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后的兴奋
都说婚姻有“七年之痒”。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也有“七年之痒”。该讲的话题讲得差不多了,形式上也缺乏新意了,参与者疲惫疏懒,整个沙龙的活力有所衰减。尤其是在2008年,由于某种原因,会议的主办权从分散转向了整合。如何保持《解放日报》与经济学界的良性互动,继续占据宏观经济报道高端,我们一直在努力思考。
也是巧合,2009年11月,又是在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那间会议室举办的一次圆桌会议,主题为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议论纷纷中,忽然听到现任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的石良平教授讲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预测之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无定论,不是预测者水平不够,真正的原因是用来支持结论的依据有缺陷。只看GDP(国内生产总值)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不够,这两个指标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中国经济的状况,尤其在转模式调结构的当口,严重落伍,易误导政策制定。统计专家出身的他大声呼吁:中国需要引入新的指标体系。
平心而论,那天好几位教授讲得都很好,但石破天惊振聋发聩者唯有石教授。当下我们两人一边听着,一边就“眉来眼去”,茶歇时间,立刻走过去拦住石教授。多年友好合作下来,什么样的话题会引起共鸣,大家基本上都心里有数,所以,石教授早就预见到了我们捕捉到一个好题材的兴奋。专访时间很快约好。
12月上旬某日上午,在世茂皇家艾美酒店的咖啡厅,石良平教授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常用的衡量经济周期的六大系列多项指标,解释了为什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在美国可以据以判断通货膨胀,在中国却不行。这六大系列指标中,排第一位的是就业,第二是“价格”,第三是感性的“消费者支出和信心”,而我国最看重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人家仅排“老末”,与民生相关度越大的越靠前。六大系列,大框架中国也有,但具体到下面的分子指标,统计对象、口径等,差异就很大,比如就业,中国对外公布的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民工、城镇下岗职工等都未纳入失业率统计,判断就业状况缺少充分的指标依据,造成了中国这么多年来景气度分析的最大软肋。他建议,敏感度高的指标都可以引进,为我所用,精确化、细致化观察经济走势和民生现状,把握经济波动规律,完善我国经济预测和决策依据。发布主体可以是国家相关机构,也可以是民间机构、媒体等。
这里要介绍一下石良平教授其人。我们在圆桌会议上认识他的时候,他的“大本营”为华东理工大学,时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院长,而其实他是统计专家出身,在上海市统计局工作了十余年,曾任上海市统计局综合平衡处副处长、上海统计科学应用研究所所长,现仍是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