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年轻的营销策划鬼才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揭露传媒界的潜规则和阴暗面。
第一手的内幕等于流量,但没有独家新闻时怎么办?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如何成为总统候选人的热门人选?
三星为了讨好博主,邀请他们到西班牙游玩,目的何在?
媒体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它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地带,而顶级的媒体推手们总能从简单的事件里嗅出商机和唾手可得的利益。
瑞安·霍利迪就是其中之一!他知晓媒体世界的潜规则和阴暗面,更擅长操纵舆论导向,蛊惑人心。他将带你玩转媒体世界,拨开新闻迷雾,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
媒体操控术,九大秘诀
你还傻兮兮地以为普利策是个正人君子?得了吧,他最擅长的就是危言耸听!他和其他人一样,要吸人眼球。这就是媒体的生存必需品以及他们的死穴——关注度。媒体对关注度的追求永不停息!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在搜索引擎中,想从数百万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获取宝贵的点击量,你需要什么样的技巧?同样是关于底特律的照片,为什么一组照片的点击量直破云霄,另一组却跌落谷底、无人问津?
推手们把故事推销给媒体,媒体再用这些故事套住读者;媒体得到关注度,推手们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双赢!
第4 章
秘诀1:请帮他们支付账单
“作家赖以生存的那些著作,往往不是本身最具生命力的作品,也往往不是作家写得最出色的。靠码字为生的笔杆子们必须耐得住文学特有的苦寂,他们至少应该创作出符合这种格调的作品。”(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自传》)
贿赂别人的方法众多,但这么多方法中可不包括直接支付他们的账单这一招。其实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标准推测那些受聘的博主们的薪水,然后利用这点进行间接贿赂。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其中的空子,也很善于利用这些空子,这与赤裸裸地塞钱异曲同工。
想获得高收入,博主们该怎么干
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博主们是怎样应聘中脱颖而出的。别天真地以为,他们能成功入围全靠其精湛的写作技能、良好的道德品行以及对写作的热爱。著名科技博客网Mashable 的编辑本·帕尔曾被问及,在为Mashable招兵买马时,他更青睐什么样的写手。他的回答言简意赅:迅速。“网络媒体节奏相当之快,”他又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希望作者能在几分钟内就抓住新闻点,并且仅用一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两天的时间才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如果有实际的新闻工作经验,那自然就会“加分”。
博客写手们的薪水构成就足以反映网站强调速度胜于其他一切因素,如质量、准确性以及文章所含的信息量等。起初,博客网站以稿件数量或每天必须完成的最少稿件量计价,支付给博主薪水。据说,网络站点公司旗下的“瘾科技”、“食品点评”(Slashfood)、“汽车博客”等网站早在2005 年时支付给博主们的月薪为500 美元,要求他们每月完成125 篇稿件,或者每篇稿件4 美元,每天完成4 篇。2008 年底,高客传媒给写手们的稿费是每篇12 美元。当然这一价格并不包括博主们疲于应付的其他分内琐事,如必要的编辑、回复电子邮件和撰写评论。很多职业写手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完成了一篇篇稿件,其中的竞争也是极其残酷的。
之后,高客传媒放弃了这种单位稿件计价方式,启用以浏览量为基础的薪酬支付体系,即根据所写稿件的点击量总额给作者一定的奖励。于是,高客传媒便为整个行业立下了新的薪酬支付体系标准。作品每月达到一定浏览量后,超出部分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就意味着完成了每月定额后,他们额外的奖金甚至可能比基本工资还多。可想而知,这种制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清楚地记得,高客传媒的一位写手发了一个帖子,声称他不知道自己当月挣了多少钱,而这条帖子本身就获得了17 000 次的浏览量。
