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与道教文化》: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游人间。今之雨师本是焉②。
赤松子在早期道教神谱中是一位重要的神仙,按南朝梁陶弘景所作《真灵位业图》,赤松子在上清的左位,称为“太虚真人赤松子”,后面又出现在太清的左位①。应当说,雨师信仰的产生,首先是因为雨水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关乎民生。赤松子的神话特征符合了人们关注雨水的这一心理需要,从而为人们所接受和传承。因此,雨师信仰可看做是道教神仙人物的传说融人民间信仰而形成的。
现实生活中对雨水的崇拜,表现在民间的祈雨活动中。民间祈雨与道教文化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向所信仰的神仙求雨,不仅祭祀雨师,还向西王母、彭祖等道教神仙人物求雨,例如《抱朴子》讲“历阳有彭祖仙室,请雨必得”,再如《周地图记》中说,每水早百姓于“西王母祠”祈祷,据说很灵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