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影响 动物学家们已经证实,人类的行为可以上溯到猿和猴的时期,或更 久远以前。当公猴们为争夺猴王地位而使用计谋和暴力时,国内政治出 现了。当猴群之间为争夺食物和地盘而开打时,国际政治显现了雏形, 而且已经带有了浓烈的地缘政治色彩。 地理是影响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最古老、对后代影响最 大的文明都起源于北半球。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 和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源头不仅仅在黄河流域)都在北纬30度到40 度之间的温带。希腊、波斯等古文明也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彼此之间 是相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通过巴勒斯坦连接,犹太人的祖先就在这片 土地上发展了一神教。在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之间有波斯,查拉图斯 特拉的故乡。因此,从尼罗河到印度河,古老的农业文明在地理上是连 续不断的,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贸易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很发 达了。而且,在北方的南俄、中亚大草原上,那些流动性很大的游牧民 也起到了文化交流使者的作用。他们还时常南下侵略,为古文明带去新 的血液和新的技术——最显著的是马匹和战车。在古文明中,中国的地 理位置最偏僻,与其他文明的距离最远、联系最少,而且人种也不同。 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最为独特,但出现的时间也较晚,这是在地理上孤 立的代价。不过,即使在史前时期,中国仍能够通过北方草原与西方 (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西方)诸文明保持着联系,但紧密程度不能和印度 河以西诸文明相比。 今天,人类最发达的文明仍然集中在北半球。欧洲、北美、东亚这 三大人口密集区域的纬度大致接近。当然,它们的南北向范围已经大大 超过了10个纬度。其中,欧洲的位置更偏北一些,但因为有大西洋暖 流和地中海的影响,欧洲的气候比北美和东亚的更宜人。今天的地缘政 治角斗的主战场也在欧亚大陆,以北温带的争夺最为激烈。关于古文明 的规律有个小例外。美洲有三大古文明:玛雅、阿兹特克、印加。其中 玛雅位于热带,印加地处南半球。但南美古文明出现的时间较晚,发达 程度也较低,规模也不大,而且在欧洲人到达时已经衰落了。欧洲人凭 借他们的马匹和钢铁(刀矛、枪支)在新大陆横冲直撞,印第安人毫无 还手之力。美洲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早期文明的发展。即使在后来,在现 代化进程中,南美虽然起步比东亚早百余年,但日本、韩国已经超过了 它们,中国的发展势头也很好。这里大概也有地理的因素。 法国政治学家让·博丹(1530—1596)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着人民 和国家的特性。孟德斯鸠(1689—1755)认为,气候与土壤等环境因素 决定了法律、风俗、宗教、勇敢与懦弱。比如,孟德斯鸠有一个结论: “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这些观点可以 看做是地缘政治学——以及地缘文化学——的早期源头之一。虽然“地 理环境决定论”在近代受到批判,美国最好的一些大学甚至取消了地理 系。但是,地理对历史影响仍然存在,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相关研究 仍非常兴旺,且成果不凡。近年《枪炮、病菌与钢铁》(1997年)和 《国富国穷》(1998年)两本书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叹。在《枪炮,病菌与 钢铁》一书中,生物学家戴蒙德提出了他的问题: 地理显然对历史产生了某种影响;有待回答的问题是这种影响的程 度如何,以及地理是否能够说明历史的广泛模式。 戴蒙德的回答是:地理能够说明历史。“的确存在着适用于历史的 广泛模式,而寻找对这些模式的解释不但令人陶醉,也是大有裨益 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他对这些模式的解释。戴蒙德的研究 从大约13000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期结束时开始。人类历史不仅仅是人类 自己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地理环境仍在决定着各民族的命运。——当 然,宗教徒可以认为这是上帝(或真主等等)的安排。——欧洲人数百 年来的优势是欧洲地理带来的。戴蒙德说:欧洲民族与非洲民族的差异 “是由于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的偶然因素所致”。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地 理的影响之后,人类才有可能借助技术改变人类在环境中的被动,和在 不利的地理环境中创造更多的知识和财富。 与戴蒙德一样,兰德斯也相信地理的巨大作用。作为经济学家和历 史学家,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自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国家的 贫富与地理有关。兰德斯指出: 像生活一样,大自然是不平等的,有自己的偏好;进一步说,大自 然的不平等是难以消除的。从产值和人均收入来看,富国位于温带,特 别是北半球的温带;穷国则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类似这样的观点早已存在,在后殖民时代受到批判,那时把南方的 贫穷归咎于白种人的剥削(当然有这个原因,但在长时期内,地理和气 候的作用更大)。兰德斯又回到了这个话题,并且为地理对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当然,国家的富饶或贫穷有许多原因, 地理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商业精神、创新精神都 在起着重要作用。兰德斯告诫读者,“地理只是其作用的因素之一”。 在现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地理和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被缩小了 很多。 现代技术已经缩小了地理造成的差异。移民的流动使得地理对性 格、风俗的作用有点模糊起来。取暖、制冷设备的发明,使得寒冷和炎 热地带的人们能够像在温带一样有效地工作和思考。发达的医学能够控 制住大部分热带传染病。现在是资金,而不是技术,在阻碍那些传染病 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在全球贸易时代,热带和寒带的人们也可以得到足 够的食品,只要他们有钱。在信息时代,地理和距离已经不再能阻碍技 术的传播,对技术的使用也较少受到地理和气候的限制。比如,过去生 活在热带丛林里的人们不可能骑马,不能享有驯化马匹给人类带来的巨 大进步和军事优势,但他们现在可以开汽车,把砍倒的木料运到市场上 去,把自己留在光秃秃的土地上。但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远远没 有消失。消失的热带雨林正在报复人类。P8-11
展开
——王焱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家
《读书》杂志执行主编 专事思考、写作时的作者,是一介布衣,可他展示给我们的,却不止一介布衣的情怀和用心。一个大国,必首先是政治成熟国家,其标志少不了以下两项:一是学在民间,一是有为国为民思考大问题的人在。作者丁力,身体力行,求证的正是这两项标志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实现的途径。丁力先生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精彩。
——刘苏里 学者、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