这种奖励制度使博主们获得了比之前高得多的薪水,于是高客传媒稍稍降低了奖励的比率,但这个制度存活了下来,现在该公司的办公室里赫然矗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统计着每位写手及其作品获得浏览量等数据。要是哪位写手懈怠了,一抬头看见这块牌子就会在心里敲响警钟:如果排名落到最后,就该被淘汰了。
如今,几乎所有博客网站都在实行这种制度。福布斯网站改版重新上线后,招募了一大批知名博主,他们都是以作品的浏览量来衡量报酬数目的。财经资讯网“寻找阿尔法”(Seeking Alpha)聚集了大批金融作家(这家网站的用户多为投资者,因此金融作家的意见对他们来说很有用),该网站于2010 年起开始根据写手们每篇文章获得的浏览量支付其稿费。按照这种折算制度,在最初的半年中,每篇稿件只值58 美元。
这就意味着,为了每月赚得1 000 美元,作者们需要费尽心思地创造约10 万次的浏览量。想一下,在整个行业中,有千余名作者在跟你写着同一题材的文章,这无疑是一场艰苦的战争。“尖锥网”(The Awl)在上线两年后也宣布将使用类似的薪酬制度,十几名博主分享由广告版面带来的利润。网站的浏览量越高,利润也就越大。最终目标仍然是追求高浏览量,换汤不换药差别只在于,在“尖锥网”的制度中,写手们不再彼此间展开浏览量的竞争,而是将他们拴在了同一条船上。
亨利·布拉吉执掌的“ 商业内幕” 网(Business Insider), 收支刚好平衡,因此他们并没有多少钱来付给写手们。该网站最初尝试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记者来提升流量,但依然行不通。如今布拉吉在给写手们支付稿费时,有一个简单的核算法则:即写手们创造的浏览量除以3,才是写手所能得到的报酬和收益,其中还需扣除销售、管理团队和布拉吉本人的开支。也就是说,如果员工想要6 万美元的年薪,那么他每月需要创造180 万的浏览量,月月如此,否则就会出局,这绝非易事。
在谷歌和YouTube,一旦制作视频的能力被认可为优秀,视频博主的收益就全靠视频的浏览量来衡量。另一方面,如果某个视频的浏览量高得惊人,谷歌会给予其制作者一定的物质奖赏以及为其博主资格开绿灯。YouTube 还出售广告,广告所得的费用扣除必要的成本费之后,剩余的收益将支付给其博主。很多数字并没有公开,一般来说,一个高级账户每浏览一次会产生一美分的经济效益,或者每千次产生一美元。
我曾与著名的摇滚乐队“林肯公园”(Linkin Park)合作过,所以很清楚他们的盈利状况。他们的视频有超过一亿的浏览量,但只产生了6 位数的收益,而且这些收益要分给6 个人,包括乐队经理、律师和唱片公司代表。每次浏览只会为大大小小的频道带来一美分的收益,这样的低收益率迫使他们为了赚钱都倾向于粗制滥造地赶工,从而压缩时间。推特用户都是唯利是图之辈。在各种网络广告形式中,你大可选择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推特账户来发布消息。至于消息内容嘛,只有你想不出,没有他们不敢发的。为了推销塔克的一本书,我曾经选择了一个关注者逾10 万的账户,并在上面发布了一则消息——《你不可不知的真相:人们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我花了25 美元来发布这条消息,此外,我还用了几百美元在其他账户上发布了几条说出来都嫌丢人的推销信息。然而,通过发布这些帖子,塔克的新书终于晋升到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二名。有篇博文的标题对此的概括可谓一针见血:《塔克·马克斯告诉你,只要有钱,推特达人任你摆布》。
“按需媒体”(Demand Media)、“联合内容”(Associated Content)以及“考核网”(examiner.com)等网站又重启了早期的薪酬模式,按照作者发布的稿件和视频数量支付酬劳。文字每篇稿酬大约8 美元,视频薪酬稍高一些。这些数字听起来太少了(至少我认为少得可怜),但是并非因为博主们被剥削了,而是因为他们写的玩意儿真的太没水准了。据政治分析师奈特·希尔估计,一个普通用户浏览《赫芬顿邮报》上的一篇文章对公司来说只会产生3 美元的收益,所以即便使用更加公平的薪酬制度来支付写手们的报酬,恐怕也多不了几个钱。希尔着重分析了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写的一篇热门文章。该文章曾引发了547 篇评论,产生了2.7 万次的浏览量,但是希尔估算,这些顶多也就值200 美元,这个数字恐怕会让很多职业写手都无比绝望。更何况,现在很多文章都是由免费写手所作,所创造的效益就更少了。
博主想致富,推手辟财路
