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理学评论.第三辑,空间行为与规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84727
  • 作      者:
    柴彦威[等]主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地理学评论》第三辑与前两辑相比有点变化,不再与人文地理学沙龙有关;但在贯彻《地理学评论》的初衷上却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坚持以理论与方法论的讨论为主,坚持立足学科前沿,主要以会议纪实的形式,等等。本辑即是第三次与第四次空间行为与规划会议的纪实。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旨在促进中国城市空间行为研究的发展,扩大行为论方法的社会影响,探索行为研究在规划与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该研究会已举办五次研讨会,聚合了一批感兴趣的学者,成为行为论方法研讨的重要学术平台。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个38分钟是什么概念?我们可以与2003年美国城市职一住分离的情况做一个比较,2003年美国大概的通勤时间是38分钟左右。从时间上来说,刚才介绍香港是40多分钟,确实非常高,美国2003年和2005年通勤时间最高的城市都没有超过40分钟。这就是2005年美国公布的数据,费城地区的通勤时间是38.3分钟,纽约地区是34.2分钟,从《亚洲周刊》发表的文章里面对亚洲城市的统计,可以看到对香港的统计时间是30分钟,我不知道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北京的数据是45分钟,也有一些差异,但是至少可以从这里看出北京通勤的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从时间上来说。
    我们进一步可以把通勤时间偏长的人群的比重做一个分析,我们看到在北京这个人群大概小于30%,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大概也就是35%左右。这里是美国的一个数据,在通勤时间前10位的数据当中,通勤时间在90分钟以上的比例,在北京可以看出是7.7%,说明它的通勤时间是比较长的,也说明通勤时间偏长的比重比较高。我们比较的是北京市的各个区县,北京的一些郊区城镇,如天通苑、回龙观这两个大型居住社区就是60多分钟。第二个比较是根据它的就业人群.在调查的时候也调查了他们的就业地点,我们看到在卫星城镇周边地区就业的人群,他们的通勤时间相对比较短。
    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来说还是从中心向外扩展的情况。这是就业的人群,在城中心地带就业的人群,实际上比在周围的近郊区或者说核心区边缘地区就业的人群,其通勤时间更长。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城市内部交通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交通工具选择的问题。这是对于通勤时间的描述。
    对于通勤的距离,我这里算出来的直线距离是5.87公里。用直线距离来衡量通勤,对北京这样一个大的都市来说,考虑到郊区之后差异会比较大。因为我们知道郊区的路直线通行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城市中心区直线通行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我把这个结论摆在这里,由于时间的原因就不展开说了。也存在着中心区向外围的扩展,同时存在着南北的差异。
    空间匹配主要采用的是集聚的分析方法。我们看这些点,通过集聚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到与北京市的就业率是比较接近的。这是居住地,有一些叠加,在一些区域存在着明显的集聚,一些明显有大量居住区的地方,却没有重叠的就业机会,这也是一个原因。对于居住地我们更多使用外来通勤比例的方法。我们对不同区县外出通勤的比例也做了一个比较,对比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是街道一级、这是城心区,以街道命名的为城市新区,以乡镇命名的我们称之为郊区。
    我们现在希望从宏观的方面对影响因素做一个分析,但是宏观的分析主要是一些定性的研究,我希望在空间结构方面做一些深入的分析。我们说到北京城市历史演变,经过几次大的发展,职一住格局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职一住结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近几年从居住变迁的角度,也有很多的研究。原因当中有一个是住房制度的改革,还有一个是产业政策的调整,上海这几年大量的工厂外迁对此有很大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问研究的三个前沿——生活质量、社会公平和低碳社会
基于行为分析的规划策略
基于手机用户的个体时空行为数据获取方法
时空行为数据的获取及基于GIS的可视化处理方法
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生活时空关系
社会空问分异的新视角,
基于日常活动的北京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与社会公平研究
基于活动—移动时空可达性的城市社会公平研究

第二部分 迁居行为与居住空间
城市更新中居民行为因素的分析
北京市居住用地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分析
城市宜居性的实体空间与行为空间评价及其影响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日本海外移民的动态研究
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选择与居住分异研究
北京住宅市场分析
广州的跨国城市主义——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研究

第三部分 通勤行为与职—住空间
职一住空间错位研究中的“空间—行为—制度”框架
香港郊区化与交通行为的变化
基于通勤行为的北京市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研究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与冗余通勤——上海和广州的对比研究

第四部分 购物行为与消费空间
上海市外来人口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休息日与工作日居民购物时空间决策因素及差异比较
上海市商业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南京东路消费行为空问特征变化研究——2001年与2007年的比较
供给与需求:广州中心城区医疗设施的空间配置研究
基于时问地理学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

评议与讨论
第三次空间行为与规划会议(2009年1月于同济大学)
第四次空间行为与规划会议(2009年10月于北京师范大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