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8分钟是什么概念?我们可以与2003年美国城市职一住分离的情况做一个比较,2003年美国大概的通勤时间是38分钟左右。从时间上来说,刚才介绍香港是40多分钟,确实非常高,美国2003年和2005年通勤时间最高的城市都没有超过40分钟。这就是2005年美国公布的数据,费城地区的通勤时间是38.3分钟,纽约地区是34.2分钟,从《亚洲周刊》发表的文章里面对亚洲城市的统计,可以看到对香港的统计时间是30分钟,我不知道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北京的数据是45分钟,也有一些差异,但是至少可以从这里看出北京通勤的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从时间上来说。
我们进一步可以把通勤时间偏长的人群的比重做一个分析,我们看到在北京这个人群大概小于30%,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大概也就是35%左右。这里是美国的一个数据,在通勤时间前10位的数据当中,通勤时间在90分钟以上的比例,在北京可以看出是7.7%,说明它的通勤时间是比较长的,也说明通勤时间偏长的比重比较高。我们比较的是北京市的各个区县,北京的一些郊区城镇,如天通苑、回龙观这两个大型居住社区就是60多分钟。第二个比较是根据它的就业人群.在调查的时候也调查了他们的就业地点,我们看到在卫星城镇周边地区就业的人群,他们的通勤时间相对比较短。
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来说还是从中心向外扩展的情况。这是就业的人群,在城中心地带就业的人群,实际上比在周围的近郊区或者说核心区边缘地区就业的人群,其通勤时间更长。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城市内部交通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交通工具选择的问题。这是对于通勤时间的描述。
对于通勤的距离,我这里算出来的直线距离是5.87公里。用直线距离来衡量通勤,对北京这样一个大的都市来说,考虑到郊区之后差异会比较大。因为我们知道郊区的路直线通行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城市中心区直线通行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我把这个结论摆在这里,由于时间的原因就不展开说了。也存在着中心区向外围的扩展,同时存在着南北的差异。
空间匹配主要采用的是集聚的分析方法。我们看这些点,通过集聚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到与北京市的就业率是比较接近的。这是居住地,有一些叠加,在一些区域存在着明显的集聚,一些明显有大量居住区的地方,却没有重叠的就业机会,这也是一个原因。对于居住地我们更多使用外来通勤比例的方法。我们对不同区县外出通勤的比例也做了一个比较,对比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是街道一级、这是城心区,以街道命名的为城市新区,以乡镇命名的我们称之为郊区。
我们现在希望从宏观的方面对影响因素做一个分析,但是宏观的分析主要是一些定性的研究,我希望在空间结构方面做一些深入的分析。我们说到北京城市历史演变,经过几次大的发展,职一住格局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职一住结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近几年从居住变迁的角度,也有很多的研究。原因当中有一个是住房制度的改革,还有一个是产业政策的调整,上海这几年大量的工厂外迁对此有很大的影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