这一切意味着,如果博主想致富,哪怕只是为了交得起房租,也该想办法开辟其他财路。于是,像我这样的人就有了献殷勤的机会。想让公司的新产品迅速在网上得到宣传,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将它们免费赠送给博主们,于是我满载着这些免费物资向他们走去,这时博主们的利益冲突就暴露出来了。在美国服饰公司,我有两名全职雇员,专门负责寻找那些时尚网站的博主,这些女孩子每天都把自己的服饰搭配的照片发布到网上供大家模仿。我将公司的最新产品寄给她们,还会向其中最受欢迎的博主提供一个附加协议:如果有人看了她们的照片后,从我们公司网站订购了相应的产品,我就支付给她们一定的佣金。如果我告诉你,她们的帖子中属于我们公司的服装数量,你一定会很震惊的。
我宣传电影时,常请博主们参观拍摄现场或是邀请他们参加首映式,这一招有助于电影在网上博得较多的报道版面。同样道理,我为乐队做宣传时,往往会赠送音乐会门票给博主,或者让某位艺人给他们发电子邮件,某些追星族博主很快就会让你得偿所愿。
但与三星公司的做法相比,这些顶多算是小打小闹。三星公司是“商业内幕”网的广告商,它出资请这家网站的记者去巴塞罗那参加并报道“移动通信世界大会”。庆幸的是,这位记者开了这一情况,他同时也表示,三星的慷慨举动让他感到很温暖。而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给媒体从业人员带去这样的温暖。
但这些只不过是小恩小惠,博主们要想真正赚大钱,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跳槽到老牌传媒公司或加盟新兴科技公司。他们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知名度,然后将它卖给一个富有的傻瓜,就像他们的雇主和投资者们所做的那样。博主们可以通过挖掘独家消息、报道争议性事件或重大事件逐步树立个人声誉,这样他们就有望在杂志社或新兴公司找到一份美差了。很多杂志社和新兴公司都很重视声誉,迫切渴望招募名人。因为这样,这些公司就可以底气十足地对股东说,“看看,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或是“我们正在改变局面”。
◆ 洛杉矶当地一家博客网站LAist 的创始编辑托尼·皮尔斯离职后,去了《洛杉矶时报》数字版效力;
◆ CNET 科技资讯网的博主卡洛琳·麦卡锡收山封笔,跳槽去了谷歌当舆情分析师;
◆ 当雅虎还是一家单纯的传媒公司时,它就聘请了许多从网站跳槽的博主,其中包括“诽谤网”、“电影在线”、The Awl等网站的记者;
◆ 原《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约翰·库克跳槽后加入了高客传媒,不久又从高客传媒跳槽到了雅虎,之后再从雅虎辗转回到了高客传媒,前后还不到两年的时间;
◆ “瘾科技”的前资深编辑约书亚·托普尔斯基是吉米·法伦所主持的《午夜秀》节目的固定嘉宾,还每周为《华盛顿邮报》写一次专栏;
◆ Wonkette 网站的创始编辑安娜·玛丽·考克斯简直就是“旋转门女王”,她早年以撰写博客出名,接着又先后担任过时代周刊网站、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美国播报以及《花花公子》等媒体的编辑或记者。
不难想象,这种“旋转门”的存在一定会左右博主们的报道。试想一下,如果博主们发现谷歌、脸谱或者推特等公司有个诱人的职位空缺,那么在报道这些公司时,他们还能做到客观公正吗他们肯定会选择走稳妥路线,设法明哲保身,而不是做一名真正称职的记者。
说实话,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变相帮助过多少博主了。根据我自身的利益考虑,我会向博主们提供重大新闻线索,帮助他们功成名就,并最终帮助他们跳槽,进入了杂志社、报社或大型网站任职。
有一次,我闲来无事开着车在洛杉矶瞎转悠,突然发现某条大街上树立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画着一张巨大的脸。这其实是一位视频博主的头像,我曾经用免费衣服贿赂过他,那时候他制作的视频还只有千余浏览量。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他每个视频作品的点击量都超过几百万,在有线电视联播网还有自己的一档节目。在博主成名前对他进行投资,费用自然要少很多。
很多时候,大家其实是知道我的所作所为的,只不过他们并不介意。博客网站的发行商总是在寻找机会,以期功成身退。
博主们也是如此:他们都想从大型传媒公司那里发大财。他们并不关心自己报道的那些丑闻到底是真是假,消息来源是否可靠,而只关心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
网络世界生存潜规则
