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态旅游基本理论
1.1 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1.1.1 生态旅游的兴起
虽然旅游活动古已有之,但对旅游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仅有100余年历史。多学科的介入和发展演化,为旅游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邹统钎等,2008)。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旅游业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梁慧,2007)。为了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生态旅游应运而生(程占红和张金屯,2001)。
其实,生态旅游的根源性观念和实践远早于生态旅游概念本身。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早出现在1965年,即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的“生态性旅游”(李俊清等,2004),这是生态旅游的雏形。
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先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段永惠和王丽娟,2004),1992年**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称生态旅游为“促进保护的旅行”(魏湘岳,1995),此后,生态旅游的理念深入人心。
1.1.2 生态旅游的发展
*早的生态旅游客体一般是指自然旅游资源,特别是受干扰比较小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后来生态旅游的客体从自然旅游资源外延至人文旅游资源(田里和李常林,2004)。生态旅游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旅游活动(杨国良,2010),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做出了定义(表1.1)。
表1.1 生态旅游代表性定义一览表
生态旅游是一种能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需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管理与服务、旅游消费等方面实现全面生态化。
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在旅游体验的丰富程度、旅游行为、旅游资源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1.1.3 生态旅游的原则
在实际应用中,界定一种旅游是不是生态旅游,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
(1)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要考虑旅游环境及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及承载能力,防止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有效手段,保障旅游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旅游既要考虑当地社区的利益,又要顾及旅游投资者的利益;既要保证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又要确保旅游体验的质量。
(3)社区参与。通过适度开发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和旅游地共同发展(严力蛟,2007)。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应保证当地社区居民有正常而有效的参与渠道,调动当地居民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1.2 生态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过程,人类“反自然”的社会—经济—消费生活,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人类正面临生态危机和资源告罄的局面。人类开始反思和总结教训,关注生态环境、自然界、资源的合理使用,关注自然界的价值、权利和发展。这个转向,是一个新时代的人类文明的转向,是哲学荒野的转向,表明人对自然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张建萍,2008)。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因此,环境伦理成为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生态旅游环境伦理将人与自然、生态、旅游三者密切地联系起来,把道德关怀扩展到各种非人类存在的物身上,人类必须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利”。
1.2.1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1.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就是“天人合一”,这在《易经》《庄子》中有系统的体现。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与西方当代生态环境伦理的主流思想(大地伦理观)的基本含义殊途同归。
(2)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天行有常。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之上,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
(3)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天道生生。“天道生生”指一切事物生生不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一定规律性,儒家还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时禁。中国古代对这种自然和生命的节律十分敏感并有各种禁令,其中的“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则可视为基本的原则。
2.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
《老子》通过自然之道、自然之理来讲政治。老子所创立的“道”,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宇宙、自然本是混沌同一的,人类社会应该回到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中去。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和庄子都强调自然秩序,主张“道法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可以改造自然。
(2)万物平等自化。万物没有亲疏贵贱之分,这是道家温和的生物平等主义,即“物格(所有动物、生命及事物)平等”。
(3)按自然原则生活,体验真实生命。道家提出了对人的生活方式的主张和*特的人格思想。人类应把自己视为自然万物的平等一员,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不以主宰者自命,不以优越者自居,不致力于榨取自然。
(4)节制物欲。节制物欲是为了防止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道家希望人们预先防范,从有可能引起物欲的方面就开始进行节制。
1.2.2 西方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发展
西方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 伦理观产生前的“回归自然”思潮
