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钟南山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52673
  • 作      者:
    叶依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危难关头,他挺身而出,担起大医济世的道义
  挑战自我,历尽磨难,他成就了从弱者到铮铮铁骨的人生传奇
展开
内容介绍
    “钟南山”这三个字,几乎成了讲真话的代名词。每当流行性疾病气势汹汹来袭时,他一针见血的言论总能引起轩然大波。一个医生居然拥有让某些权威部门相形见绌的公信力,的确匪夷所思。尽管非典已成为历史,可亲历者终身难以忘记。当初他急于查明病毒,却触犯了“国家机密”;危重非典病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却主动请缨;面对错误疫情报告,他公而忘私毅然揭开真相……质疑也好,责难也罢,老百姓的口碑让钟南山巍然屹立。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非典岌岌可危的风头浪尖?是什么力量让他承载了巨大的压力,毅然挑起千钧之重?是谁让他身不由己陷入是是非非的旋涡?是什么磨难使他从一个遭人白眼的“医生”成为一言九鼎的医学权威?阅读钟南山坎坷多舛的人生传奇,你会汲取一种无私无畏的力量,确定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树立起不懈追求的信念,奋发有为,坚不可摧!
展开
精彩书摘
  他慨叹,我比瘟疫还可怕
  他抢救过多少病人?当他染病,回家治疗,竟成了最好的选择。
  让他感到辛酸的,却还不是患病本身……
  心力交瘁。
  67岁的钟南山,早年是运动员,之后一直没有间断过体育运动,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无论多么劳累,一觉醒来,就能恢复体力。
  但是此时,他第一次感到异常疲惫。上海的会议是有关感染论题的,就是与目前这个特殊传染病有关的会议。他本想开完了以后,回到广州能够休息一下。但是没有想到事情发生变化,而且是一直没有合眼。他在上海时,从早上7点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赶回广州之后,是晚上9点,再到第二天早上9点时在香港,从香港回到广州又持续工作到第二天晚上9∶00,整整38小时。
  钟南山在去上海之前,接触非典病人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这是很关键的时候,我得带头啊。”他说。
  他感觉自己的双腿、双脚从来没有这么沉重过,好像灌了铅,往前走有点拖不动步子,再不是那个快步如飞的钟南山了。
  艰难困苦他不怕,天大的难题压不垮他,然而此刻,疲惫不堪的他,一时间胸中仿佛塞满了莫名的委屈。 “正义”、“良知”、“国家安危”这样的词儿,像是滚雷,轰轰地敲他的神经。
  他仅仅是抱着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尽快把病原体找出来,结果想不到……这样的压力,让钟南山一时难以承受:怎么搞的?连一个基本的信任都没有?
  他回到自己的家,那个至少38小时不知他下落的家,家里有常年为他忧心不已的爱人,还有他的孩子们。
  他没来得及过多地去想,因为他被病魔击倒了。第二天上午他发起了高烧,接着就开始咳嗽,他马上拍了X光片,左肺出现了炎症。
  当时广东及全国各大媒体,每天都在争相捕捉与疫情发展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关于“是传染性疾病,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的信息发布,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是突然有一段时间,好像有关报道又低沉了下去。
  据一些媒体的一线记者回忆,当时确实曾经接到过上级的命令,说对非典的报道要降温,要低调儿,有的媒体甚至被通知暂时停止对非典疫情进行报道。
  不少人还记得当时有传闻,说钟南山在宣传自己,哗众取宠。
  有一天下午,一直埋头忙碌于工作的钟南山,发现手机上出现一条极其特殊的短信:“钟院士,我们是站在你这一边的。”
  尽管钟南山当时并未完全明白这条短信的全部含义,但是他的内心有无边的落寞之感,他感觉出有一些人很明显地远离了他。
  稳定压倒一切。
  2003年1月28日。钟南山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停止工作。
  钟南山如果住在自己所在的医院进行治疗,是最理想的,这里是呼吸疾病治疗的权威医院,有很多他的老战友、老部下,他们都会细心地照顾他。但是,他不想这样,在这样的时候,他不能多为自己想——尤其是他不能躺在自己的呼吸病研究所,那样的话对整个抗击非典的工作,影响就太坏了,大家的士气会受挫,对病人的影响也很大。“怎么,连专家都倒下了?”病人会丧失战胜病魔的信心,还有,谁都会知道钟南山病了,万一他的病治疗时间长,很严重,那影响就会更坏,他怕传到社会上去,影响稳定。
  “应该尽量找个僻静的地方。”
  钟南山的思路如此明晰。
  他悄悄地说服了知情的战友和部下,商量了一个结果:住到其他医院去。
  很快,钟南山安排到了一家医院的干部病区。
  但是,刚住进医院得钟南山,收到一封信,信中提到因为这个病区马上有一位即将进行肾移植的病人,而且有一位香港的记者会在现场做报道,届时场地会紧张。 “医院都很不容易”。他替医院着想。
  此时,他想到回家。这是他此刻唯一的办法。他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爸爸要回家去养病”。
  家里。钟南山的爱人李少芬,这位曾经是国家篮球队队员的非凡女人,她的眼神明净而温暖,她像平时一样亲切地走近钟南山,如同没有发生任何事情,钟南山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
  在钟家做家务已经十几年的保姆,这时非常紧张。平时她每天全心呵护这两位她心目中又敬又亲的人,很为两位老人的健康担忧,所以此时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钟南山一进门,她就把所有的衣服都给他换了,房间的布置,是提前就已经安排好的,为了方便每天护士到家里来给钟南山打吊针。
  钟南山平时的忙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除了睡眠,他一刻也不能清闲,几乎很难静下来想一下自己。
  此时,他躺倒在自家的病床上,苦闷,真真切切的苦闷,如乌云翻滚,袭上了心来。尽管心情不好,但是让钟南山有所欣慰的,是他感觉自己的病,不太像非典,因为非典病人呼吸很困难,很多病人都是这样。而他的感觉,并不严重。
  他只是感觉身体异常虚弱。在家里吊了五天针之后,他决定去复查一下。
  复查之后,查看胸片,他惊喜不已:肺炎的阴影没有了!5天的吊针,全部用的是普通的抗生素。钟南山心中有底了,他的病,不会是非典。
  当时,对非典病人的治疗情况已经显示出,大剂量的抗生素无济于事。事实触目惊心地摆在眼前:非典,不是普通的肺炎,它向世人狰狞地宣告:传统治疗,无效!
