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联省自治思潮已经接近尾声之际,在《东方杂志》发表的《政局转变之因果与今后建国之方案》一文中,黄汉槎认为,从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实际状况来说,不能不实行地方自治来完成国家统一,从国家的经济状况与政治状况之关系来说,也只能实行地方自治,“故现在建国方法,除由地方自治以建联治国家外,殆无他种途径可取”。
在各种“联治”方案中,陈震异提出了比较独特“联市自治”论。1921年,他在《兵变与联市自治》一文中指出,通常意义上的省自治大都由督军把持,根本无益于国计民生,与其依赖军阀势力实行所谓的省自治,而不如各地市民联合起来自办真的自治,互相扶助,共谋国家统一大计。陈认为,谋国家统一必有统一的实力,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各市没有自治的实力,如果联市自治,各市养成了自治的实力,然后再发展到省自治、联省自治,则国家统一也就实现了;反之,则“真正的联省自治和统一不能实现”。
此外,章太炎、徐佛苏、陈国钧等人也积极倡导“联治”统一。章太炎认为,中国政局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权力过大,导致各派政治势力长期争夺中央政府中的总统及总理职位,引发军阀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为了避免这种混乱局面的重演,他主张“虚置中央,分权地方”,即中央只保留授予军衔、颁发勋章等虚权,其他一切国家实权都归地方。章太炎极力倡导联治统一,在某些方面与自由知识分子的主张极为相似。但是,在国家统一的依靠力量、实施手段等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如自由知识分子始终追求和平统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