记者不应该从自己宣传报道的人那里得到报酬,也不该在自己所报道的领域有什么投资行为,比如持有所报道公司的股票等,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因为任何的利益纠葛都会左右报道,从而扭曲事实真相。因此,有一天当我看到高客传媒的专栏作家汉密尔顿·诺兰发表了一篇题为《媒体伦理新规则》的文章时,不禁欣喜万分,它引起了我的共鸣。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媒体人,如记者、评论员等不应该在自己的报道领域中有任何金钱上的瓜葛。”
但是很快,我又意识到这有多么虚伪,因为诺兰的报酬也是根据他所写文章获得的浏览量来支付的。也就是说,虽然他的经济利益跟他的报道对象无关,但却与他的报道方式密切相关。在这种以浏览量为核心的薪酬体系之下,每篇报道本身就是利益冲突的产物。所以,我从来都不直接买下他们的人气,因为根本就没必要。博主们有着直接的动力去报道大事、简单的事以及有争议的事,或者说,他们更愿意毫不费力地坐享其成,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难怪他们总是那么不负责任、漏洞百出、谎言弥天,也那么招人恨了。
用委婉一点的话说,网络世界其实就像一家“数字血汗工厂”,大家都在不停地“争夺桌上的残羹冷炙”。引用基辛格的经典名句来说,那就是:网络世界的刀剑之所以如此锋利,是因为可以分的馅饼实在太小了。
第5 章
秘诀2:怎么提供消息?条条大道通博主
尽管这个市场兜售的就是信誉,但光有信誉是远远不够的。信誉并非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总之,如今的新闻界,诚信已经遭到前所未有的践踏。(凯利·麦克布莱德,波因特研究所)
爱德华·杰伊·爱泼斯坦在其著作《游走在真实与谎言之间》(BetweenFact and Fiction)写到过,新闻界存在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记者很少能真正查明事件真相,因为他们并非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全靠那些有着自身利益考量的信息源提供消息。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一直充斥着这种关系,每件事其实都被润色过了。
那么,这些有着自身利益的消息源又是谁呢?他们是任何一个想推销产品、兜售消息或透露某项议程的人,比如我这样的媒体推手。
《纽约时报》在发布泄密档案时,其实有一层隐含的意思,那就是这些消息的正确性和线人的身份都是经过核实的。网络消息、匿名线人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许多引语和建议都是从无法核实甚至无法追踪的电子邮件中取得的,有些纯粹是网络愤青的评论,还有些甚至是别有目的的人故意发送给记者的。我对此一清二楚,现在说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曾多次扮演过这样的消息提供者,而且从来没有人调查过我的身份。
如今,有网络驱动的新闻界较之原来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纽约时报》依然秉承着核实信息源的原则,但这个原则似乎在其他媒体眼里并没有多重要,因为他们从来不这么做。于是,像我这样的人就有了很多机会钻空子,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随意歪曲事实。正如爱泼斯坦所说的那样,在事件真相与信息源所提供的版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灰色地带,而我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灰色地带直接左右媒体的。
如何利用匿名消息进行病毒式传播
曾经,在一次诉讼案中,我想公布某些消息故意引发公众讨论,于是我捏造了一份内部备忘录,扫描打印了出来。我假装成一位有意泄露刚从老板那里得到的秘密备忘录的公司成员,并把这些材料发给了好几家博客网站。那些与之没有任何利益瓜葛的网站很快就用 “独家报道”“惊天秘闻”等形式发布了这条消息。他们都站在了我的立场上发布这则消息,因为我总是投其所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讲述这件事。就这样,我策划的“正式声明”就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又有一次,公司搞万圣节促销活动,有几幅我很中意的宣传图片,因为牵涉到版权问题,我不能正大光明地使用。但我仍然不死心,于是我让一些员工发了电子邮件给知名女性八卦网站“耶洗别”和高客传媒。信中这样写道:“我知道这样可能不对,但我无意中在美国服饰公司服务器上发现了这些图片,详见附件。”博主根据这个谎言发布的消息创造了近9万次浏览量。她在回复邮件时,送给我一条自认为很有帮助的提示:“别用公司注册的邮箱地址泄露公司的信息给我,你很容易被发现。”可我要是不这么干,怎么能让你信以为真呢?
