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34663
  • 作      者:
    陈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睿,男,1981年6月出生.湖北荆州人。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高级城市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2D。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获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或主持完成各类科研基金项目、规划设计项目30余项,成果曾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2项,院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3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博士论丛: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区域空间结构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绩效的专著。我国空间政策的制定通常由于理论依据的欠缺而存在主观性,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我国快速融入全球化并伴随着快速城镇化以来,都市圈成为我国许多省份和地区在推动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空间政策,都市圈政策如何科学制定,以及能否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前把握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博士论丛: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从经济绩效的角度,以都市圈为研究尺度,运用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前沿理论,试图建立评价都市圈空间政策绩效的理论框架。全书共分为7个章节,在系统总结地理空间结构和经济绩效理论,并阐述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静动态内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地理环境、规模密度、形态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创新结构和制度结构等六个方面论证了空间结构决定经济绩效的理论机制。《博士论丛: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都市圈相关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演变特征,提出我国都市圈是具有显著制度性特征的地域空间概念,因此分别从制度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采用实证方法对都市圈空间结构与经济绩效的权衡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依据结论提出了都市圈空间优化调控的对策,这是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的全新视角。《博士论丛: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将绩效分析引入地理学和空间规划理论研究领域,探索了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在许多方面有创新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
展开
精彩书摘
  首先,都市圈规划的组织过程一般是由省级甚至国家政府牵头,国内外知名专家领衔,各级政府部门甚至包括一些重要企业广泛参与,并最终由上级政府审批执行。因此,都市圈规划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合理性,并带有浓重的行政指导特征。事实上,整个规划编制的过程就是一次在地区之间统一区域合作思想观念的过程,甚至可以认为,规划编制的过程要比规划的技术成果更为重要(吕斌,2006年)。因此,从都市圈规划的组织方式上,就对各地区、各主体和各部门间的合作在观念上形成了激励,尤其是都市圈规划的调研安排和成果内容的学习,通常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由上级政府安排下去,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政府按照都市圈规划的相关部署向区域一致行动的方向努力。当然,这种激励也不是完全有效的,通常会存在某些地区合作的兴趣高涨,而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并不情愿接受中心城市辐射的矛盾现象,比如南京都市圈的情形。而且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各地方政府所表现出的竞争状态要比合作姿态强烈得多,均极力向规划编制单位建议在其行政区范围内建设某某重大设施、发展某某产业、多增加建设用地、少划人生态保护区,各种利益冲突表现得尤为复杂。这也就需要对都市圈规划的组织采取更为公开、公正的方法,建立统一对话平台,加强地区间的信息交流,而不是互相暗斗,这实际上就是都市圈管治的制度措施。
  其次,都市圈规划的编制内容一般包括强制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两类。其中引导性的内容主要是对市场主体的区域合作及其空间布局的指导,如人口规模的空间布局、产业链的整合及空间布局等。由于这些领域合作与香均是由市场决定,因此需要依靠地方经济力量和地方政府引导两方面同时发挥作用才能达成区域行动。都市圈规划作为一项政府的公共政策而言,对此并不具有严格的约束作用,而只具有区域合作观念或思路上的指导意义。都市圈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布局安排、区域内控制开发地域的统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统一保护等,是通过政府间的协调努力即可达到的区域共同行动。由于规划是由上级政府组织编制并强制实施的,这样,各地方政府就具有按照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落实相关建设和管制安排、推进区域政府合作的责任和激励。但情况也往往并非如此易行。
  ……
展开
目录

