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活动课程
19世纪末,西欧和美国先后完成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工业化使社会财富激增,城市化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使得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引出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劳资对立,人的精神扭曲,社会危机四伏。面对社会需要,西欧和北美的一些国家便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新运动,希望通过教育改革,革除社会弊端,推动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运动中。堪称代表人物的就是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学术和思想领域正进行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过程借助了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利用,与欧美国家的思想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西方的各种教育思想都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学说在我国当时的教育界受到了欢迎。特别是杜威来华讲学及教育界对杜威思想的介绍,直接促进我国活动课程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陶行知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陶行知师承杜威.生活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总的概括。早在1916年,陶行知留美归国后。他就对当时的中国的基础教育状况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研究,认为中国中小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脱离生活,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在二三十年代对中国旧教育进行批判的同时,在实践中大力推行自己的思想,创办了学校,改革了教法,并影响了许多追随者和后来者,使二三十年代活动课程的实施在我国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末的课外活动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的活动课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苏联的影响,我国将旧中国的课程标准改革为教学计划。把课程标准中的各分科课程标准改革为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是强调学科课程,而把学科课程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因此,从新中国成立到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并没有开设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主要是以课外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作为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即坚持课堂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原则。“文革”期间,正规课程也被取消或名存实亡.原作为正规课程补充的课外活动实际上也就不复存在了。1978年以后随着正规课程的重建,课外活动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课外活动问题受到了人们进一步的关注,我国教育界曾在这一时期开展过有关课外活动课程化的大讨论,经过这场讨论,活动课程的价值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充分的肯定,为逐步实现活动课程从“课外活动”到“活动类课程”的转变奠定了基础。1981年制定的《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纳入周课时总量,使课外活动具有了教育性、自愿选择性、实践性等特点。1984年我国颁布的《全日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把“课外活动”改称为“活动”。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作为活动课程的课外活动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活动课程目标仍停留在较浅层次,未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全方位考虑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对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不够:活动课程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实施上,学习方式仍以接受方式和简单模仿学习为主,未真正体现其价值;活动领域单一.仍只限于课堂、学校范围内;缺乏评价和管理制度;学科化倾向严重,活动课程仍处于从属学科课程的地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