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队和谐度”,这主要是将学校文化氛围建设的表现作为一种绩效来考察。评估“和谐”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就会设计出不同的指标。从可操作的角度出发,这里设计了“文明组室覆盖度”、“领导班子感召力”与“功能处室执行力”等3个二级指标。在内涵界定上,都关注了初中学校内部的运行特点,运行顺畅了,学校办学效益就自然会理想些。如:关注学校基层组室文明建设的成效状况;关注学校领导班子对全校成员的影响度与号召力;关注在制度制约下个功能处室主动工作的自觉性等,这些指标的观测点应该是比较清晰的。这样,无论从基准评价还是程度评价的角度来实施,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于“社会认同度”,这可能是作为一所初中学校更重要的办学绩效。这里的定位是指“在同类学校中享有的声誉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这也是学校评估最为瞩目的一个指标。设计的二级指标也有3个,分别为“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同类学校的评价”与“社区综合评价”,从不同的层面来考察对一所初中学校的认可程度。在观测点的选择上,首先建议看学校的荣誉称号,包括内容与等级,是专项者还是综合者等;其次还可以从平面媒体和视频媒体对学校的宣传关注的具体内容,以及报道内容的渠道等;当然还需要直接从外部其他有关人士的访谈中获取信息,尽可能从实证材料的分析,以实证方法来实施评估。有些也可以从学校自己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分析,主要是都应该具有评估的真实性。
关于“家长满意度”,这主要是从家长的层面来考察初中学校的办学绩效。当今的家庭,往往在“独生子女”的背景下,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绩效是十分在乎的。同时,学校教育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所以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学校是一个较普遍的现实。本节对此所设计的二级指标,有“学校条件的满意度”、“绩效责任的满意度”与“教育产出的满意度”,既关注了基础现实,如“绩效责任”,也关注了实际效益,如“条件”和“产出”,包括对自己孩子的不同去向。基本的观测点,主要可以考虑召开家长座谈会的渠道来得到有关信息,也可以从教育“受众”即学生的角度来折射家长的认识,需要在一些背景问题的答案中来分析并归纳这些评估意见。
2.关于评估工具使用的简单说明
对于针对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基本是依据了国家法律和地区性法规,其中还有政府文件、实施意见等,也有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理论与比较成熟的项目。对学校实地考察认定需要对照各指标的标准,借助一定的实证材料,即可认定其达标的程度。如果该指标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在相应的实证材料的证明下,则可以认定其为“好”或“较好”;其他情况可以相应认定为“一般”或“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