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张国焘/中共一大代表丛书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864401
  • 作      者:
    张树军
  • 出 版 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树军,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研究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参加《中国共产党历史》首卷、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著作编写统改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批’人才”“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称号。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共一大代表丛书》经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定,于1997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首版,时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惠和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静如担任主编。该丛书收录了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传记,这些代表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丛书中《毛泽东》《张国焘》《刘仁静》等9位传主的传记是当时国内出版的首本完整的传记(分别是45万字到20万字不等)。丛书面世20多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赢得众多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令人痛惜的是,丛书的两位主编已经分别于2003年和2016年仙逝。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历经辗转,我们分别和各册传主的作者或家属取得联系,请他们对书稿内容进行充实、文字进行完善、史实进行校订,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再版发行。
展开
精彩书摘
  《张国焘》:
  汇集在天安门广场的各校学生共有3000多人,他们手里拿着各种颜色的小旗,上面写着“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宁为玉碎,勿为瓦全”“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前一天晚上谢绍敏用鲜血书写的“还我青岛”四个大字,也悬挂在天安门前,望之触目惊心,使整个会场的气氛更为悲壮。学生们有的喊口号,有的发表演讲,慷慨激昂,热烈异常。
  北京政府教育部闻讯后,急忙派人赶来阻拦,被学生们严词拒绝。既而大总统徐世昌又命步军统领李长泰、警察总监吴炳湘先后来到天安门广场,要学生们立刻解散。学生们见军警环立,怒不可遏,遂高呼口号,准备搏斗。军警见状,便撤回去报告了。
  冲破军警的阻拦后,集会宣布开始。北大学生代表登上摆放在华表前的一张方桌,宣读了由许德珩事先起草好的《北京学生界宣言》。接着,各校学生纷纷发言,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卖国行径。在这次集会中,邓中夏、黄日葵、张国焘、高君宇等起了核心作用,北大学生许德珩、罗家伦、傅斯年、段锡朋等也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集会结束后,开始示威游行。沿途散发了由罗家伦用白话文起草的传单1万多份。游行队伍出中华门后,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迸发。当行进到东交民巷西口时,被中国巡捕阻拦。学生们遂派代表将事先准备好的英文《说帖》送往美国使馆。在送往英、法等国使馆时,遭到拒绝。被阻于东交民巷西口的3000多名学生,已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多小时,如今又见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能自由通行,个个义愤填膺,怒火满腔。于是,大家决定去找卖国贼曹汝霖算账。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西口往北走,经富贵街、长安街、东单,再往北折,经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大羊宜宾胡同来到赵家楼曹宅门前。此时已是下午4时半了。
  这天中午,大总统徐世昌在总统府宴请刚从日本归来的章宗祥,曹汝霖应邀出席作陪。席间,传来了学生示威游行和要求惩办卖国贼的消息。宴会结束后,有人劝他俩暂避一时,但他们却毫不介意地于下午2时半回到赵家楼曹宅。
  愤怒的学生见曹宅大门紧闭,门前又有几十名警察守卫,更是怒火满腔。学生们一面高呼口号,一面与警察说理。几个学生乘机爬进去,从里面把门打开了。外面的学生见门已打开,便蜂拥而入。学生冲人曹宅后,首先进入前面大厅。见厅内空无一人,一怒之下,将厅内的一些家具抛出窗外。随后,穿过花园,进入内厅,碰上了章宗祥和一名日本记者。学生们见到章宗祥,怒不可遏,将他痛打了一顿。章躺倒装死,后在日本人的保护下逃到同仁医院住院治伤。
  这时,曹汝霖躲进一小房(箱子间),未被学生发现。寻不见曹汝霖,学生们气愤异常,有的学生在内宅放了一把火,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随后,张国焘和几位同学让各校学生整队回校。于是,学生们渐渐散去。
  曹宅起火半小时后,大批军警赶到,逮捕了尚未散去的32名学生,并派车把曹汝霖及其家属送往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学生被捕后,受到虐待和凌辱。
  5月4日晚,在军阀政府密谋对策的同时,北京各学校的学生也在开会,讨论如何营救被捕同学和继续坚持斗争的问题。蔡元培参加了北京犬学的学生大会,他同情学生的爱国行动,但劝学生不要罢课,并保证全力设法营救被捕学生。北大学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决定联络各校学生实行罢课。当晚,北京大学学生干事会宣告成立,下设总务、文书、交际、会计、庶务、纠察、讲演等股,上百名学生骨干参加干事会的工作。张国焘被推举负责讲演部的工作。
  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学生实行总罢课。下午3时,各校学生又在北大法科礼堂召开了联合大会。北大学生干事会负责人段锡朋主持会议,并报告了上午各校代表会议关于营救被捕同学的办法,以及怎样坚持罢免曹、章、陆等卖国贼的要求。学生们情绪激昂,纷纷发表演说,慷慨捐款。北京十几所学校的校长也出席了大会,并且组成了以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准备营救被捕学生。大会以后,北大和高等师范的代表共同起草了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的组织大纲,并和中等以上学校的代表进行了联系。
  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会内分设评议、干事两部,评议部负责决议事项,干事部负责执行议案。评议部的评议员由每校出两人担任,干事部则委托北大学生干事会代理。联合会的会址设在马神庙的北大理科。由于张国焘负责北大学生干事会的讲演工作,因此,事实上他也成了学生联合会中讲演工作的负责人。
  北京学生罢课提出的要求,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社会各界一致反对北京政府逮捕学生、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行为。消息传到各地,举国震动。天津、上海等地的学生和社会各界纷纷发出通电,坚决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强烈要求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北京学生的罢课,全国各界人士的声援,使北京政府感到恐惧。而且“五七”就要来临,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一天北京和全国各地都要召开国民大会。在这种形势下,北京政府不得不考虑释放被捕学生。5月6日晚,警察总监吴炳湘向蔡元培等提出,在实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释放被捕学生。这两个条件是:(一)明日不许学生参加群众大会;(二)各校在明日一律复课。蔡元培等人答应了这两个条件。在蔡元培等的劝说下,学生们于5月7日晨复课。同日上午,被捕学生获释返校,受到各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同学们情绪激昂,热泪盈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故乡时光
家世
乱世求学
中学时代

第二章·燕京问道
北大学子
在五四运动中
学业与学运之间

第三章·建党前后
为建党而奔走
中共一大主持人
在中央局
从二大到三大

第四章·在大革命风暴中
被捕入狱
重返中共中央
在国共合作的漩涡中
北伐时期

第五章·危急关头
从“四一二”到“七一五”
南昌起义
上海的地下生活

第六章·莫斯科岁月
出席中共六大
在中共代表团工作
中大风波
回国前后
……

第七章·在鄂豫皖根据地
第八章·从鄂豫皖到川陕
第九章·长征路上(上)
第十章·长征路上(下)
第十一章·走向深渊
第十二章·悲凉的后半生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