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十一世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546185
  • 作      者:
    李建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建民,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1980年考入原吉林财贸学院国际贸易系,现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2001-2002年到澳大利亚查尔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城市环境科学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自1984年至今,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先后发表50余篇论文,主编4本学术著作,著书1本,主持和参加省和市20余项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发展经济学和国际商务谈判以及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关系营销学等双语课程。
展开
内容介绍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研究既是一个经济学课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学领域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课题。所以《二十一世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欲在借鉴西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以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为主,如地区主义理论、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大市场理论等,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去探求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地区主义又分为“旧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旧地区主义”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是建立在冷战年代欧洲一体化经验与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强调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同质性,强调地区内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和联系。地区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克服民族主义,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领域的融合过程。
  “旧地区主义”的内涵主要局限在地区安全与经济目标的范围内。“二战”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建造一个和平、健康、美丽的世界,摆脱战争给人们留下的阴影。“二战”后,“地区主义”的发展主要以三种形式表现,一是综合性地区组织,它是为了提高各国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里合作的层次,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二是军事联盟型组织,它是指那些以军事政治为中心定位,如北约和前苏联主导下的东欧集团;三是功能性组织,它是指那些提供经济、社会和政治合作,不涉及或较少涉及安全因素的组织。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地区主义”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体现在其对国家主权原则的维护上。特别是在美洲国家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非洲统一组织这三个主要的综合性地区组织中体现得更为充分。这些组织中的新兴国家发现,“地区主义”有利于它们避免遭受大国对其主权和自治权的干预,同时也是它们实现共同经济和政治互信,摆脱殖民统治所带来的阴影的有效途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兴起的地区主义是所谓的“新区域主义”。“新地区主义”(New Regionalism)的称谓最早是由美国宾州大学政治系荣誉教授诺曼.D.帕尔默在其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地区主义》(1991年)一书中提出的。此后,“新地区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时其在经济领域也有其重要的适用价值。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势所趋
第一节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一、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美国
二、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欧盟
三、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东亚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
一、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二、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三、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第三节 WTO多边框架下贸易形势和格局的复杂性
一、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盛行
二、WTO规则制定的局限性
三、WTO谈判的复杂性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贸易自由化进程受挫
第四节 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提高东亚各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
二、提高东亚各国的福利水平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章 东亚“新旧地区主义”之博弈
第一节 东亚“新地区主义”思维辨析
一、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的异同
二、东亚“新地区主义”兴起的背景
三、“新地区主义”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经济相互依赖论
一、马恩列斯的相互依赖理论
二、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三、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格局
四、东亚各国在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中获益
第三节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一、地缘政治经济理论的内涵
二、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三、东亚的地缘政治与经济

第三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分析
一、贸易创造效应
二、贸易转移效应
三、福利效应
第二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分析
……
第四章 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战略途径
第五章 中国一东盟FTA的未来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国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战略导向
第七章 中国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第八章 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探讨
第九章 21世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谁主沉浮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