我得说这让我乐了老半天。
几个月后,据说有位国会议员在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社交网站上认识了一位女孩,双方交换了邮箱地址。这位议员将一张照片发给了女孩,在照片中他裸着上身。女孩又把邮件和照片一同转发给了高客传媒(即“耶洗别”网站的所有者)。经高客传媒曝光后,这位国会议员很快就辞职了。
给高客传媒发送一条匿名消息就能断送美国国会议员的政治前途,这让我唏嘘不已。了解了这一事件内幕后,高客传媒这种不核实信息源的做法着实让我感到惊愕。
成为官方!在新闻通稿上做文章
记得我刚开始从事公关工作时,网络界的大亨们都断言新闻发布会时代将走向终结。我当时窃喜于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记者们终于要开始好好写稿子了,而不再是根据新闻通稿粗制滥造那些所谓的新闻报道。
但是我很快就意识到了真相,那个想法真是错得太离谱了。博主们根本离不开新闻通稿,因为这帮他们省了很多事。材料已经写好了,角度和新闻点都有了,而且这还是官方消息,就算信息有误,也是别人的错,自己只要瞪大眼睛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就好了。
皮尤研究中心于2010 年立项研究新闻业的卓越之处,研究发现:
因为新闻的发布速度很快,往往缺乏精细的补充编辑,因此新闻事件的官方版本就显得越发重要。我们发现,某一事件的头几篇报道往往是照搬照抄官方新闻通稿的内容,当然公众很少注
意到这一点。
万事俱备,于是我只要准备新闻通稿就好了。新店开张?咱有新闻通稿!新品发布?新闻通稿又立功了!又有不同颜色的新品上线?新闻通稿势如破竹,再下一城!新闻通稿一出,依照博主们的一贯作风,多半就直接拿去用了。就算没人采用,新闻通稿也会通过公关在线服务器优化搜索,从而出现在谷歌新闻条目中比较靠前的位置。另外,像谷歌金融、财富CNN、雅虎金融和彩衣傻瓜等投资网站都紧盯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如果贵公司是有股票交易代码的上市企业,那么恭喜你,发布新闻稿的好处还有一个,那就是给你的股东们看。发布新闻稿后几分钟,公司股票页面的“最新信息”栏目中就会出现相关消息,投资者和交易商就能及时关注了。
我的本意不是要非法攫取利润,在我看来,这只是无害而低调的媒体产品。但我很快就发现并非所有人都这么想,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而言,博客网站对新闻通稿的盲目推崇让他们有机可乘。
纽约股票经纪人布罗斯·巴拉斯就是如此。他在网上发布关于谷歌、迪士尼、微软等公司的虚假股票消息,还将它们散布到博客网站和金融论坛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因此对他提出上诉。他放出假消息说微软将收购Local.com 网站,致使该网站当天的股价上涨了75%。随后,他伙同其他持有该网站股票的交易商趁机高价抛出所有股份,接着又如法炮制去祸害另一批人。
如果告诉你现在有多少新闻是根据发布会上得到的消息炮制出来的,你一定会感到十分吃惊。如果你在律商联讯(LexisNexis)数据库上,用“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些关键字搜索几家大型报刊的报道,服务器很可能会对你发出这样的警告:“搜索暂时中断,因为有3 000 条以上符合条件的信息。如要继续搜索,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等待。”要是用“今天宣布”和“告诉记者”等短语搜索,也会出现相同的结果。换句话说,报社也开始患上新闻通稿依赖症了。
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思是直接从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消息)在谷歌上对当年的新闻进行搜索,大概会搜出307 000 条结果。如果不设年限,那么结果会超过400 万。输入“今天宣布”,单周的搜索结果就超过了32 000 条。如果加些具体条件,比如在科技博客网TechCrunch 上搜索含有“今天宣布”的报道,结果约有5 000 条以上,引用新闻通稿的报道约7 000 篇。但与《赫芬顿邮报》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后者使用“今天宣布”超过50 000 次,用新闻通稿超过200 000 次。重复使用这招的,还有“谈话要点备忘”网站(talkingpointsmemo.com),该网站的名称就无意中表明,大多数博客网站和报社就是官方已经写好的谈话要点漫不经心地传达给读者。
