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6458
  • 作      者:
    董小林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董小林,生干1956年,长安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建设项目经济与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的研究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出版专著《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评价》、《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公路建设项目全程环境管理》;主编《环境经济学》国家级规划教材;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近年来,对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建设项目社会环境评价、环境社会学应用研究等进行了深入探索。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正确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提出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学科体系.系统研究了1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环境保护与社会组织,环境保护与社会保障、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保护与城镇化、环境保护与农村建设、环境保护与新型工业化.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环境指标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特别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重视社会科学的实际应用.重视把社会科学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紧扣我国的国情以及环境社会学实际研究状况.建构了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的框架体系.以实现环境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贯通。
展开
精彩书摘
  2.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一般是指那些在人类开发利用后,储量会逐渐减少以致枯竭,因而不能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3.恒定资源
  恒定资源是指那些被利用后,在可以预计的时间内不会导致其储量减少,也不会导致其枯竭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对于环境科学而言,恒定资源是组成环境的要素,但不是环境法规定的要保护的环境对象。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从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可知,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气、水、土地等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它们构成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所以两者是有联系的。但是,自然环境是指在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而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可利用的角度定义的,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开发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的自然物质。因此,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
  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结果,一般把环境影响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污染,或称污染型影响;一类是资源破坏(引起自然资源数量减少),或称资源破坏型影响。与其对应的环境要素可分为三类,如图1-2所示。第一类是仅产生污染型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声、振动、辐射等。第二类是既可以产生污染型影响又可以导致资源破坏型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水、土壤、大气等。这一类环境要素在环境污染的同时伴随着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如某些地区出现的水质性缺水就是例证。第三类是仅产生资源破坏型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森林、草地、野生生物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概述
第二节 环境科学概述
第三节 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综述

第二章 环境社会学总论
第一节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环境社会学的学科体系
第三节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第五节 环境社会学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
第一节 环境问题
第二节 社会问题
第三节 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社会组织
第一节 社会组织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政府和企业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非政府组织

第五章 环境问题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节 环境社会保障
第三节 建立环境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

第六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与人口问题
第二节 资源与资源问题
第三节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第八章 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
第一节 环境意识
第二节 环境教育概述
第三节 环境教育的分类与内容
第四节 环境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第九章 环境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环境文化
第二节 环境文化建设
第三节 环境文化与生态文明

第十章 环境保护与城镇化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
第二节 城镇化产生的环境问题
第三节 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与新型工业化
第一节 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第二节 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

第十三章 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建设项目概述
第二节 环境评价概述
第三节 建设项目社会环境评价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第一节 公众参与概述
第二节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第三节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要素
第四节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运行机制
第五节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保障机制

第十五章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指标体系
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
第二节 环境指标体系概述
第三节 环境指标综合体系
第四节 综合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指标

第十六章 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环境友好型社会概述
第二节 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