自然学科、交叉学科,形成了多学科综合体系的特点。其实施要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重,并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第四,公民教育政策的实施途径覆盖了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网络教育共同实施。第五,公民教育政策实施需要依靠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健全、家庭教育配合、社区教育推进、社会文化培育等为其保驾护航。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