现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官方,任何人都可以把谈话要点告知博客网站。用“卖方市场”来形容或许并不能完全指代这种情况,但却是唯一贴切的词。现在连罗伯特·斯考伯这样的大腕科技博主也开始大量使用一些公司发给他的宣传资料做素材来撰写博文了。对于媒体推手来说,这是个多么美好的时代,因为大多数媒体都乐于将计就计,乖乖进入公关给他们设下的圈套中。
如何利用维基百科操控媒体
博主总是顶着巨大的时间压力写文章,根本没有时间调研或核实,更不必说直接跟消息源通了。在有些情况下,他们追踪报道的事情很疯狂,他们不愿意冒险去做调研,若是查无此事,那么这条劲爆新闻就这么毁了。
迄今为止,我跟博主们没通过几次电话,但用邮件倒是联系过无数次。博主们一直遵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通过电子邮件都无法联系到,那这个消息源就无法得到承认。如果背景信息没有公开,或是很难获得,他们也就不会发布这则报道了。这也是为什么写手总是依赖于官方消息源,如新闻通稿、新闻发言人、政府官员和媒体须知等,从这些渠道得来的消息是不用花时间核实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主要的调研场所——维基百科。可问题是,像我这样的坏蛋连维基百科上的条目都能轻而易举地操纵。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曾经有人恶作剧地在维基百科上把喜剧演员拉塞尔·布兰德的母亲的名字芭芭拉改成了朱丽叶,当布兰德带着自己的母亲出席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时,《洛杉矶时报》立刻在网上发布了图片新闻,标题为《拉塞尔·布兰德携母亲朱丽叶·布兰德……》。
我记得几年前的年初,我坐在塔克·马克斯家的沙发上,突然想起当时他的书在畅销榜上起起落落好几次。“嘿,塔克,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书在2006 年、2007 年和2008 年都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他没有注意到,其他人也没有。于是,我当时就记了下来,当成资料添加到了维基百科上,而且每年都要谈到这件事。 我添加了这个信息之后不久,
就有记者开始调研,他没有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反倒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他直接这么写道:“塔克·马克斯的作品连续3 年都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而我们则笑纳了他的报道,名正言顺地更新了维基百科上的信息。
我亲眼目睹了这个圈子的信息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同时也见识过不少赤裸裸的抄袭事件。
抱歉我不能透露过多的细节,但是我经常看到有人通过贿赂维基百科的编辑,在上面添加了一些特别的措辞和事实,而主流媒体则在报道时常常照搬不误,请你务必相信我的话。
在很多人看来,维基百科上的基本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记者们也这么认为。因此,维基百科将事件描述成一场刑事指控、争议活动、诉讼或是危机处理,都会直接影响博客网站对此事的报道。例如“谁和谁在2011年发行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与“谁和谁的第一张专辑大卖后,又乘胜追击发行了第二张专辑……”这两种表述是有区别的。如果你更改了维基百科上的表述方式,记者和读者也会作出相应的更改。
记得我们曾经通过操控维基百科,用了很多溢美之词力捧一位小明星。一家大型八卦杂志用了六个版面,配合我们炒作,全盘使用我们提供的素材,吓得我茶饭不思,一旦这件事曝露,则极有可能沦为一桩天大的丑闻。但是报道发出后不到一个星期,维基百科上关于这个明星的个人简介就已经全面更新。
因此,要好好管理自己的个人档案,否则你会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就像下面这位仁兄一样陷入到尴尬的境地。这位哥们在接受一名国家级媒体的记者采访时,突然被问及:“维基百科上介绍说,您的编剧生涯真是失败极了。这是真的吗?您如何看待这一点 ?”
