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48738
  • 作      者:
    曹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曹林,《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青年话题”编辑,知名时事评论员,在全国十多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作品以尖锐、理性、客观和视角独到见长。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南方周末》和搜狐举办的中国时评大赛一等奖、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举办的评论大赛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为曹林近两年来的时评文集。带着典型中青报气质的曹林用激扬而不失理性、犀利而充满情怀、尊重常识而又坚守独立的文字,对社会中种种流行的谬误进行了清道夫式的清理。对媒体消费社会情绪、民意的拳民化流氓化、自媒体中的轻信又轻疑、典型宣传中的伪道德、网愤的伪爱国主义、对腐败的过度容忍、语言腐败、专家沉沦等“流行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建设性地提炼出现代公民在新媒体时代应具备的媒介素养,避免在无意识中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陷入那些流行性的谬误中。《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得到众多业内名家的力荐,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作序。
展开
精彩书摘
  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
  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当下微博传播生态之浮躁的,非常形象,很是贴切。聋子怎么可能听到呢?哑巴怎么可能说话呢?瞎子又怎么可能看到呢?这条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传播链,在现实中却经常发生。因为,当人们被“有人看到鬼了”这种极能吸引眼球的奇闻所吸引时,就会沉迷于对奇闻的惊叹和消费快感中,而忘记去核实消息源和审视传播链,自然也就不管“鬼”原来是瞎子看到的,传到哑巴那儿然后告诉聋子的。假新闻之“鬼”就是这样产生的。
  近来一条假新闻的传播,正是“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的典型表现。某媒体报道:江苏睢宁给猪建别墅,专家称猪心情好肉质更好——竟然给猪建别墅?并且还是为了让猪心情好?这种充满奇谈怪论的新闻,自然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其实,如果细看一下报道全文并核实一下消息源,就会知道,这个“别墅”是打了引号的,并非真正耗资给猪建别墅,而是当地一家企业创新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养殖,“别墅”不过是能够变废为宝的生态猪舍。
  在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语境下,加上食品安全丑闻频发,这本应是一条塑造企业形象、推广生态理念、宣传生态养猪的正面新闻,可在浮躁的传播生态中,竞传成了一条给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带来很大压力,甚至哭笑不得的负面新闻。问题就在那个“给猪建别墅”上,很多人根本不看新闻内容,不去核实新闻源,就开始以讹传讹歪曲事实。他们将新闻标题上的一个“比喻”当成了事实,不是细看新闻作出判断,而是只看了标题,就开始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构造事实,并据此作出判断。
  有的说,在人还没有实现安居,甚至经济适用房都没得住的情况下,就给猪建别墅,这也太浪费了,纯粹是炒作——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下,这样的评论尤其能点燃公众的情绪。《青岛日报》更是在题为《“猪别墅”是让猪“心情好”,还是让领导“政绩好”?》的评论中义正词严地批评:“猪别墅”不过是个玩花样的面子工程,是个政绩样板,不过是让领导面子好,让政绩扶摇直上,给官帽顶子添加花翎而已。将造价相对较高的“生态猪舍”误读成“别墅”,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将一家企业的行为,看成是政府行为,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板子打到地方政府身上,就完全不能理解且不可原谅了。生态猪舍是企业搞的,政府有何辜?这样的指鹿为马和胡说八道,让躺着中枪的政府情何以堪?竟然分不清这猪舍是政府建的,还是企业建的,就妄言什么“政绩样板给官帽顶子添加花翎”,实在贻笑大方了。显然,这是根本没有读新闻的内容,而是只看标题就匆忙写出了评论。带着对政府先人为主的偏见就认定为“政绩工程”,殊不知,这一次摆了个大乌龙:压根儿就是一个纯粹的企业行为,与政府没有半点儿的关系。