表目
图目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切入点和意义
1.3 术语解释和约定
1.4 研究设计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策略和突破口
1.4.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地理空间结构与经济绩效
2.1 空间结构的哲学及基本理论
2.1.1 空间本体论(Spatial Ontology)
2.1.2 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的内涵
2.1.3 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回顾
2.2 经济绩效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2.2.1 绩效(Performance)的含义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
2.2.2 经济绩效的测度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结构经济绩效分析的般框架
3.1 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内涵
3.1.1结构与绩效辩证
3.1.2 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静态含义
3.1.3 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动态含义
3.1.4 个简单的经验证据
3.2 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相关研究进展
3.2.1 研究情况概述
3.2.2 城市形态结构的经济绩效
3.2.3 政治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
3.2.4 社会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与公平
3.2.5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3 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理论基础
3.3.1 地理环境的经济绩效——环境决定论的唯物史观
3.3.2 规模密度的经济绩效——集聚经济的解释
3.3.3 形态结构的经济绩效——交易成本的解释
3.3.4 社会经济结构的经济绩效——路径依赖的解释
3.3.5 创新结构的经济绩效——内生空间经济增长
3.3.6 空间制度结构的经济绩效——制度经济的解释
3.4 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般分析框架
3.4.1 区域尺度
3.4.2 层次体系
3.4.3 般方法
3.4.4 指标体系
3.5本章小结
3.6 附录:D卜_-S模型(Dixit_Stiglitz Spatial Economic Model

第4章 都市圈的制度性特征与经济绩效
4.1 都市圈的概念与国内外探讨
4.1.1 都市圈与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经济绩效
4.1.2 国外大都市区/圈概念的比较分析
4.1.3 我国都市圈概念的相关探讨
4.2我国都市圈概念的制度性特质
4.2.1 我国都市圈概念形成的区域发展环境
4.2.2 我国都市圈概念中的制度性地域特征
4.3都市圈制度缺失下的经济绩效
4.3.1 问题的限定
4.3.2 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绩效的评价标准
4.3.3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绩效
4.3.4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绩效
4.3.5 讨论:空间制度结构是决定都市圈经济绩效高低的
结构基础
4.4 都市圈的空间制度结构安排与经济绩效
4.4.1 都市圈的空间制度需求和制度设计
4.4.2 都市圈管治与经济绩效
4.4.3 都市圈规划与经济绩效
4.4.4 事权安排与经济绩效
4.4.5 稀缺资源管制与经济绩效
4.4.6 都市圈制度在特定区域性事务上的绩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与经济绩效
5.1 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
5.1.1 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理论分析
5.1.2 都市圈规划中的空间结构思想
5.2 都市圈空间结构要素及经济绩效的理论分析
5.2.1 都市圈空间结构要素提取的原则
5.2.2 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及绩效理论分析
5.2.3 都市圈空间结构和经济绩效的测度指标
5.3 研究对象与数据
5.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3.2 研究数据的来源
5. 4我国都市圈的空间经济特征
5.4.1 我国都市圈的经济绩效特征
5.4.2 我国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
5.5 我国都市圈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5.5.1 模型推导与回归方程
5.5.2 参数估计与经济绩效影响因素解释
5.5.3 实证结论:多维空间结构对二元经济绩效影响的权衡
5.6 本章小结
5.7 附录:选取都市圈的相关指标测度值

第6章 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绩效优化与调控对策
6.1 绩效优化目的下都市圈空间结构的调控策略
6.1.1 都市圈绩效优化的政策途径
6.1.2 基于绩效权衡的都市圈空间结构调控策略
6.2 研究个案选取
6.2.1 济南都市圈从经济联系上是个城市经济区
6.2.2 济南都市圈区域空间矛盾突出
6.2.3 济南都市圈是个政策指导下的区域
6.3 济南都市圈的经济绩效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6.3.1 经济绩效特征与演化路径
6.3.2 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特征
6.3.3 典型空间结构要素的比较特征
6.4 济南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调控对策
6.4.1 稳步推进城市化,培育均衡城市网络
6.4.2 突破黄河自然约束,促进都市圈北跨发展
6.4.3 发挥都市区辐射作用,引导分区产业整合
6.4.4 建立综合服务分工体系,增强创新活动集聚
6.4.5 建设外围枢纽廊道,促进交通协调发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空间结构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
7.1.2 空间结构决定经济绩效的多维机制
7.1.3 我国都市圈的制度性特征,空间制度结构是决定都市圈经济绩效的结构基础
7.1.4 都市圈空间制度结构决定经济绩效的方式和机制
7.1.5 对我国各都市圈经济绩效和空间结构特征的比较
7.1.6 都市圈空间结构决定经济绩效的规律和机制
7.1.7 绩效优化目的下都市圈空间结构的调控策略
7.1.8 济南都市圈的空间经济矛盾与结构优化对策
7.2 进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