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廉洁政府: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008929
  • 作      者:
    新玉言主编
  • 出 版 社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廉洁政府: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系统地阐述了古今中外关于廉洁政府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建设的历史沿革、实践经验与最新发展,以期为当代廉洁政府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源借鉴,服务于当代我国的廉洁政治建设。
展开
作者简介

  新玉言,北京大学硕士毕业,长期从事经济与发展出版物研究,并对国情普及教育有深厚的认识,编纂并出版的图书有《农村税费改革出路》《与民意面对面》《财政改革与制度创新》《电子政务管理》《中国历史文化通览》等,《财政改革与制度创新运作指导》一书获得北京社科图书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建设廉洁政府是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廉洁政府对于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纪委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廉洁政府: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着眼于高效廉洁政府的建设,内容涉及廉洁政府的政治思想建设、廉洁文化教育建设,廉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建设、廉政制度机制建设、廉政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廉洁政府的学习建设。全书系统地阐述了廉洁政府各方面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深入科学地分析了廉洁政府建设的古今文化思想理论和国际国内廉政建设的实践经验,是一部可资借鉴的系统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廉政思想建设廉洁政府

  第一章

  廉政思想建设

  中国是一个有着长达5000多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有着灿烂的思想文化,有着许多优良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曾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尤以春秋战国之际最为繁荣,这些学派探讨了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农业、管理等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其思想光辉至今为中外政治实践和学术理论所借鉴。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极为丰富、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廉政法律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廉政思想就是这些优良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廉政的概念界定,从狭义上讲,廉政就是指廉洁的政府,从广义上讲,是指廉洁的政治。在历史上,廉政主要是针对贪官污吏的贪污受贿、腐败暴虐而言的。而腐败泛滥,往往是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毁灭为代价和前景的。

  从语义上说,基本内涵有二:一为廉洁,出污泥而不染,即不贪之意;二为廉价,作为商品经济范畴,是指价格便宜;从财政的角度,则是节约、省俭之意,即反面就是大手大脚,挥霍国家资财,花销太大,把负担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种政权,用商品交易的术语就是“不便宜”,或不廉洁。

  廉政,这个治国安邦的主题,为政理民的光明正道,一直为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所重视,为之呕心沥血,绞尽脑汁,反反复复地论证、强调和阐扬,廉政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显著的地位。因此,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研究传统的廉政思想,析取其中可以为当今廉政建设服务的精粹,提供历史的借鉴,对今天的廉政建设是不无裨益的。

  廉政思想是一种政治思想,而廉政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古代的德政、仁政、礼治的政治思想,富民、利民、惠民的经济理念,仁、义、礼、智、信的教导规范,以文、行、忠、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观念等,都与廉政有关。单从统治者为政之道来讲,爱民勤政、执法公正、赏罚严明、克己奉公、俭约清正、谦虚礼让、尊贤任能等,都是廉政的内容。

  无论从古至今的历朝历代,还是国外形形色色的执政党,都十分重视廉洁政府的建设这一问题。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今天,廉洁政府建设仍然是一个令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他们无论在各种场合,都表示要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廉政建设是政府的首要的问题,把政府建设成为廉洁高效政府。

  [参考资料]廉洁,政府公信力的基石

  “新一届政府要完成好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三大重点任务,必须着力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其中建设廉洁政府十分关键。廉洁是公信力的基石。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腐败问题,政府就会失去公信力,人民就不会相信我们能把其他事情办好,我们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就有可能付诸东流。”

  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道明了廉洁政府建设对于新一届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再度重申了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的决心。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百尺密室,焚之突隙。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逐渐加力,有越来越多的腐败官员丑行被查处。尽管这些涉案官员都是个案,尽管他们在全国政府工作人员中只占极小比例,但是由此给政府公信力带来的损害却是巨大的。对社会公众而言,官员级别高低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反映出公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一个公权力不受监督的政府,又拿什么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当对个别腐败官员的负面猜想波及整个群体,当对某个腐败官员的失望演变为对社会的失望,政府失去的便不仅仅是公信力,还有执政之基。

  “公生明、廉生威”,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建设廉洁政府,依法行政是当务之急。法律赋予了政府管理各项社会事务的职责,同时也规定了政府相应的权限,为公权力划出了清晰的边界。只有当权力在法律所规定的轨道上运行,才能保证行政行为不出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来管人、管权、管事,保障政府各项工作在法定框架内合理有序稳定地运行,也就从源头上杜绝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的可能性。

