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印象梁漱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635866
  • 作      者:
    宛小平选编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一生笔耕不辍勤著述,一个敢于直言的智者,一辈子特立独行求刚正,他是一座文化的高峰,他是一个倔强的坐标。<br>    梁漱溟自称“是一个有思想,并且本着思想而行动的人”,他将毕生投入到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中,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创造的思想家”,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家。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我心里面,我觉得真正的人物,到现在我一直都没有变的,是两个人,都是在我十九岁以前认识的,一个是在北京时的梁漱溟先生。他在北京大学,他没有教书,他为什么没有教书呢?他看不惯当时的学风,身体也不好。当时我曾经去看过他一次,也听过他一次讲演。他当时说做学问有八个阶段,我大约达到他所讲前面的四五个阶段。他说做学问,第一步是有问题,第二步是有主见,第三步是拿自己的主见同其他人的主见发生接触的关系,由接触里修改自己的主见,或评论其他人的主见。后面我不完全记得了。我心目中看不起当时很多人的思想,他是一个对学问真诚的人。在北京大学他也没有教书,只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梁漱溟先生的思想,我亦有不能接受的,当然,这些影响到我后来一直所想的许多东西。他喜欢讲东西文化,他讲中国文化是直觉的。这个在我年轻的时候,很不能接受,我觉得直觉的东西最靠不住,直觉完全是主观的。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民国十年出版,我全部看了几次。对于他其他的思想我也不很懂,当时我十五岁,我觉得理性是靠得住的,直觉靠不住,我不能接受。但不能接受的东西,我仍然把问题摆在心中,后来岁数越大了,我把直觉的地位一步一步地摆得越来越高。<br>    民国十五年以后,我从北京到南京,我父亲在南京,是欧阳竟无先生的学生。欧阳先生这个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当然和他谈学问我没有半点资格,他已六七十岁了,我只是十七八岁,他研究佛学,对于佛学,我连发问的资格也没有。当时他的姐姐死了,我父亲照样去看他,看他时,他说他姐姐死了,不能见客。当然,后来也见过他几次。他姐姐死了,他的悲哀的情感,就表现在他的态度上。欧阳先生这个人有真切的情感,这个人有使你直接感动的地方,至于他的学问,我当时不懂。<br>    梁先生、欧阳先生这两个人,是数十年来都摆在我心中的。梁先生后来我还有机会见过他,也近一步接触、联系过。欧阳先生也和他接触过。这两个先生,在我个人来说,做人方面我都有佩服他们的地方。我随便举一些小事情,譬如在北平,梁漱溟先生,他白天不教课,也没有钱。他开了一串讲演——“人心与人生”,他说要收一点钱,收听讲的人一块钱,但是他又说恐怕学生没有钱,没有钱的可以写信给他,可以要一张听讲的卷子,这是报上载的。我当时没有去听,为什么没有去听呢?其实我当时思想不是唯物论,我年轻的朋友都是前进的,要社会改革、政府改革,都是骂梁先生,说他的唯心论的思想,没有点进步。我当时十七八岁,是受一种精神的威胁不敢去听,周围的朋友都说你不能去听,他是唯心论。后来,梁先生——以前我已见过他一次——有一天晚上请一个姓潘的先生带了五块钱给我,转达梁先生的意思,说怀疑我在北京读书没有钱,所以未能去听。其实我根本不是,我说这些钱我不能收,我也说不出个理由为什么我不去听,我是受了年轻朋友精神上的威胁,不敢去听,这可以说是我个人精神上脆弱的地方,其实我该去听。这个事情,是我对不起梁先生的地方。到现在,梁先生仍在大陆。前些时候,我接到他一封信,另外他还告诉一个朋友,他现在还在写这本书(《人心与人生》),隔现在已经是四十五六年,这本书写成功写不成功,不晓得。<br>    对于欧阳竟无先生,我也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后来,有段时候,我在中央大学教书,他叫我放弃了教书的事情,专门跟他学佛学。欧阳先生对我很不错,他说我父亲是他的学生,当时我不肯,我想我怎能一辈子搞佛学。不过,对这事情我觉得是个终身的遗憾。对于这位老先生,我心里面一直都不能忘记他,他讲学问,一方面同他的生命连在一起,他对于后学的希望都是真诚的。同这两个人比,老实来说,民国以来,很多像胡适之先生之名流,像梁任公这些,在我看来都及不上他们。当然我的观念不同呀。一般人看来,梁任公、胡适之在学术界的名气大,欧阳先生、梁漱溟先生在学术界的名气小,但我尊敬他们多于一般有名誉的人。这个性格,我年轻的时候是有的。有些地方受一般同学朋友的精神威胁还是很大的,如果完全不受威胁,完全特立独行便好,但是我是不够的,这点牟先生比我强,牟先生比我特立独行。但是我也不是完全的跟着一般人走。最低限度,我当时尊重欧阳竟无先生、梁漱溟先生,便和一般人的观念不同。<br>    ……
展开
目录
宛小平 引言<br>冯友兰 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为同情农夫而执言<br>张岱年 悼念梁漱溟先生<br>唐君毅 我心中的梁漱溟先生<br>牟宗三 他独能生命化了孔子<br>张中行 梁漱溟先生<br>李石岑 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br>周阳山 传统与现代间的抉择<br>郑天挺 追记1928年梁先生作“乡治十讲”<br>叶笃义 哀悼梁漱溟先生<br>曾敏之 记梁漱溟先生<br>郑直淑 梁漱溟受批公案揭底<br>薛  涌 一位九十二岁学者的讲演<br>叶圣陶 桂林一日<br>李竞西 梁漱溟<br>吴小如 梁漱溟先生的高风裁<br>韦政通 梁漱溟<br>何砺锋 梁漱溟先生在桂林<br>周阳山 梁漱溟和他所处的时代<br>诸天寅 怀念梁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