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缘大战略: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及其战略选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67030
  • 作      者:
    丁力著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为当下中国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开启“雄伟非常之端”的大书,全面回应:《当中国统治世界》。
  政治学家《读书》执行主编王炎,将军学者乔良,学者、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激赏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丁力,籍贯是山东平阴,生长在安徽蚌埠,毕业于南京大学,在几个城市生活过,现居北京。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地缘政治学开山作:地缘大战略 书中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处境,为此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视角,很可发人深思。如果把欧亚大陆看作一个整体,一体化的欧盟和俄罗斯、印度、中国,大致上各占地图上的一条边,中国所在的这条边上,有一个强大的日本守在门口。其实何止是日本,从中国的四个方向望出去,北有老牌帝国俄罗斯,东北方向除日本外还有充满变数的朝鲜半岛,南面是新近在崛起的印度和越南等国;再稍远些,是“并不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会对华友好”的一些南洋国家,以及动荡的阿富汗;更远处则是正在谋求统一的欧盟和势力无所不在的美国。
展开
精彩书评
  丁力所著《地缘大战略》是一部以中国国家战略为本位的地缘政治学著作。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古老,是因为东西方自古就有关于地缘政治的思想与智慧;说年轻,是因为它作为一门科学,创立于民族国家体系奠立、国际风云激荡的19世纪。 这部书内容宏富,视野开阔,见解不群,不仅以一个中国研究者的主体探索地缘政治学这一学科,而且充实和扩张了这一学科的内涵,开启了地缘政治学中国学派的先声。 当19世纪中华文明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边疆舆地之学曾是当时学术的一大热点,士林涌现出“烹羊炊饼,剧谈西北”的盛况。晚清重臣李鸿章面对列强虎视鹰瞵,对道光年间龚自珍的《西域建行省议》颇为激赏,说:“古今雄伟非常之端,往往创于书生忧患之所得。”丁力此书,也同样是这样一部忧患之书,一部为当下中国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开启“雄伟非常之端”的大书。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今日中国,亟需学术界具备地缘政治学的广阔视野和敏锐识见,因此,希望读书界能够像当年以《汉书》下酒的古人一样,一览此书。
  ——王焱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家
  《读书》杂志执行主编 专事思考、写作时的作者,是一介布衣,可他展示给我们的,却不止一介布衣的情怀和用心。一个大国,必首先是政治成熟国家,其标志少不了以下两项:一是学在民间,一是有为国为民思考大问题的人在。作者丁力,身体力行,求证的正是这两项标志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实现的途径。丁力先生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精彩。
  ——刘苏里 学者、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
展开
精彩书摘
    地理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影响 动物学家们已经证实,人类的行为可以上溯到猿和猴的时期,或更 久远以前。当公猴们为争夺猴王地位而使用计谋和暴力时,国内政治出 现了。当猴群之间为争夺食物和地盘而开打时,国际政治显现了雏形, 而且已经带有了浓烈的地缘政治色彩。 地理是影响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最古老、对后代影响最 大的文明都起源于北半球。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黄河 和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源头不仅仅在黄河流域)都在北纬30度到40 度之间的温带。希腊、波斯等古文明也在这个范围之内。它们彼此之间 是相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通过巴勒斯坦连接,犹太人的祖先就在这片 土地上发展了一神教。在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之间有波斯,查拉图斯 特拉的故乡。因此,从尼罗河到印度河,古老的农业文明在地理上是连 续不断的,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贸易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很发 达了。而且,在北方的南俄、中亚大草原上,那些流动性很大的游牧民 也起到了文化交流使者的作用。他们还时常南下侵略,为古文明带去新 的血液和新的技术——最显著的是马匹和战车。在古文明中,中国的地 理位置最偏僻,与其他文明的距离最远、联系最少,而且人种也不同。 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最为独特,但出现的时间也较晚,这是在地理上孤 立的代价。不过,即使在史前时期,中国仍能够通过北方草原与西方 (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西方)诸文明保持着联系,但紧密程度不能和印度 河以西诸文明相比。 今天,人类最发达的文明仍然集中在北半球。欧洲、北美、东亚这 三大人口密集区域的纬度大致接近。当然,它们的南北向范围已经大大 超过了10个纬度。其中,欧洲的位置更偏北一些,但因为有大西洋暖 流和地中海的影响,欧洲的气候比北美和东亚的更宜人。今天的地缘政 治角斗的主战场也在欧亚大陆,以北温带的争夺最为激烈。关于古文明 的规律有个小例外。美洲有三大古文明:玛雅、阿兹特克、印加。其中 玛雅位于热带,印加地处南半球。但南美古文明出现的时间较晚,发达 程度也较低,规模也不大,而且在欧洲人到达时已经衰落了。欧洲人凭 借他们的马匹和钢铁(刀矛、枪支)在新大陆横冲直撞,印第安人毫无 还手之力。美洲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早期文明的发展。即使在后来,在现 代化进程中,南美虽然起步比东亚早百余年,但日本、韩国已经超过了 它们,中国的发展势头也很好。这里大概也有地理的因素。 法国政治学家让·博丹(1530—1596)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着人民 和国家的特性。孟德斯鸠(1689—1755)认为,气候与土壤等环境因素 决定了法律、风俗、宗教、勇敢与懦弱。比如,孟德斯鸠有一个结论: “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这些观点可以 看做是地缘政治学——以及地缘文化学——的早期源头之一。虽然“地 理环境决定论”在近代受到批判,美国最好的一些大学甚至取消了地理 系。但是,地理对历史影响仍然存在,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相关研究 仍非常兴旺,且成果不凡。近年《枪炮、病菌与钢铁》(1997年)和 《国富国穷》(1998年)两本书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叹。在《枪炮,病菌与 钢铁》一书中,生物学家戴蒙德提出了他的问题: 地理显然对历史产生了某种影响;有待回答的问题是这种影响的程 度如何,以及地理是否能够说明历史的广泛模式。 戴蒙德的回答是:地理能够说明历史。“的确存在着适用于历史的 广泛模式,而寻找对这些模式的解释不但令人陶醉,也是大有裨益 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他对这些模式的解释。戴蒙德的研究 从大约13000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期结束时开始。人类历史不仅仅是人类 自己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地理环境仍在决定着各民族的命运。——当 然,宗教徒可以认为这是上帝(或真主等等)的安排。——欧洲人数百 年来的优势是欧洲地理带来的。戴蒙德说:欧洲民族与非洲民族的差异 “是由于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的偶然因素所致”。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地 理的影响之后,人类才有可能借助技术改变人类在环境中的被动,和在 不利的地理环境中创造更多的知识和财富。 与戴蒙德一样,兰德斯也相信地理的巨大作用。作为经济学家和历 史学家,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自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国家的 贫富与地理有关。兰德斯指出: 像生活一样,大自然是不平等的,有自己的偏好;进一步说,大自 然的不平等是难以消除的。从产值和人均收入来看,富国位于温带,特 别是北半球的温带;穷国则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类似这样的观点早已存在,在后殖民时代受到批判,那时把南方的 贫穷归咎于白种人的剥削(当然有这个原因,但在长时期内,地理和气 候的作用更大)。兰德斯又回到了这个话题,并且为地理对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当然,国家的富饶或贫穷有许多原因, 地理因素只是其中之一。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商业精神、创新精神都 在起着重要作用。兰德斯告诫读者,“地理只是其作用的因素之一”。 在现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地理和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被缩小了 很多。 现代技术已经缩小了地理造成的差异。移民的流动使得地理对性 格、风俗的作用有点模糊起来。取暖、制冷设备的发明,使得寒冷和炎 热地带的人们能够像在温带一样有效地工作和思考。发达的医学能够控 制住大部分热带传染病。现在是资金,而不是技术,在阻碍那些传染病 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在全球贸易时代,热带和寒带的人们也可以得到足 够的食品,只要他们有钱。在信息时代,地理和距离已经不再能阻碍技 术的传播,对技术的使用也较少受到地理和气候的限制。比如,过去生 活在热带丛林里的人们不可能骑马,不能享有驯化马匹给人类带来的巨 大进步和军事优势,但他们现在可以开汽车,把砍倒的木料运到市场上 去,把自己留在光秃秃的土地上。但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远远没 有消失。消失的热带雨林正在报复人类。P8-11
展开
目录
自序
一、关于本书的写作背景
二、致谢和免责
引言 百年事业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一、诗句的出处及对地缘政治学的启示
二、万里江山一局棋
三、百年事业三更梦
四、帝王之梦与百姓之梦
第一章 地缘政治学的历史与观念
人类与国家的动物性
地理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影响
古典地缘政治学的兴衰
地缘政治学的复兴
a.世界的趋势
b.中国的道路
均势的三种模式
a.均势思想的发展
b.均势的欧陆模式与英国模式
c.均势的美国模式:辐辏
d.古代中国不识均势
清末列强均势下的中国
边缘、中心与势力范围
地缘政治板块和区域一体化
a.区域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b.区域化的必要条件:以东亚为例

