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及论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2456
  • 作      者:
    肖高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肖高华(1971- ),男,汉族,湖南新化人,2010年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2011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教于怀化医专人文社科系。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及论争》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第二节“五四”后中国思想潮流的转向;中国知识界分化;从“民治”到“非民治”;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多元取向;“政制救国”:时代主题的转换民族建国方案之选择等。
展开
精彩书摘
  1925年,联省自治思潮已经接近尾声之际,在《东方杂志》发表的《政局转变之因果与今后建国之方案》一文中,黄汉槎认为,从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实际状况来说,不能不实行地方自治来完成国家统一,从国家的经济状况与政治状况之关系来说,也只能实行地方自治,“故现在建国方法,除由地方自治以建联治国家外,殆无他种途径可取”。 
  在各种“联治”方案中,陈震异提出了比较独特“联市自治”论。1921年,他在《兵变与联市自治》一文中指出,通常意义上的省自治大都由督军把持,根本无益于国计民生,与其依赖军阀势力实行所谓的省自治,而不如各地市民联合起来自办真的自治,互相扶助,共谋国家统一大计。陈认为,谋国家统一必有统一的实力,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各市没有自治的实力,如果联市自治,各市养成了自治的实力,然后再发展到省自治、联省自治,则国家统一也就实现了;反之,则“真正的联省自治和统一不能实现”。 
  此外,章太炎、徐佛苏、陈国钧等人也积极倡导“联治”统一。章太炎认为,中国政局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权力过大,导致各派政治势力长期争夺中央政府中的总统及总理职位,引发军阀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为了避免这种混乱局面的重演,他主张“虚置中央,分权地方”,即中央只保留授予军衔、颁发勋章等虚权,其他一切国家实权都归地方。章太炎极力倡导联治统一,在某些方面与自由知识分子的主张极为相似。但是,在国家统一的依靠力量、实施手段等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如自由知识分子始终追求和平统一。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政制设计及论争的基础 
第一节 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五四”后中国思想潮流的转向 
一 中国知识界分化 
二 从“民治”到“非民治” 
三 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多元取向 
四 “政制救国”:时代主题的转换 

第二章 民族建国方案之选择 
第一节 国家统一方案 
一“联治”统一 
二会议统一 
三 法统统一 
四 武力统一 
第二节 民族独立方案 
一 国民外交 
二“非基督教” 
三 废约还是修约 
四 对几次重大外交活动或事件的态度 

第三章 “立宪救国”:制宪讨论及建议 
第一节 关于“制宪权”的讨论 
一 国民大会是否有制宪权 
二 省是否有制宪权 
第二节 知识界对几个宪法或草案的态度 
一 对《国是会议宪法草案》的看法 
二 对《湖南省宪法》的批评 
三 《中华民国宪法》存废之争 
第三节 知识界的制宪建议 
一 对“国民权利”的诉求 
二 “八权宪法”及“九权宪法”学说 
三 “护宪之精神” 

第四章 国家权力配置模式之选择 
第一节 代议制:改造还是取代 
一议会主义改造论 
二 非议会主义取代论 
第二节 委员制之争 
一 委员会制 
二非委员会制 
第三节 集权、分权还是均权 
一 集权制 
二 分权制 
三 均权制 

第五章 民治与非民治之争 
第一节 贤能政治还是平民政治 
第二节 民治、党治还是一党专政 
一 党治的提出 
二 “民治的党治” 
三 “一党专政”还是立宪政治 
第三节 阶级政治、阶级调和还是全民政治 
一“阶级政治”论 
二“阶级调和”论 
三 “全民政治”论 

第六章 政制设计及论争的思想影响及历史延伸 
第一节 重回代议制之争 
第二节 专家政治论 
第三节 民主宪政还是专制独裁 
一救国要不要宪政 
二 民族图存:民主还是新式独裁 
三人权诉求 
第四节 调和民主与专制 
一“合理化主义” 
二 “修正的民主政治”或“民主独裁制” 
三 “缓和的民治” 
四 “十足道地的民主国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