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经今悟:绍华耄期沉思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30677
  • 作      者:
    陈绍华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绍华,浙江宁波人氏。读初中时,适逢战乱而辍学。早年曾以学徒身份受雇于布庄,后以职员身份工作于绸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陈先生只身前往香港,创办宝通华行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初以与中国内地及日本贸易为主。
展开
内容介绍
  陈公绍华先生,浙江宁波人氏。读初中时,适逢战乱而辍学。早年曾以学徒身份受雇于布庄,后以职员身份工作于绸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陈先生只身前往香港,创办宝通华行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初以与中国内地及日本贸易为主。七十年代后,陈先生开始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渐成闻名遐迩的商海巨子,并由此成为中美间大规模直接贸易的开拓者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经络学说大致创立于先秦时期,在《史记》、《吕氏春秋》及《庄子》等古籍中均有所记载。对经络学说的全面论述,首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有大量篇幅专论经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灵枢·经脉》篇。
  《素问·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此乃对女子生长发育、由生至老不同阶段生理特征的描述,其间不乏经络气血盛衰之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气候变换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强调天人相应,理论广阔深邃。他如该书《六节藏象论》、《气交变大论》等篇,均将季节、气候、地域、人体等视为一体,借此探究天人关系。论中所言“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上应太白星”(《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这些观点用现代科学知识去对照,实属不可想象。岁星、太白星与民众易患何病,能有关联吗?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汉帛书。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数百年。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两部专论经络的医学帛书(另有《五十二病方》、《脉法》、《阴阳脉死候》、《杂疗方》、《养生方》、《胎产书》等医书)。
展开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古经今悟·卷上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经络概况古说
一、经络系统
二、经络流注
三、经络溯源

第三章 经络理论思考
一、若干思考
二、随想片断

第四章 经络新解摘要
一、磁性通经
二、经脉、络脉、孙脉、毛脉在磁性上的差别
三、磁性通经的过程
四、共振
五、胚胎磁性通经与胎儿的形成
六、循环、磁流及针法
七、针、灸、磁的功能和穴位
八、神经、脑功能与磁性、电性
九、经脉系统与免疫调节
十、穴位、经络系统与激素的调整
十一、经脉系统与脑细胞代谢的调整
十二、痛觉、神经反射通路、丘脑认识及针刺麻醉
十三、耳壳与耳针
十四、第三系统——更复系统(CRS)
十五、经络穴位的磁流与治病

古经今悟·卷下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五位百法
第三章 唯识学之第八识
一、“十二识”释名
二、“五因”与“依止执受
三、若干领悟

第四章 唯识学之第七识——末那识
一、依转
二、记忆、回忆和变忆
三、思量
四、转识
五、相应心所
六、第七识的论据——摄决择分
七、“自我中心”的意识
八、主动与被动
九、婴儿
十、幼童
十一、青年、成年
十二、行为模式

第五章 第七识、第六识俱起的心理活动
一、美学与“心所
二、缠与欲
三、法处所摄色
四、善恶二元
五、意识与命根
六、神经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识
七、真警觉与假警觉
八、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九、意识与睡眠
十、意识与生理、病理
十一、准态和偏离

第六章 唯识学之第六识——意识
一、意识
二、意地
三、情绪
四、情绪稳定论
五、乐观和安乐
六、下丘脑与边缘系统
七、基因和心所
八、“动机”的假说
九、动机的来源——意志
十、胜解

第七章 唯识学之前五识
一、前五识的解析
二、驱迫力和欲心所
三、前五识的次序
四、熏习与修习
五、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