第二章 不可分立的四权
权力和权力政治
四权及其相互关系
三权分立与四权合一
霍布斯、汤因比和马汉的比喻
马汉、特纳以及美国的扩张
权力的发展与权力学说的演进
a.从欧亚内陆发展出的陆权
b.从地中海衍生出的海权
c.制空权与战略轰炸
d.对陆地的再重视
e.高边疆与星球大战
f.四权之外的争夺
陆地、海洋与领土的关系
a.清末的陆防与海防
b.陆地扩张与海洋扩张
扩张、占领与打击
核战阴影下的权力争夺

第三章 中国国家的形成
地缘政治始于国内
有关大禹的神话
a.真实的大禹
b.古人评远古神话
c.后世的禅让
d.小结
中国的专制不始于治水
戎狄与华夏
秦国的强大始于伐戎
赵武灵王的战略
范睢的地缘政治观
春秋五霸之国都是边缘国家
魏惠王的无奈
武力是国家形成的基础

第四章 中国的天然边界
何谓“国家”?何谓“中国”?
a.国与家
b.“中国”的由来
c.天下与海内
中国的四至
a.北方的威胁:传统的方向
b.南方的险阻:群山和瘟疫
c.东边的限制:海洋和岛链
d.西边的障碍:沙漠和草原
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a.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及其边缘
b.第二级阶梯:干旱的内陆
c.第三级阶梯:中部和东部

第五章 欧亚大陆与中国的地缘环境
第六章 日本及冲绳:东边之外
第七章 欧洲和俄国:西与北
第八章 破碎地带:南边
第九章 中国的其他周边国家
第十章 美国与美洲人的美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