以专家之名免费宣传
要让他人相信“成为博客网站的消息源并不难”,恐怕不是件容易事。若是还要说服他们,“让他们相信成为主流媒体的消息源也很容易”,更是难上加难了吧?其实不然,有个办法可以让你轻松实现这一目的。
有一家神奇的网站叫HARO(Help A Reporter Out,意即“帮助记者”——译者注)。它专门帮助“怀着特定目的”的信息源找到需要他们的记者。这项服务是由公关专家彼得·尚克曼提出的,它备受新闻界人士的欢迎,因为它能在记者从事特定报道时有效帮助其准确找到所需的引语。它实际上也已经成为了许多记者和宣传人员重要的消息源泉和专家库。据他们自己称,新闻界有将近30 000 人在使用HARO,包括《纽约时报》、美联社、《赫芬顿邮报》及其他重量级媒体的记者和编辑。
那么专家提供建议,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呢?答案是免费的宣传。“免费宣传”一向是HARO 网站主打的口号,我自己也曾以此为幌子忽悠过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路透社和《今日秀》栏目的记者。有时,我甚至不用亲自出马,只要让助手假扮成我回复电子邮件或打电话就可以了。
有一天,当我想到该怎么利用HARO 为我和我的客户服务时,我激动极了。如果要把某人打造成一名“行业专家”,只需要借助假的电子邮件账户,装作很内行的样子迅速答复博主的提问就行了。首先我利用HARO,从并不注重引语出处的博客网站上窃取所需的观点,然后用这个观点去论证另一篇知名出版物上的报道。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活跃在传媒界的全国著名专家”了。除了这些全是假的以外,一切看起来都棒极了。
记者们认为HARO 是很实用的调研工具,其实,它是为某些人提供了自我推销的平台,只不过看起来像一个调研工具。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某记者通过电子邮箱来信,要求推荐一些崭新的、鲜为人知的应用软件或网站,可以为大家提供家庭省钱的特别方法。
大约10 天后,为了完成同一篇报道,这名记者又会慷慨地给另外一位急于自我推销的人机会,他在邮件中要求:“急需一些新的鲜为人知的应用软件或网站链接,能提供省钱的特别方法
给有小孩的家庭。”
说实话,记者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相关信息,显得不够光明正大,但他的懒惰却给了某些人一个在新闻报道中崭露头角的机会。记者们还喜欢用布告栏的方式寻找线索,为他们正在编写的稿子增加素材。比如:
急需与房贷、学生贷款、信用报告、收账员或信用卡相关的新闻线索;
想写一篇关于男性下岗后成功蜕变成家庭煮男的报道,寻求相关典型事例。
现在你知道了,那些所谓的新闻报道是怎么炮制出来的。我甚至看到过有位记者在HARO 网站上发起请求,想与专家探讨下“时尚是如何形成的”。我希望那个愿意接招的专家,在解释这个问题时能提到这一点,那就是像她这样的白痴媒体人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其实,HARO 鼓励记者们寻找的是那些对自己将要说的话十分确信的信息源,网站上所发布的无数条帖子都在提着相似的要求。对某个主题进行深入调研,然后向公众传达他们的研究结果,这本该是记者应尽的职责。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记者们往往简单地从“专家”那里攫取现的观点,来确保报道的浏览量。因为对读者而言,有专家评论的报道看起来就会很像那么回事;对记者而言,他们只不过动了动搜索引擎合成了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又引发了更多的读者进行点击搜索。
HARO 还帮助博主们制造了观点平衡的假象。没有人会真正去采访观点对立的双方,大家只会在报道中象征性地提一下反对者的意见,仅此而已。我常常收到博主或记者的邮件,要求我对某个荒唐的谣言或某项投资分析做出“回应”。但其实他们只想引用我的话去否认传闻(大部分人根本不会注意这则消息),找个播发消息的源头而已。
网上的很多消息,都是作者怀着这种心态发布的。市场营销中有个惯用的伎俩,就是请专家提供建议,点评下某些问题,诱骗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既然博客网站并不需要为引用他人的话或所耍的手段负责任,又何必洁身自好呢?
找对平台,发什么帖子都能蹿红
当我回顾自己这些年接受媒体采访的那些报道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篇自己快忘得一干二净的文章。我曾在自己的博客中问道:“在80、90 后的孩子们眼中,有哪些书是经典名著?”我与很多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我们很想知道如今的老师在给学生推荐必要读物时,会选择哪本书。
经济学家泰勒·科文的“边际革命”(Marginal Revolution)博客网站每天约有50 000 次浏览量,他们对我们当时的讨论进行了报道:80、90 后眼中的经典著作是哪部?
