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综合元文宗重视奎章阁学士院的主、客观原因来看,应该说,元文宗本人亲近、喜欢汉文化的气质表现是他的兄长明宗迫使他组建奎章阁学士院的一个借口,但元文宗在两次获得帝位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机会培植自己的心腹力量,使得他只能从奎章阁学士院的文臣们那里获得支持与力量。从《经世大典》的修撰来看,奎章阁学士院有可能是元文宗借以实现自己政治愿望据以依靠的主要力量,这是元文宗再次即位之后,肆意扩充奎章阁学士院,提高它的政治地位和重要性的重要原因。而元文宗本人所具有的汉文化修养及文人气质更不容易与燕铁木儿等武夫勋臣沟通,主观上也促使元文宗更加倚重、亲近奎章阁学士院。
第三节 奎章阁学士院的性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奎章阁学士院的创建是元明宗的暗示,但它的意义与影响却是元文宗凭借帝王的专制与特权所实现和达到的。由于元文宗的力量,奎章阁学士院成为元文宗在位五年间文化建设与政治作为的典型标志,且在元文宗时代有了近乎空前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奎章阁学士院中相关机构的设置、职位的确立以及人员的安排,由于元文宗本人的喜好与偏颇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随意性,而且随着元文宗的去世以及元顺帝对元文宗本人的仇恨,这些机构、职位也没有被继续延承,而学士院创建时的元老像虞集、柯九思等人又纷纷在元文宗去世前后去职,所以奎章阁学士院几乎就只是元文宗时代的政治标志,这使得奎章阁学士院的具体性质及建制特征因为依傍较少而不容易探寻,但也不是毫无依据,它在建制上有些像宋真宗朝的龙图阁和仁宗朝的天章阁。
奎章阁初建时,“树庋阁以栖图书而已。至于器玩之陈,非古制作中法度者不得在列”①,专以收藏文宗的图书、宝玩的地方。这和宋代龙图阁初建时的意义一样。宋代龙图阁建于宋真宗成平元年(998),初建时,专以收藏太宗、真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以及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龙图阁在景德元年(1004)置龙图阁待制,四年(107)置龙图阁直学士,大中祥符三年(1010)置龙图阁学士,九年置直龙图阁,龙图阁官员皆以他官兼任,待制、直学士、学士为侍从职,直阁为贴职②。龙图阁待制,景德四年,定其位在知制诰下。在宋代,龙图阁待制、直学士、学士等职,宋神宗改制前,定待制位在知制诰下,直学士位在枢密直学士下,学士位在枢密直学士上。以他官兼任,无吏守,无职掌,唯出入侍从备顾问,多以特恩加赐内外官,带此职者可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神宗改制后,定待制为四品、直学士为从三品、学士为正三品。我们可以看到,奎章阁学士院初建时,奎章阁大学士即定为三品。宋制,学士、直学士、待制等殿阁职名,乃是在庶官之外,别加的职名,又称作阁职,是空衔,用此以奖励行义及文学之士,示以宠信,并没有很实际的意义。奎章阁学士院的官员也没有专属人员,“多以它官兼领其职”③,这也是仿宋制。宋代天章阁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下令营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次年,阁成。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置天章阁待制,景韦占四年(1037)置天章阁侍讲,庆历七年(1047)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直天章阁。其学士、直学士、待制为侍从职。南宋复于临安府建,藏图籍、符瑞、宝玩之物及宗室名籍,并安奉宋历朝皇帝画像与即位前旌节,仍置学士等贴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