  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传播链就是如此。一看到“江苏睢宁给猪建别墅”的标题,就如听到“有人看到鬼”的消息那样亢奋不已。奇闻消费快感中的人,是没有耐心细读新闻和核实新闻源的,不会问这消息是真还是假,不会问这个“别墅”到底是什么东西,不会问这消息是谁传播的,不会问这“别墅”是睢宁的什么人建的,不会问为什么要建这些别墅,才不管是“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的,才不管里面的专业介绍。这消息那么好玩,那么符合自己的想象,那么方便作出“政府乱花钱建政绩工程”的批判,于是,在这个浮躁的传播生态中,虚假信息和口水评论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了。
  网友不问真假地乱传,时评家不看细节地乱评,躺着中枪的那些无辜者只能暗骂一句“媒体真不是个东西”、“媒体的话还能相信吗”。媒体的公信力,就是一次次在这种浮躁的传播生态中失去的。
  媒体人要有“小三精神”
  小三过街,人人喊打——让媒体人要有“小三精神”,颇有点儿冒天下大不韪的反道德意味。不过我指的“小三精神”,绝不是时下流行的那些插足别人婚姻家庭的第三者,而是指双方当事人之外中立客观的第三方。
  记者当然别当第三者,但一定要习惯做“第三方”,也就是公正的旁观者。打个比方,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还是等在厕所外。记者的报道要做到中立和客观,自然要将心比心和设身处地,既要替厕所外的着想,也要替蹲着的着想。媒体人应该坚守的“小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媒介素养内涵。
  首先的要求是,老老实实地当“三儿”,而不是争着去当“老大”——也就是保持一种谦逊的姿态和开放的心灵,而不要自负偏执地以握有真理自居,自以为掌握着真理和真相,拒绝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提供的事实。一方面要意识到,自己的理性是有限的,自己掌握的事实是有限的,不谋求话语霸权,保持一种可能被更有理的观点、更确凿的事实说服的心理准备。
  这一点上,央视记者柴静做得非常好,“第三方”的角色扮演得非常成功!柴姑娘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她在《新闻调查》早期采访时,常用的采访句式是“但是……?”“你不觉得……?”“难道你没想到……”有人喜欢那个时期的采访方式“更短,更直接,更来劲”。后来她意识到这样的问句中包含着一种迎合公众的快。意恩仇和预设立场的自负。后来她的问句变成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不是反驳和交锋,是她也不明确什么是一定正确的,只想提供一个供人判断的可能性,人摆动一下,板结的思想土壤就松动一点,空气的缝隙就多一些。
  “有没有一种可能”的开放和谦逊,既容易形成心平气和的交流,而不是剑拔弩张的情绪升级,也为更接近真理和真相提供了一种可能。采访不是审判,对话不是质问,讨论不是攻击,要避免以“老大”自居。
  “小三精神”的第二层意思是:别“二”——也就是保持一种理性和智慧,不能因为陷于某种情绪之中而不能自拔,把自己的弱点暴露无遗。干媒体这行的,经过高等教育的熏陶,又经过媒体的选拔,有时事的阅历,多是社会精英,正常状态下不至于“犯二”。但陷入某种偏执自负的情绪之中时,就容易犯糊涂,说一些混账话,做一些糊涂的判断,不仅会闹出笑话贻笑大方,甚至引发公众强烈的反感。
  比如近来某位调查记者,就有点儿犯糊涂,陷于一种刻意跟大众闹别扭、刻意钻牛角尖、刻意唱反调的伪专业主义中。温岭教师虐童人人喊打,而这位记者偏要为此人辩护。他在微博中说:“人最容易被什么欺骗?自己的眼睛。单独看这张照片,我估计每个人都会愤怒。但是,只有了解颜艳红究竟是在什么氛围下做的这个举动,才能帮助我们抵达真相。今天采访知道,当时这位被颜艳红揪着耳朵提起来的孩子,放下来之后,笑了。”对于另一张“小朋友倒塞入垃圾桶”的照片,他称,“今天办案的警察告诉我,他们调查,现场颜艳红是把孩子放进去的,不是扔的。”
  调查记者自然应该对真相有一种洁癖,可是,这位记者却陷入了一种偏执,放大不影响事实认定的细节,混淆基本的是非。且不说“放下来之后,笑了”是单方的叙述,即使孩子笑了,并不能改变“虐待”的事实,而且这种“笑”是更可悲的,是弱势的孩子面对老师威权时无助的谄媚。苛责细节是一种从业美德,但不能没有了是非。
  “小三精神”的最后一层意思,就是不求身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记者只是一个公正的旁观者和记录者,评论员只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别出风头急于当事件的主角,别借事件的报道去炒作自己、搏上位。静默地做一个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让公众看到事实的真相,而不是记者的身影。某个热点后,公众认识了记者,却不知道真相为何,这也许是记者个人的成功,却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失败。
  ……
展开
目录
一 媒体病得不轻
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
媒体人要有“小三精神”
世上本有真相,调查者多了反没了真相
没有是非的滥情也是一把刀
“空姐被泼开水”不能成浇火的油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慈善心
“作秀”的莫须有指控和话语暴力
动辄批作秀是懒汉,中国缺真正作秀
“母亲车祸后含泪进考场”的女孩需要关怀
保时捷少女救人,请撕掉标签回归人
没有新闻,就别制造新闻
我的幸福为何别人做主
报道中那个刺眼的“非京籍”
看到这类消息模式,请警惕假新闻
反思医患关系,舆论要突破“摇摆律”
“90后”的画像,留给时间去画
有一种新闻毒瘤叫黄色标题党
一事当前习惯站队,不适合当记者
标签泛滥的结果是新闻的退化
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
别等极端事件发生后才故作震惊

