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因素在世界的影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1435
  • 作      者:
    韦章尧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韦章尧,1934年生,浙江东阳市人。1955年毕业于中共华东中级党校大专班,副教授。主要经历:杭州市委组织部秘书、杭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干部、杭州市社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杭州研究》杂志执行主编、杭州市社科联秘书长、浙江省社科联办公室副主任。1994年退休后,先后被聘为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香港《镜报》月刊特约撰稿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中国因素在世界的影响》以中国因素越来越受世界关注为主线,试图就中国如何正确地估量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中国如何对待世界的中国观变化、中国新一轮发展如何重新定位、中国发展如何从量向质转变、中国产品如何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等方面,从不同角度,作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评析。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崛起”’引发的争鸣波澜<br>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国际上密集评析“中国崛起”的同时,国内专家学者中也引发了争论的波澜。种种别具理性思维的争议,见仁见智的据理分析,构成了道道颇具观赏的争鸣风景线。因为事关对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的客观评估,争论格外引人思索,耐人寻味。<br>  “中国崛起”是否为真实命题<br>  争论是围绕“是否应该使用中国崛起”、“中国崛起是不是真实命题”展开的。其间屡屡擦着不同观点的火花,赞成与不赞成使用这一语词的观点都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分析认为,国际称“中国崛起”并不足以为奇,中国人自己使用“中国崛起”应慎重。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崛起”是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富足强盛,在世界上卓尔不群,中国远未达到这一实际目标。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面貌确实发生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巨大变化,但这种巨大变化更多的是表现为迈向崛起征程中的一个过程,也即仅仅为崛起打下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真正崛起的现实。从国家领导人正式发表的言论来看,他们从未赞同和使用“中国崛起”的语词。即使前些年中共中央党校专家提出“和平崛起”的概念,十七大政治报告也把它改为“和平发展”。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仍是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很严峻,迈向崛起征程中碰到的难题是大规模的,大大超出海内外某些媒体热情洋溢的评估。所谓“碰到的难题是大规模的”,就是总理温家宝多次所言: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无论创造出多大数量的财力和物力,只要除以13亿人口,那都是一个相当低的人均水平,难以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唯其如此,从十七大召开以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胡温已先后三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级领导一定要谦虚谨慎,要有忧患意识,要克服盲目乐观情绪,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北京一些专家学者也一再强调:不要一听到国际上有人在讲“中国崛起”就什么都不打问号,“中国崛起”毕竟是一个被高估的命题。中国只有再做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始终如一地努力做好兴国大事,“中国崛起”才有可能真正到来。<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nbsp;中国崛起<br>敢在华尔街收购美国公司的四位中国人<br>中国崛起激发印度追赶<br>中国经济因素令世界动心<br>“中国因素”日益影响美国<br>美国人认知中国发生惊人变化<br>世界从新视角看中国实力变化<br>中国对“国际赞美”应保持清醒<br>美国新式中国通为何亲近中国<br>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政策取向<br>世界复杂点评“中国崛起”<br>“中国崛起”引发的争鸣波澜<br>大地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br>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是“变”<br>美国智库专家看中国卅年巨变<br><br>第二篇&nbsp;经济社会<br>华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芳名远播——写在第六次华商代表大会召开之际<br>跨国公司扎根中国的战略新动向<br>中国面临国际反倾销的严峻考验<br>中国应有成熟的石油安全战略<br>中国保卫南海权益要有大智慧<br>高油价下的中国能源外交<br>中国外贸大国地位和不足<br>中国人对跨国并购的自我审视<br>中国处于“以水为镜”的发展关键期<br>三峡工程改变世界的“中国观”<br>中国非洲经济外交彰显双赢战略<br>青藏铁路是中国务实敢为的佳作<br>外资并购争论引起中国高层警惕<br>利益和谐才能社会和谐<br>中国发展从“量”向“质”转变<br>中国经济只是温和放缓而非衰退<br>国际复杂点评危机下的“中国因素”<br><br>第三篇&nbsp;科技创新<br>中国冲刺诺贝尔奖尚缺什么<br>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之谜<br>自主创新铸就中国航天大国地位<br>“嫦娥”与月球相会的国际影响力<br><br>第四篇&nbsp;反腐倡廉<br>中国围剿位高权大者的职务犯罪<br>强化高官监督,纪委趋向扩权<br>走出判读“中国反腐”误区<br>官员财产申报是“微光”还是“阳光”<br><br>第五篇&nbsp;港台触角<br>中国制定反分裂法的战略意图<br>“台独”让台湾经济苍白五年<br>香港地位比十年前更重要<br>白宫何故正告“台独”<br>台湾“金元外交”完全乱了方寸<br>香港依然是最佳经商地<br><br>第六篇&nbsp;国际关系<br>美国人反思恐怖袭击为何对准美国<br>美国缘何加紧对非洲的渗透<br>世界石油开采争夺的三大新区域<br>美国难治“国际形象欠佳”的心病<br>美国新防长缘何对华调门“较温和”<br>西方缘何看重西藏<br>世界感受危机下的“衰退恐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