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人群中,人们难免会用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来结构自己。孩子在自我认知苏醒的时候,分析和判断能力都很低下,很容易出现巴纳姆效应。这时候,父母就需要给孩子一面特殊的镜子,让孩子看到特殊的自己。
有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要求家长把自己孩子的优点写一下。我下去转了一下,我发现大多数家长都这样写:听话、聪明、认真。
我让家长们写得详细一点,比如,有的孩子做饭很好吃,有的孩子能自己缝衣服。所有的家长都傻了,他们说:“那他哪会啊?要是说玩,可能会玩得很好。”
我于是改变主意,让每位家长把孩子玩得最精彩的数一数,这一下可打开了家长们的抱怨之闸。
有的说:“我的孩子玩摩尔庄园,坐在电脑前面能坐一天不动弹,这能算优点吗?只能算缺点吧。这游戏对他的学习一点也没好处。”
有的说:“我们小区孩子比较多,我的孩子早晨出去之后,再见到他,可能就是晚上了。我因为经常喊他的名字,他在我们小区里已经成了名人了,妇孺皆知。”
有的说:“我的孩子内向,话不多,有时候就玩铅笔,但这铅笔他也能玩出花样来,就是那种叫什么来着,转笔,对,转笔,他转得特别漂亮。”
有的说:“我的孩子特喜欢穿衣打扮,经常能帮助我搭配服装。”
我说:“你看,这就是孩子的特色啊,转笔也是一种技能啊。玩游戏能坐一天,很有韧性。当然,像玩游戏这种,你得能多引导孩子,比如,让他自己编游戏故事,这样,他就不会总是跟着别人的游戏思路玩,而有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了,老师的意思是发现孩子的亮点,然后表扬他。”一个很年轻的男家长说,他的腔调有些怪异,引得所有家长都笑了。
我也笑了,说:“对,孩子的自我认知需要从一般开始,但要进入特殊性,即每个孩子都得知道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在某一方面是最好的。”
父母有责任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特殊性,这样孩子才有充足的自信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陶京曾经说过一句特别有见地的话,他说:“在人群中,不管我知不知道小语和小松穿什么衣服,也不管我们离得有多远,只要我能看清他的举止,我就能认出这俩孩子。”
小语撒娇说:“那是因为爸爸疼我们俩,对我们很熟悉。”
陶京摇摇头说:“不是,因为你们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小松一听,来了兴致,“爸,是不是我有第三只看不见的眼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