二 大众的屁股可以摸
面对多数人时考验媒体勇气与宽容
我们不能失去表达快乐的能力
批判“极端主义”,也要反思现实土壤
那些以追求真相为名的窥探暴力
克制对乞讨者的不舒服感,是一种文明
警惕自己的期待
有一种“高兴”叫没人性
对不起,我也曾是丑陋的抢道者
“不让座就扇耳光”与正义的火气
“茶水验尿”的正义幻觉
面对宰客的三亚,不惯这臭毛病
极端个案不要贴上医患冲突标签
医患对立困局只有信任能解
“八毛门”医患言和,还缺媒体道歉
遏公共场所暴力须先减社会戾气
排外主义和地域歧视的网络阴魂
公务员热可能是一个伪问题

三 被夸大的自媒体
自媒体是一个被夸大的概念
为何微博带来的不是交流而是撕裂
顺微博者得和谐,逆微博者失公信
微博对官员不是技能而是民主素养
“因言治罪”的网络邪气该清除
官方融入微博需有挨骂的准备和耐心
官博无须潜水,缺席必然挨骂
微时代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微进步
假新闻是微博政治的阿喀琉斯之踵
当网媒跟屁虫,传统媒体只有死路一条

四 爱国不是耍流氓
严惩打砸,爱国不是流氓的庇护所
无法回避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有一种“爱国”比“卖国”丑陋万倍
别把加藤嘉一当成日本政府
压倒国产奶的永远不会是“过度质疑”
爱国还是爱孩子,谁制造了这个两难
臆想和夸大的“瓷器爱国主义”
“理性爱国主义”:垄断理性符号的霸道
你有权以消费爱国,但无权绑架别人

五 道德重建不装逼
捧上神坛的感动,反让人望而却步
“失真”是比“缺德”更大的社会危机
节制使用“最美”,防范道德浮夸
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久违的“从我做起”,失落的自省美德
拯救社会道德,从唤醒职业精神开始
读懂了雷锋的快乐,才读懂了雷锋
偶像雷锋的成功可以复制
面对未受伤的救人者,此处必须有掌声
不捐奖金的吴菊萍,给了媒体一个冷脸
有机食品最能考验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中国难道正在进入“互害型”社会
干什么不像什么,缺少职业精神的中国人
“不扶老人”的理由也许并不那么堂皇
道德需要内省,无须臆造外国人眼光

六 官不聊生不是梦
权力别逼着民众过愚人节
不关心空气政治,只关心空气质量
“抢吃政府食堂”不过是个整人借口
同吃一碗饭比纳入政绩考核更靠谱
求求你,让公务员先加薪
你是我养的
谣言可以辟,人心难以收
神秘成就“天上人间”的神话
永远不要让一个信仰法律的公民绝望
面对贪腐,政府应在切割中拒绝绑架
当追责缺席,每一次反思都是一场幻觉
无法指望一个赌徒做对民生选择题
要钱不要命,因为要的是别人的命

七 你们全家都是砖家
“胡喷的经济学家”已成一大公害
校友捐赠面前,富翁政要只是浮云
柳传志不要过度低估民众素质
我们有烟草院士,却没有地沟油院士
姚明面前,无比矮小的中国大学
40岁时还记得董藩的学生有木有
“趁灾加价”板子不能都打司机身上
免费不是错,人为添堵才是祸
“高房价控人口素质”后的野蛮与霸道
迎合媒体传播需求的“取消经适房论”

八 反腐不能适度容忍
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无解
尊重民众反腐要求,拒绝反腐空喊口号
谁有资格嘲笑河南交通厅长“前腐后继”
财产不公开,官员浑身都是敏感词
办案阻碍谁的“经济发展”
不要过度迷信官员财产公示制
这一次实名制和申报制又出了洋相
给网络纪委颁一枚大勋章

九 别再假装摸石头
思想解放首先应去“西方价值观”标签
执政党不能当标题党
做改革的打鸣鸡,更要做看门狗
“改革到官为止”的坏印象需正名
改革须争先恐后,而不能比下比烂
改革有雷区,讨论无禁区
超阶层的代言,弥合改革的分歧和隔阂
车改每进一步,都需来自异体的推进力
每一次对焦虑的诉说都在渲染焦虑
“农民工需缴个税”是一个缺德的伪问题
自吃顿饭始,中国需一场阶层融合行动
长假的不快乐,源于失去慢的能力
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和风景
癌症一代

十 文字是怎样游戏的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维稳”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
“大学校长”别成下一个被毁的称呼
一路平安,别把春运说得太悲情
“占了国家多少便宜”的流行语在风中飘荡
告别以体制内外分人站队的旧思维
处处都是“不讲理”
“垃圾处理厂”可以不是敏感词
“恶意炒作”是一个莫须有罪名

十一 拉黑真相是做梦
有些事,无法假装看不见
记者无力,则国民无力国家无力
仅给官方结论,不叫信息公开
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说服力的证据
“打骂记者”与媒介素养培训的困境
有一种“黑名单”是一种光荣
“老百姓骂娘”不是洪水猛兽
总把报道当举报,让记者情何以堪
这个记者节,争取不写假新闻的权利
宣传部长的心思你永远都别猜
新闻发言人是怎么异化成阻访者的
永别把“拒不回应”当媒体应对技巧

附录一:答母校新闻学院学生报刊记者问
附录二:给北大新闻学院学生们的一封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