瑞安·霍利迪对此十分好奇。这不是为了拷问当代人的人文修养,而是为了剖析这代人的文学价值取向,或者仅仅是分析这个时代。我认为《虚荣的焰火》(Bonfire of the Vanities)和《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应该会入选吧。忠实读者杰夫·瑞茨先生认为应该是伊斯顿·埃利斯的作品(当然不是指《美国杀人魔》)。您怎么看呢?我可不可以提一下约翰·格里森姆的《糖衣陷阱》(The Firm)?因为它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很多流行元素。当然还有哈利波特和漫画小说等。
泰勒·科文
写于2008 年9 月3 日,晚上6 点42 分
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整个人都被震惊了,因为我不但是泰勒·科文的粉丝,而且还是文中提到的那个杰夫·瑞茨。杰夫·瑞茨是我其中一个化名,我当时应该是用这个化名给“边际革命”发过电子邮件。杰夫·瑞茨当然会看好伊斯顿·埃利斯,因为那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几年后,我以瑞安·霍利迪的身份接受一家杂志社的采访时,就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我曾是这篇文章的采访对象,可我完全忘了这回事。我的网站需要浏览量,所以我欺骗了泰勒,将他的博文链接到了我的网站(对不起啊,泰勒!),而产生的效果真是棒极了。《洛杉矶时报》转载了泰勒的文章,积极评价了“瑞安·霍利迪这代年轻人”。“边际革命”有着众多读者,影响力也很大,如果没有它的帮忙,我肯定上不了《洛杉矶时报》的版面。最起码,现在我写个人简介时,可以骄傲地列上一条,《洛杉矶时报》曾对本人进行过报道。多么了不起的事!
……
——孙路弘 网络营销顾问
传统媒体没落了吗?没有!它的精神依然在互联网上四处游荡,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不断推陈出新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造着各种营销神话。不信?推荐你读读这本书!
——段传敏 战略营销专家、资深传媒人
在信息过剩的年代,关注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力。瑞安·霍利迪成功地策划过诸多新闻事件,对如何吸引眼球,特别是如何利用自媒体吸引眼球颇有心得,能给相关从业者很多启发。
——李鲆 《畅销书浅规则》作者
本书是瑞安·霍利迪的忏悔录,作为一名媒体推手,他把自己多年来的“罪行”原原本本地记录在案;本书是与众不同的市场营销教科书,因为瑞安·霍利迪还记录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手段以及成功的案例。认真阅读,扬其长,避其短,这才是瑞安·霍利迪要教给我们的道理。
——刘杰克 著名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
我不喜欢“媒体推手”这个称呼,但我从一开始就急切地想把这本书看完。虽然我已经从事媒体工作近20年,特别是这几年一直在做新媒体,但我相信这本书仍然值得我一读再读!调侃一句:新媒体,微信就好!
——阳志 《新快报》新媒体中心总经理
酒可以乱性,也可以养性,乱性还是养性,与酒无关,与人性有关。正如瑞安·霍利迪归纳出的数字传播工具,有效是毫无疑问的,怎么运用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孙全胜 《新营销》杂志主编
静心读过此书后,发现初读只是看表象,再读才了然书中案例所用手法,三读终于理解瑞安·霍利迪暗藏于文字间的忏悔之心。古人说琴音,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我说此书,品过方知意浓。
——俞雷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
瑞安·霍利迪精辟地描述了网络虚拟世界,《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应该成为每一位思想者的必备读物。
——爱德华·杰·爱泼斯坦 《大银幕后》作者
我有幸荣膺营销天才的盛誉,但瑞安·霍利迪是我成功背后的高人,我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他的睿智对我的事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多夫·查尼 美国服饰公司创始人兼CEO
瑞安兼具马基雅维利式的运筹帷幄,以及公关家奥格威的八面玲珑,仿佛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不论是高调宣传还是幕后运作,他都游刃有余,却从不大肆声张。他是一位天才,掌握着你闻所未闻的秘密武器。
——蒂莫西·费里斯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每周工作4 小时》作者
瑞安创立的博客运营策略有效推动了拙作的销量,本人也因此有幸为大家所知晓。今时今日,名人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或自毁前程,而我能够安然无恙,全都仰赖于他渊博的业内知识。
——塔克·马克斯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