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枫桥经验”与新城镇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1701
  • 作      者: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绍兴市“枫桥经验”研究会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非传统安全与平安中国丛书:“枫桥经验”与新城镇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证研究,既立足市情省情,又关注国际国内变化;既继承社会管理传统的有效方式,又大胆探索社会管理新的模式,结构严谨而又清新活泼,学术性高而可读性强。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论著。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力推进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借助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人民调解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纠纷处理的自治功能,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力争让大部分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外,化解在萌芽状态,使调解覆盖诉讼全过程。
  以枫桥人民法庭为例,法庭立案大厅内设有导诉台,并配备专职导诉员对涉诉涉访案件进行引导和分流。对简易的民商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导诉员会主动向当事人宣传人民调解的特点、优势,提示诉讼风险,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合适的人民调解或者行政组织先行调解。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由当事人填写暂缓诉讼同意书及案件跟踪单,再由当事人拿着法庭的介绍信至相关部门处理纠纷。枫桥法庭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三维度”诉调同向联调机制,即调解(开庭)前审查诉辩双方的合理度、调解(开庭)时引导对基本事实的认同度、分头(休庭)解说以判决方式结案的基准度,不断引导当事人合理调整自己的诉讼预期,着力完善诉调对接、诉警对接等机制,努力提高调解率,力争案结事了。
  枫桥人民法庭先后与辖区内镇(乡)综治办、土管所、城建、妇联等部门建立协调化解行政纠纷机制,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与工办、工会建立劳动争议纠纷联动调解机制,妥善化解各类劳资纠纷;与司法所建立简易纠纷联合调解机制,实现机构共建、人员互派、经费保障、效力对接;与社会事务办建立医疗纠纷协调机制,妥善化解医患矛盾纠纷;与交警中队建立调处交通事故纠纷的巡回审判法庭等。全力推进纠纷的快调、多调,实现调解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
  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枫桥法庭的诉讼外调解实践成果喜人,经统计,2011年1-5月,当事人同意进行诉讼外调解的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70010以上,调解成功案件当场履行率高达87.9qc,案件实际履行率达到98.6%;诉讼案件的调撤率超过60%,且经诉前、诉中调解不成的案件,服判息诉率为100%,是另一层面的案结事了。不但有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而且也切实减轻了法庭的工作压力,让法庭资源能更多地向疑难复杂案件倾斜,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丰收。
  ……
展开
目录
绪论 “枫桥经验”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宝贵财富
第一节 “枫桥经验”对重塑中国维稳模式的启示
第二节 “枫桥经验”对群体性事件预防的启示
第三节 “枫桥经验”对虚拟社会管理的启示
第四节 “枫桥经验”对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启示

第一章 “枫桥经验”的人本内核与精髓
第一节 “枫桥经验”的诞生
第二节 “枫桥经验”50年演进与发展
第三节 “枫桥经验”内涵及特征
第四节 “枫桥经验”的推广价值
第五节 “枫桥经验”与社会管理现代化

第二章 “枫桥经验”的法理解析
第一节 “枫桥经验”的司法解读
第二节 “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
第三节 “枫桥经验”与现代司法理念的融合
第四节 “枫桥经验”与司法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三章 “枫桥经验”与基层民主建设创新
第一节 “枫桥经验”与乡村治理的现实途径
第二节 驻村指导员与村民自治
第三节 村规民约与民主治村
第四节 “三上三下”民主决策机制与群众当家做主
第五节 “四不出村”的乡村治理拓展与创新

第四章 “枫桥经验”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第一节 “枫桥经验”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启示
第二节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第三节 农村党员亮分制
第四节 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
第五节 基层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创新
第六节 农村党员退出机制

第五章 “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创新
第一节 发展“枫桥经验”化解社会矛盾
第二节 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
第三节 基层检察室与检调对接制
第四节 “枫桥经验”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
第五节 从“综治”向“法治”转型的新路径

第六章 “枫桥经验”与社会风险控制创新
第一节 夯实基础加强社会风险防控
第二节 科学考评干部与政治风险控制
第三节 企业担保链与经济风险控制
第四节 “三色预警”与公共安全风险控制
第五节 “嵊新事件”与生态风险控制

第七章 “枫桥经验”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第一节 发展权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第二节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的绍兴经验
第三节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的店口经验
第四节 流动人口融合式服务的上虞模式

第八章 “枫桥经验”与和谐劳动关系发展
第一节 “枫桥经验”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创新
第二节 劳动监察网格化建设
第三节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与和谐劳动关系
第四节 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第五节 打造劳动关系和谐城市

第九章 “枫桥经验”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第二节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新模式
第三节 农村舆情调控机制创新
第四节 新时期农村扶贫帮困机制
第五节 农村社区矫正的枫桥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枫桥经验”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附录二 安全治理:从“消极安全”到“积极安全”——基于“枫桥经验”五十周年的反思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