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1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1060
  • 作      者:
    黄卫平,汪永成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1辑)》是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主编的系列学术出版物,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研讨中国社会政治改革和发展与变迁的重要学术平台。《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1辑)》关注中国政治发展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建立在广泛实证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成果。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1辑)》从整体架构上分为“社会管理与创新、政策分析与发展、政治建设与改革、反腐败与问责、港澳台政治与行政”五个专题,具体内容涉及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社区治理改革的经验模式与比较,医疗、房地产以及社会组织的政策分析,律师参政和业主维权,网络反腐与行政问责等。《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1辑)》旨在对变动中的中国社会政治进行宏观解析与微观观察,从理论上阐释其内在的逻辑与意义,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证性、理论性和创新性,对于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党政领导干部决策也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如何理顺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按照“居站分设”的理念,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委会是合作伙伴关系,二者共同完成社区事务。而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这两个组织之间常出现遇事相互推诿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分设的社区尤为突出。在“居站分设”体制改革之初,对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的主要职责有划分,但彼时的制度安排更多是强调二者的职能“分离”,对如何协作却没有明确的规章可循。实践证明,在社区层面存在一些无法清晰归属是行政事务还是社区事务的事项,另外,在实际的社区工作中无论是行政事务还是社区事务最终都会借助人情化的私人方式来完成。这样一来,二者的工作就有交叉重叠的部分。目前的现实是,需要协作的事项落实得如何要依赖工作站站长和社区居委会主任之间私人关系的好坏,并没有相应的机制来协调或者加以明确。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协作是下一步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如何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机制。从体制设计上看,“居站分设”解决了居委会行政化问题,但由于社区内需要落实的行政事务并未随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而减少,且有些行政事务的落实仍需要居委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居站分设”后的居委会并不轻松。笔者认为,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机制可以有效为社区减压,激发活力,并能防止社区重新行政化。2013年初,深圳宝安区发文提出探索建立社区工作站行政事务准入制度,意在理顺政社关系,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但截至目前,实践层面和学术界都缺乏对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的关注。今后,如何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机制、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来理顺基层社区管理体制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
  第三,如何使居委会功能再生。从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到社区制的社会转型使居委会角色和地位经历了“由边缘到中心,再由中心到逐步边缘化”的过程。当前居委会在基层的角色复杂而尴尬,面临多重两难困境:制度与现实、自治与行政、利益表达与基层维稳之间的矛盾与张力使居委会陷入发展危机。居委会功能衰落与角色失调成为社区体制建设的瓶颈,因此居委会如何发展下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居委会去行政化之后,之前所附带的行政资源也随之转移,导致居委会行政触角被切断、社会末梢又无力延伸的局面。在深圳,有些社区居委会如鱼得水,较好发挥了居民自治功能,但多数社区居委会平凡无奇甚至不为居民所知。因此,居委会的功能再生是一个仍未解决的问题。
  ……
展开
目录
社会管理与创新
社会管理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管理改革中的“深圳经验”:系统性回顾与反思
“后单位制”时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整合的困境——一个框架性的分析
社会管理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与改革取向
告别科层?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变迁及其困境
居委会治理能力与社区参与——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政策分析与发展
政策试点是如何进行的?——对于试点一般过程的描述性分析
国家建设、合作医疗与共同体认知: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过程研究
深圳小产权房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市乡镇管理体制暨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报告
基层社会组织发展中政府监管的问题与优化对策——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个案

政治建设与改革
中国为什么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政绩竞争与地方政府的跟风——以“大跃进”时期《人民日报》为切入点
“积极公民”:律师参政的行动逻辑与政治影响
消极候选人:城市社区选举中的陪选现象剖析
有缺陷的政党?——海外学者论列宁主义政党的脆弱性

反腐败与问责
海外中国腐败研究文献述评
我国网络反腐的特征及对策——基于52个网络反腐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
中国的公众问责:发展、成效与环境

港澳台政治与行政
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变与不变
党权弱化与台湾地方自治的突破——从国民党中央权力结构变化切入(1972-199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