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符号的变化
文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文字符号。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对文字符号的意义阐释过程,文字符号的变化使读者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如中国历史上的今古文经学的争论始于经文文本的歧出,即文字字体的不同和篇目内容的差异,由此形成了对经典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今文经学偏重于“微言大义”,从六经中寻求、阐发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古文学者主张“不以空言说经”、“论本事而作传”,通过史实来阐发经典本义。再如,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白话文运动,使得白话文逐步取代传统的文言文体,并得以普及,从而实现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基本统一,使教育文化知识走向平民、走向大众,大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视野,同时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载体形式的变化
以中国文献典籍为例,载体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甲骨到简策,从简策到纸本,从手抄到雕版,从雕版到机器印刷,从纸本到电子本。北宋时期的苏轼就对雕版印刷物的普及对阅读的冲击现象发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慨叹。如今,网络时代超文本的出现,也带来了阅读的革命。可以说,不同的文本形式是与不同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传统的阅读,因图书出版、传播技术落后,文本不易得,阅读对象仅限于少量图书如四书五经,读者对图书抱有敬畏之念,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精读,从中获取精神养料。在西方,从古代到中世纪,阅读就是高声朗读,默读被认为反常,禁止默读成为教会的职责之一,直到公元10世纪,默读才逐渐普及。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图书急剧增多,阅读从精读走向了泛读,从朗读、诵读走向了默读、速读,如今面对网络,读者更多的则是浏览和选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