  一场大病,使钟南山的身体虚弱不堪:“我觉得非常疲惫,就像搬了一座大山”。不得已,他又在家里休养了3天,然后拖着乏力的身子,往呼研所去,因为那里是战场。他的心,牵挂着他的呼研所,担忧着病人的安危,更担忧着疫情蔓延的凶猛势头,几乎每时每刻他都在想,怎样才能找到控制疫情的办法呢?
  走进办公区的楼道,他尽量让自己显得没事,像没有“大病了一场”的感觉,他习惯性地用手向脑后梳理一下头发,尽量像平时一样步伐有力,面带笑容。知情的部下,见了他,既惊又喜,他们克制着眼泪说:“所长上班来了!”8天,出现在部下面前的他,整整瘦了一圈,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领导如此憔悴,但是钟南山脸上的神情,显得有力量。绝大多数医务人员不知道他得了肺炎,只是知道他身体因为不太舒服,所以没有上班。
  呼研所书记程东海书记,是一个作风干练、目光澄澈的中年人,他在非典到来时临危受命,从第一附属医院被派来上任。身为所长的大专家钟南山突然病倒,对他来说,如同压力没顶而来。很多人向书记探问:所长一定是累垮了吧?他一定出了什么事,不然,他不会这么多天不来,他不来是不可能放心的!
  “所长来上班了!”,整个呼研所医务人员的心,安稳了。钟南山又开始了他繁忙的一切。
  书记和秘书惊讶不已:钟南山手上拿着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往地上掉,可他自己却没有察觉:所长的身体竟然虚弱到如此地步!这个样子,怎么能工作?何况还要进非典的病房!
  钟南山低沉、和蔼却不容分说的语气是他们所熟悉的,根本没有他们劝说的余地,白大褂、口罩、帽子……他们帮助钟南山往身上穿,就像一件件、一层层穿在一副根本不用担心摇晃的铁架上。
  防护服之外,钟南山和所有医生一模一样。他的战友能分辨出他,期待着他的病人,也能分辨得出。一位病人这样说过:“我知道,那是他,尽管我非常难受,意识模糊。因为我的心,在他面前,踏实下来了。”
  在钟南山生病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的电视观众、普通百姓,那些在艰难时期习惯“听钟南山都在怎么说”的人们,突然在电视上,在其他媒体上找不到他了。北京的很多市民,每天都在关注非典疫情,关注钟南山。因为他们知道非典在广州肆虐,钟南山是广州的专家,他说的是一线的消息,是新发的病人和来自病房的事情。但是就连媒体的记者,也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天,都没看到钟南山的影子;那些能找到钟南山的人,就急切地询问他的消息。
  钟南山呵呵地笑笑:“我不过有点不舒服,现在不是出来了吗?”
  2003年2月11日,为了安抚民心,钟南山受命,在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记者见面会上,面对媒体,讲解非典的发生和病人的发病情况。这次露面讲解,钟南山为了国家,讲出了自己必须负责任的一句话。
  他以自己院士的声誉作担保,告诉大家: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
展开
目录
钟南山真话选
上卷 决战非典
卷首语
1.寻找钟南山
2.挑战降临
3.38小时撂倒了铁汉
4.他慨叹:我比瘟疫还可怕
5.夫人是“女篮五号”
6.皮质激素之谜
7.他检查过每个病人的口腔
8.“衣原体”之争
9.“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10.患者梁合东
11.又见陈冯富珍
12.世卫都评价了他什么
13.说出真相
14.《面对面》删掉了什么
15.“你对政治感兴趣吗”
16.赢得世界声誉
17.重大考验把钟南山放到了历史的天平上
18.纽带王智琼
19.幸会吴仪
20.温总理的专机
21.悲情果子狸
22.感动
下卷 非凡人生
卷首语
1.父亲,母亲
2.父母给予他人生的财富’
3.顽皮的童真时代
4.新中国,新生活
5.铭心刻骨北医生涯
6.甜蜜爱情
7.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8.不屈与煎熬
9.“铩羽而归”回广州
10.一个教训铭记终生
11.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猪’
12.一个研究所的诞生
13.无人问津的学科,他却做出了大名堂
14.开往伦敦的国际列车
15令英国人叹服的演讲
16.800毫升血与人体实验
17.挑战权威
18.凯旋
19.当选院士
20.全心全意为患者
21.医德传承耳濡目染
22.中华医学会不是”第二个卫生部”
23.他爱中医,却背着“破坏中医”的骂名
24.工作——健康,无奈的天平
25.风云国际舞台
26.骄傲的羧甲司坦
27.病人的需要——他的动力
28.H1N1与讲真话
29.威望与使命
尾声
跋/程东海
写在后面
附录——钟南山简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