  建设廉洁政府,公开透明必不可少。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政府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都有法律作为依据。但政府在权限范围内如何做,依靠的却是政府官员的自愿、自觉和自律。其实,程序与行为对于结果而言,都很重要。只有将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从“桌面下”搬到“桌面上”,将政府的权力清单与行政流程明明白白地交到社会公众手中,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大众的注视下实现透明化运作,权力运行才有可能从“随意”转向“规范”,暗箱操作、自由裁量、随意执法才有可能被真正杜绝。

  建设廉洁政府,监督制约同样重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政府官员所做出的每一项决定都将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滥用职权、失职渎职、行政违法等问题的出现。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机制,让行政决策的责任人不会因人、因事、因地而发生变化,给“谁负责,负什么责”设定明确依据和裁判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督促政府官员在行政行为中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履职尽责。

  来源:人民日报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

  ——廉政的“灵魂”(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1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而言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确立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也是党的核心价值观。

  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为人民服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逐步沦落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家国破碎,民不聊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满清政府,而人民群众祈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梦想并未实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庄严地宣告其伟大历史使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尽管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没有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建立新中国到全面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到构建和谐社会,共产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不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核心。

  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演,第一次用最通俗、最简洁的中国化语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从此,“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座右铭和核心价值观。1956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改革开放后,他反复告诫全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并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特别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些重要论述,证明了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正因为共产党始终坚持这个核心价值观,才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廉政思想建设
一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廉政的“灵魂”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三)加强廉政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四)坚定不移反腐败,“老虎”、“苍蝇”要一起打
二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沿革
(一)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兴起
(二)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十大理念
(四)诸子“百家”的廉政思想
(五) 正确评价古代廉政思想
三 中国近现代廉政思想启示
(一)晚清时期的廉政思想
(二)中华民国时期廉政思想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廉政思想建设
(四)孙中山廉政思想
(五)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廉政思想
四 当代廉洁政府思想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后廉政思想建设
(二)当代中国廉政思想建设
五 国外廉洁政府思想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的廉政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第二章 廉洁政府的文化建设
一 国家廉政文化——廉洁政府的“血肉”
(一)廉政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二)廉政文化建设概述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文化资源
二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发展
(一)中国廉政文化的形成
(二)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产生途径
(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四)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三 中国近现代廉政文化变革
(一)民国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实践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曲折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探索
四 中国当代廉洁政府文化建设
(一)改革开放以来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
(二)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大力开展廉洁从政教育
(四)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文艺创作
五 国外廉政文化参考
(一)美国廉政文化建设 
(二)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
(三)香港廉政文化建设
(四)北欧廉政文化建设

第三章 廉洁政府的组织建设
一 国家反腐机构——廉洁政府的“卫道士”
(一)钟馗捉鬼的故事
(二)现代版的钟馗
二 中国古代廉洁政府组织历览
(一)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
(二)中国古代的监察官员
三 中国近现代廉洁政府组织概要
(一)晚清政府廉政机构
(二)民国时期廉政机构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反腐机构
四 当代廉洁政府组织建设
五 国外廉洁政府机构介绍
(一)廉政机构概览
(二)香港廉政公署
(三)新加坡贪污调查局
(四)美国廉政机构
(五)西欧国家的廉政机构
(六)亚洲其他国家的廉政机构
(七)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廉政机构
(八)大洋洲国家的廉政机构
(九)国外民间组织参与反腐败的主要形式

第四章 廉洁政府的制度建设
一 廉政制度——廉洁政府的“骨架”
(一)制度对反腐败的作用
(二)切实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二 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变迁
(一)监察制度
(二)官员问责制度
(三)官员考核制度
(四)审计制度
(五)科举制度
三 中国近现代廉政制度沿革
(一)近代廉政制度沿革
(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廉政制度
四 当代廉政制度建设
(一)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实践
(二)当代廉政制度建设的成就
(三)廉政制度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五 国外廉政制度借鉴
(一)美国廉政法律与制度
(二)新加坡廉政法律与制度
(三)香港廉政法律与制度
(四)北欧国家的廉政法律与制度
六 学习型政府
(一)建设廉洁政府,必须打造学习型政府
(二)建立学习型政府的学习机制 
(三)建设思考与反思的学习型政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