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42374
  • 作      者:
    卓泽渊,冯永华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卓泽渊,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长寿县云台镇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999年)。曾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司法部优秀教师(1993年),司法部法学教育优秀育人奖获得者(1999年)。曾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出版《法的价值论》、《法治国家论》、《法政治学》等专著;主编、副主编和合著《法学导论》、《法理学》、《中国法律咨询全书》等。
  
  冯永华,1968年生,研究员,山东省滨州市滨县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关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院秘书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学习和毕业于山东教育学院、中央团校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6期干部进修班学员。参与主持编写了《司法行为科学化》(中国法制出版社)、《行政规制论丛》(法律出版社);在司法部《中国司法》等报刊发表数篇文章,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度重大课题“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研究”课题组成员,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年度重大课题“法律监督立法研究”课题组成员,2012年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研项目“国家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和法治保障”专家组成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源于中国行为法学会2009和2010年度公开招标的部级优秀研究课题。课题吸引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众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形成了数十篇优秀的科研成果。《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从中遴选出23篇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从理念、制度和操作层面全面探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角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50项二级指标和187项三级指标,并且每个部分的指标所占的权重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之前的《纲要》和《决定》相比,《指导意见》的内容更加具有操作性。
  在《指导意见》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作为排名第二的一级指标,该指标占总指标体系的15%。《指导意见》在本部分的开始,明确本部分的总体目标为:“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具体到下属的二级指标中,从字面表述来看,第三个二级指标和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直接相关,即“创新和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占本级指标的25%)。其中具体包括六个小点(三级指标),包括立法主体(改进政府立法起草工作机制,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专家参与立法制度(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公众参与立法制度(起草审查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完善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的各项制度),立法公开(及时采用各种形式公布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文本,充分宣传和解读法律制度的规定),立法成本核算(建立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立法评估(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施行后,制定机关、实施机关定期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前三点更加符合立法民主化的要求,后三项则较为明显地体现了立法科学化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立法科学化与民主化在地方立法中的实际作用已经被国家所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尽管表述并不相同,但是第四个二级指标和第五个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也与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完全重合。在第四个二级指标“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修改和废止工作规范有序”中,具体分解为两个部分内容,一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占本级指标的40%)。二是及时对现行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或废止(占本级指标的60010)。在第五个二级指标“公众对政府立法工作的评价(占本级指标的20010)”中,规定了三个内容,一是公众对政府立法质量的评价(占本级指标的40%)。二是专家对政府立法工作的意见(占本级指标的30%)。三是公众对政府立法公开征求意见、立法听证、立法后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满意度评价(占本级指标的30%)。
  ……
展开
目录
上册
论职务犯罪侦查手段和程序的完善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法制问题研究
——以海南省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发挥为视角
检察调处:检察权配置的能动之维
职务犯罪预防中警示教育的实效分析
暴力犯罪源头治理及刑后对策研究
论公安机关刑事和解体系的构建
地方立法民主化科学化实证研究
和谐社会与诉讼价值观的更新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若干问题研究
西方行为法学及其发展评析
律师执业行为的规范与控制
——以诉讼中律师与法官的关系为视角
和谐语境下的民事案件执行探究

下册
论检察行为的规范
犯罪动机的刑事司法价值
从规则到行为——试论我们为何守法
新行政法与依宪行政
法律对个体犯罪行为决策的影响和控制
——以财产型犯罪为例
违法行为的效力判定论
企业国际化的法律问题研究
律师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上)
——现状、问题与构想
律师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下)
——律师法治功能的探索
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
生物经济发展视野下的生命科技立法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