18世纪以后,人类生存开始由“未区分态”走向了“区分态”,在对自然的不断享用和征服中,试图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但人类慢慢地开始反思。卢梭认为“自然的道路就是幸福的道路”,强烈要求人类“回归自然”,“按照自然而生活”,“按照自然的道路前进”。在这个人类“区分态”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常被扭*至极端状态,人们要求回归自然,实质上是一种人性和人类自我的回归,这种原始的回归思想对生态环境伦理观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田里和李常林,2004)。
2. 萌芽时期
20世纪40年代末,生态环境伦理观思想萌生。生态环境伦理观所表达的是一种基于生命需要的生存意识,环境被视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栖息地。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有道德规范,人类应尊重和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1)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被认为是生态环境伦理观先驱,20世纪40年代后,其用诗化的语言和抽象的思辨,提出了“拯救地球”的主张。
(2)奥尔多?莱昂波尔德。莱昂波尔德被称为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奠基人,其至理名言是“像一座山那样思考”:山虽无法进行思考,但是山的存在所体现的却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岩石、土地间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莱昂波尔德因其“大地伦理观”理论,被公认为是生态伦理观或环境伦理观的奠基人(田里和李常林,2004)。
(3)蕾切尔?卡逊。卡逊是美国著名女海洋生态学家,其把环境问题引入社会界,让人们用一种环境伦理观态度来约束自己,尊重自然权利。卡逊因此获得全美野生动物联盟的*次“保护主义年度奖”,被誉为“20世纪的斯托夫人”。
(4)阿尔贝特?史怀泽。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观思想主要阐释了敬畏生命的善恶定义、敬畏生命伦理观的原则、敬畏生命伦理观的目标,并将伦理的范围扩大到一切生命,要求人对一切生命承担保护责任,以伦理观的态度关爱生命,因此被人们看作是环境伦理观的另一奠基人(田里和李常林,2004)。
3. 定位时期
生态环境伦理观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在学科领域中获得应有地位。联合国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次大型人类环境会议所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及《只有一个地球》,被称为生态环境伦理观的框架结构和重要基石。
1.2.3 生态旅游应遵循的环境伦理观的原则
1. 实现生态旅游代际间的利益公正
生态旅游所依赖的资源既是当代人的,也是后代人的。当代人不能为满足自身或当前利益无节制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应把代内不应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留给后代去开发和享用。
2. 实现生态旅游代内的利益公平
当代人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和生态旅游资源,人类应共同承担维护和保护地球的责任,共同承担化解生态危机的神圣使命,实现人类代内的利益公平。
3. 实现“人-地”公正
人类和大自然应保持一种公正关系,生态旅游开发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维护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
1.2.4 生态旅游中环境伦理观的规范
1. 合理、健康的旅游消费
生态旅游消费应该文明化、无害化,消费的行为应该有合理、健康的道德规范,要反对那些不合理和不健康的消费行为。
2. 控制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容量超载是导致旅游景区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控制生态环境容量的关键是做好生态旅游地合理容量的评价工作,其中*佳人均占有空间标准值是关键指标。
3. 适度发展
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要适度利用生态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主要注意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再利用,少排放(田里和李常林,2004)。
1.2.5 可持续旅游
1. 可持续旅游发展
人类的“发展”不仅受制于经济和社会,还受制于地球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人类的活动只有限制在地球环境和资源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的发展才有基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不同学者将其引入自己的研究中,赋予其一定的含义。1987年,联合国第42届“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布伦特兰报告》(鲁小波,2010)。这个报告在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公认(田道勇,1996)。报告中提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要素:一是“需要”,二是“限制”。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特别强调环境和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严力蛟,2007)。
可持续旅游的理论来源于可持续发展思想,198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次明确而正式地提出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口号(邹统钎等,2008)。
2002年被确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并通过了《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国内学者提出的“可持续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都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协调(牛亚菲,1999)。
2. 可持续旅游的原则
可持续旅游的实质包含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个方面的含义。可持续旅游*基本的原则是“环境限制性原则”,它是实现可持续性的前提。可持续旅游的中心原则为“经济持续性”,要求从经济效益的标准出发,实现旅游经济收益的持续性增长。
3. 可持续旅游的关键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约束问题。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经济承载力、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等方面(吴净利和李好好,2003)。经济承载力指适合用于建造旅游设施的土地数量及这些旅游设施的*大综合接待能力;生态承载力指生态环境自恢复能力所允许的*大游客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旅游环境的对外吸引力减弱的前提下,所能吸纳来访游客的*大数量;社会承载力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社会公众的生活和活动受到不可接受的影响的前提下,所能接待来访游客的*大数量。
4. 可持续旅游的衡量标准
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可用社会发展、旅游经济、环境保护三个标准来评价(牛亚菲和王文彤,2000)。社会发展标准指旅游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