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刘师培评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5797304
  • 作      者:
    方光华著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方光华,男,1966年生于湖南益阳。1993年获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已发表中国近代学术及佛学等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刘师培(1884-1920),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思想家、杰出学者。《刘师培评传》较详尽的考察了刘师培一生曲折多变的学术生涯,从时代高度揭示其从救亡始、到守旧终的悲剧命运。《刘师培评传》还分章评析了刘师培经学、史学、小学等国学各方面的成就,使得作为一个思想家和学者的刘师培第一次比较完善的被世人所知,从而填补了思想史、学术史上的一个空白。
    《刘师培评传》资料详实,立论公允,结构清晰,行文简洁,广采众论与自我新见集为一体。
展开
精彩书摘
    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刺激着中国学人必须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学术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常州学派的经今文学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信从,他们的观点得到了更加极端的发展。1883年,廖平提出平分今古文的主张。他指出经学这个庞大的体系确实有两种不同的因素,一种是古文经,一种是今文经。两种不同因素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是二者所说的制度不同,今文以《王制》为主,古文以《周官》为主。经学内部的分歧源自孔子一生学术前后两期的变化。孔子早年是复古主义者,有“从周”之意,晚年则是改革主义者,有“因革”之意。今文乃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与廖平相呼应,康有为于1884写成《礼运注》,把公羊传的三世之别与《礼运篇》的大同、小康理想结合起来,把孔子说成是具有历史变易思想的政治家。1887年,.廖平进一步否定古文经在经学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它们皆有作伪迹象。康有为1890年与廖平在羊城相会,他从廖平的见解中得到了启示,他立即召集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很快完成了《新学伪经考》的著作。《新学伪经考》将“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视为“贾、马、许、郑之学”,“乃王莽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①梁启超后来将《新学伪经考》归纳为五点:“一、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二、秦焚书,并未厄及六经,汉十四博士所传,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三,孔子时所用字,即秦汉间篆书,即以‘文’论。亦绝无今舌之目。四、刘歆所以作伪经之故,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②《新学伪经考》在廖平论点的基础上,将一切古文经完全视为子虚乌有,孔子学说只有“因革”的内容,《六经》自然而然地被视为孔子挽救社会的药方,是孔子垂宪后世的宏篇巨制。
展开
目录
总序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英文提要)
引言
第1章 经学世家的余脉
1.1 仪征刘氏的学术风格
1.2 刘师培早期学术倾向

第2章 民族革命的闯将
2.1 20世纪初年的中国形势
2.2 刘师培早期民族民主革命活动
2.3 刘师培早期民主革命思想
2.4 刘师培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特点

第3章 铤而走险的叛徒
3.1 东渡日本与宣传无政府主义
3.2 刘师培民族的民主革命思想的蜕变
3.3 国粹主义文化思路的动摇
3.4 黎明前的歧路

第4章 凄枪乖舛的余生
4.1 飘泊的余生
4.2 刘师培后期思想
4.3 刘师培与辛亥革命后的国粹派
4.4 刘师培死后是非

第5章 刘师培学术研究的观点与方法
5.1 中国近代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5.2 刘师培对于学术革新的认识
5.3 刘师培这术革新的具体方法
5.4 刘师培后期学术思想的特色

第6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经学
6.1 晚清经学研究的基本倾向
6.2 《读左札记》与刘师培经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6.3 刘师培经学史研究的新义
6.4 刘师培后期经学史研究
6.5 刘师培经学研究的地位

第7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史学
7.1 晚清史学思潮与史学革命
7.2 《中国历史教科书》与刘师培的史学主张
7.3 刘师培历史研究的重要见解
7.4 刘师培后期历史研究

第8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子学
8.1 学术解放与“婢作夫人”
8.2 刘师培的先秦诸子学研究
8.3 刘师培的秦汉学术史研究
8.4 刘师培论汉宋学术流变
8.5 刘师培的近代学术史研究
8.6 校勘诸子典籍

第9章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语言文字学
9.1 刘师培论中国语言文字
9.2 刘师培论中古文学

第10章 中国近代文化中的“刘师培现象”
附录一 刘师培学行系年
附录二 本书主要资料来源
附录三 本书主要参考论著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