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政策观察.第4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09306
  • 作      者:
    范国睿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范国睿,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学校变革与发展等研究。曾赴瑞士日内瓦大学(1999)、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02)、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2007)、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2012)访问研究。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校优秀教师奖(2000)、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等论文100余篇:著有《教育生态学》(2000)、《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2003)、《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2008)、《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2011)等: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2002)、《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2007)、《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1969—2007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报告》(2009)、《奥巴马的教育蓝图》(2010)等:主编“教育政策研究”、“新世纪教育管理与学校发展”等丛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政策观察(第4辑)》编辑得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来自不同院校的各位作者热情惠予文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刊将一如既往地不懈努力,为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尽绵薄之力。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之关系
  本文所持有的一种基本研究假设是: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有着深刻的联系,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从农村教育发展蕴含的政策要求及其必然依存的政策环境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发展,包括农村教育发展,都有一个关于发展目标或发展方向的定位。而农村教育发展目标或方向的定位一定是政策的定位,即通过制定教育政策以确定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教育政策的引领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目标与方向的引领。其次,农村教育发展必然含有关于发展任务的表达。而农村教育的发展任务也来自政策的规定,即教育政策规定了不同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任务。再次,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式与途径也往往基于政策的要求,即政策许可或鼓励以某种或某些方式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从以上三个层面的简要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政策的要求、规定密切相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教育发展中,发展农村教育,本身便是一种政策性表达。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所谓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①在政策环境的诸多因素中,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因素较为突出与重要。而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条件和政治文化因素又深切地蕴含着政策性,烙下了十分鲜明的政策印记。它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奠定了政策基础,并创设了环境条件。
  (二)从实践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宏观政策的变革、教育政策的变革相伴相随。学者们习惯于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后“前十七年”(1949一1966年)、“文革”时期(1966一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77年至今)。这三大时期,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阶段。例如,“前十七年”可分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两个阶段①;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也可分为:拨乱反正时期(1977一1984年)、推进体制改革时期(1985一2002年)和深化改革时期(2003年开始)。②无论是分为三大时期还是具体地分为更多阶段,都是以政策为视角的划分,与主导社会发展政策的变化相联系。正是政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时期,也铸就了不同的时代。
  新中国60余年农村教育的发展深受政策的影响。这种政策影响既具有正向性,也具有负向性,因而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一方面,60余年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与国家不断制定和颁行旨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相联系。在这种意义上,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政策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60余年农村教育的发展也曲折蜿蜒,甚至城乡教育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这也与政策问题息息相关。60余年的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农村教育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不同的发展状况。这些特点与状况深刻地反映了政策的作用与影响。二、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
  60余年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与标志。60余年国家教育发展的成就包含着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就,同时也因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就而彰显出国家教育发展的成就。“2009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实现的可喜发展显然与农村教育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农村教育的大力发展才使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乃至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今天这样较高的水平,也正因为有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才可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教育的发展不能不追溯农村教育的发展,而追溯农村教育的发展又不能不追溯导致其发展的政策动因。60余年农村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经验,留下了宝贵的政策遗产。
  ……
展开
目录
教育公平与质量:国际视野与本土问题(代前言)
特别报告
缩小社会经济水平差距:英国经验

理论探讨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

焦点分析
上海市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体制机制研究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模型建构
普通高中发展的价值转型与政策选择
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与政策问题
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历程、影响与对策
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以云南民族自治县为例

国际视野
联邦在学校改革中的角色
——奥巴马政府的“力争上游”政策

变革的时代
——第42届卡潘/盖洛普对公立学校的民意调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